承宫拾薪求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承宫拾薪求学的启示
【文言文】
汉之承宫,少孤,年八岁,为人牧豕。乡里徐子盛者,以《春秋经》授数百人。宫过息庐下,乐其业,因就听经,遂请留门下。为诸生拾薪,执苦数年,勤学不倦。
【翻译】
有一位汉朝人叫承宫,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这年八岁,替别人放猪。乡里有一个叫徐子盛的人, 他给几百个学生教授《春秋经》。承宫从他的学舍前经过,羡慕那些学生在学习,所以就靠近学舍听他讲经书,于是他就留承宫在门下学习。承宫为许多学生拾柴干苦活,勤奋学习多年而不厌倦。
【注释】
1、薪:木柴。
2、孤:失去父亲。
3、豕:猪。
4、庐: 房屋,此指学舍。
5、乐:羡慕。
6、执苦:干苦活。
7、就:前往。
8、为:替。
9、息:休息。
10、因:于是。
11、授:教。
12、遂:于是。
13、请:请求。
【赏析】
这是一则感人至深的勤学故事。八岁的幼童承宫经受幼年丧父的苦痛,放猪的劳作,然而为了能“听经”,自愿为数百人拾薪,而且数年如一日,不中断,不懈怠,没有强烈的求知欲是难以支撑的,令人不禁为之动容,喝彩。
通过具体的行动表现人物的个性是这篇短文的显著特点之一。文中除了结尾处点明“勤学不倦”外,都是以承宫一系列行动:从“牧豕”到“息庐下”,进而“就听经”、“留门下”,虽“执苦”却“不倦”,从而使好学少年的形象跃然纸上。
【启示】
为求得学问,要有勤奋不怕苦的精神,这样才能有所成就。
【作者简介】
范晔(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因为“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开始撰写《后汉书》,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谋反罪被杀止,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补进去的,因此,《后汉书》是二人的合作之作。
-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
-
晋书的文言文阅读练习 阮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
-
儒家的著作有很多,不得不提的有“三礼”,它是我国古代非常重要的制度典范,而三礼主要表达的是礼节教育、礼仪教育以及礼貌教育,而三礼之道也沿袭至今,教育世人尊师重道,待人有礼。 儒家经典三礼:
-
文言文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
-
357 广(guǎng)357 广(guǎng) 【寻根溯源】 传说黄帝时有仙人广成子隐居于崆峒山,黄帝曾专程前往请教治身之道,广成子的后人便以广成为姓,后简化成广。 【变迁分布】 早期活动于
-
初中文言文复习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容貌美丽。有天早晨,他穿戴好衣服,照着镜子,问他的妻子:我同城北的徐公比,哪个更美?他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
-
高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一、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并解释 使人听此凋朱颜 (凋:使动用法,使……凋谢。) 猿猱欲度愁攀援 (愁:为动用法,为……发愁) 侧身西望长咨
-
“迷茫的一代”的代表作家——海明威海明威,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来长期担任驻欧记
-
初三语文文言文阅读知识考点 文言文是用古代汉语写的文章。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区别,要能读懂文言文必须积累一些古代汉语的知识,并熟读、背诵一定数量的文章逐渐
-
偃虹堤记 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