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每天四问——1942年在育才学校三周年纪念晚会上的讲演》全文与赏析
陶行知
陶行知(1891—1946),中国现代教育家。原名文濬,后改知行,又改行知。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积极从事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1927年创办晓庄学校。1932年创办生活教育社及山海工学团,宣传生活教育,倡导教育与实际结合,为大众服务。“一二·九”运动后,积极主张抗日,参加民主运动,先后创办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培养了许多革命人才。
【原文】
今天是本校三周年纪念,我有一些意见提出来和大家谈谈,作为先生同学和工友们的参考。
本校从去年的二周年纪念到今年的三周年纪念,能在这样艰难困苦中支持了一年,几乎是一个奇迹。这一个奇迹,不是一个人的力量所能够做得出来的,而是全体先生同学工友共同坚持,共同进步,共同创造;以及社会关心我们人士的尽力赞助所得来的。
本校在这一年中,好象是我们先生同学工友二百人坐在一只船上,放在嘉陵江中漂流,大的漏洞危险虽然没有,但是小的漏洞是出了一些,这些小漏洞也可以变成大漏洞,使我们的船沉没下去的!然而我们的船没有因为这些小漏洞沉没,竟因为我们这些同船的人,一见有小漏洞,即想尽方法用力去堵塞,有时用手去堵,有时用脚去堵,甚至有时用头用全身的力量去堵,终于把这只船上这些小漏洞堵塞住,而平稳地渡过这一年,而达到了目的地,这是一个奇迹,一个共同努力、共同创造的奇迹。
“一切为纪念”,刚才主席说的这一个口号,当然提出的意义是有他的作用的,大家用力对着这一个目的来创造,是很好的。但是我对于这一个口号有点骇怕,骇怕费钱太多,骇怕费力太多,以致精疲力尽,恐怕得不偿失,所以我主张明年四周年纪念,要改变方针,我们的成绩,要从明天起,即开始筹备,日积月累,“水到渠成”的成绩。不要再在短期内多费钱和多费力量,只要到了明年七月一日,开始把平日的成绩装潢一下,便有很丰富的成绩,再不像今年和去年这样忙了。大家也可以很从容很清闲而有余裕的过着四周年纪念。
现在我提出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
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
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
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
首先,我们每天应该要问的,是“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健康第一”。没有了身体,一切都完了!这不禁使我想到了去年二周年纪念前九日邹秉权同学之死!与今年三周年纪念前九日魏国光同学之死!两人之死的日子是恰恰一周年,不过时间上相差八九个钟点罢了。因为这两位同学的死,使我联想到,我们必须继续建立“健康堡垒”。要建立健康堡垒,必须注意几点:
(一)“科学的观察与诊断”。……科学是教我们仔细观察与分析,譬如邹秉权、魏国光两同学之死,尤其是魏国光同学这一次的死,不能不说是我们先生同学的科学的观察力不够。魏国光同学患的是“蛔虫”症候,他在学校寝室内吐过蛔虫,有同房的同学见到没有报告,先生也没有仔细查看,到了医院又在痰盂中吐过蛔虫,又没有留心注意到,这就是科学重证据的“敏感”,而成为一种不科学的“钝感”了!而医生又复大意,则在这种钝感之下据之而误断为“盲肠炎”。虽然他腹痛的部位是盲肠炎的部位,但既称为“炎”,就必得发“热”;今既无热,就可以断定不是盲肠炎了。何以需要开刀割治?!其实魏国光同学的病症是蛔虫积结在肠胃内作怪,不能下达,而向上冲吐了出来!如果,把这吐过蛔虫的证据提出来,医生一定不致速断为盲肠炎,而开刀,而发炎,而致命!因为魏国光同学之死,我们必须提高“科学的警惕性”。以后遇病,必要拿出科学上铁一般的证据来,才不致有错误的诊断,而损害了身体。否则,都有追踪邹秉权、魏国光两同学之死的危险!所以提高科学的警觉性,是保卫生命的起码条件。最重要还是要用科学的卫生方法,好好的调节自己的身体,不使生病!科学能教我们好好的生活,生存!我们今后应该多提高科学的知能,向着科学努力,努力建立科学的健康堡垒,以保证我们大家的健康和生命。(二)“饮食的调节与改进”。……我这次去重庆,因事到南岸,会到杨耿光(杰)先生,杨先生是我们这一年来,经济助力最多最出力的一位热心赞助者。顺便谈到儿童和青年的营养问题,杨先生提到德国对于儿童和青年的营养问题,是无微不至的。德国有一位大学教授,对于自己儿子的营养,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为什么有这样好的身体,可以担任这样繁重的事情?就是我的父母把我从小起的营养就调节配备得好,所以身体健康得像钢骨水泥做的一样。身体建筑最好的材料是牛肉,所以我决定每天要给我的儿子吃半斤牛肉,一直到二十五岁,就能够把他的身体建筑成为钢骨水泥做成的一样,可以和我一样担任繁重的大事了。”纳粹德国政府,对于全国儿童及青年身体健康的营养,是无微不至,我们今天关于营养的问题提到德国,并不是要像纳粹德国一样,把儿童和青年的身体培养坚实强健,然后逼送他们到前线上去当侵略者的炮灰!但是这种注重新生一代的儿童和青年营养问题的办法,是值得注意的。就是苏联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对于儿童和青年的营养问题,也是无微不至的,所以它在一切建设上,在抵抗侵略上,到处都表现着活跃的民族青春的活力。其他许多国家政令中亦多注意到儿童和青年的营养问题。我们在今天提出营养问题来,就是为着现在和将来人人能够出任艰巨。悬此为的,以备改进我们的膳食,为国家民族而珍重着每一个人的身体的健康。(三)“预防疲劳的休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固然不对,但是过分的用功,过分的紧张劳苦工作,也于一个人身体的健康有妨害。妨害着脑力的贫弱,妨害着体力的匮乏,甚至于大病,不但耽误了学习和工作,而且减损及于全生命的期限!所以我在去年早已提出“预防疲劳的休息”问题,今天重新提出,希望大家时时提示警觉,预防疲劳。不致使身体过分疲劳。天天能在兴致勃勃中工作学习,健康必然在愉快中进步了。至于已经有人过分疲劳了,要快快作“消除疲劳的休息”。适当的休息,是健身的主要秘诀之一,万不可忽略。忽略健康的人,就是等于在与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四)“用卫生教育代替医生”。……卫生的首要在预防疾病。卫生教育就在于教人预防疾病,减少疾病。卫生教育做得好,虽不能说可以做到百分之百不生病的效果,但至少是可以减少百分之九十的病痛。其余在预防意料之外而发生的只有百分之十的病痛,可是已经是占着很少成分,足以见出卫生教育效力之大了。以现在的学校的经济状况说来,是难以支出两三千块钱来请一个医生。我们的学校是穷学校,中国的村庄是穷村庄。我们的学校是二百人,若以五口之家计算,是等于一个四十户人家的村庄。若以这个比例来计算,全中国约有一百万个村庄,每村需要请一个医生,便需要有一百万个医生。现在中国的人力和经济力都不允许这样做,不能够这样做,所以我们学校也就决定不这样做,决定不请医生。我们要以决心推进卫生教育的效力来代替医生,以保证健康的胜利。以卫生教育代替医生,在两月前,我已有信来学校,提出十几条具体事实来,希望照行,现在想来,还是不够,需要补充。等补充之后,提交校务会议商决进行。但是今天在此提出来告诉大家,希望大家多多准备意见,贡献意见。在建立“科学的健康堡垒”上多尽一份力量,便是在卫生教育施行上多一份力量,卫生教育胜利上多一份保证。大家都成为建立“科学的健康堡垒”的主要的成员之一,健将之一,共同来保证“健康第一”的胜利。
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其次,我们每天应该问的,是“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的活力的源泉”。学问怎样能够进步?重要在有方法研究。现在我想到有五个字,可以帮助我们学问易于进步。哪五个字呢?
第一个,是“一”字。一是“专一”的一。荀子说:“好一则博”这句话是很有精义的。因为有了一个专一的问题做中心,从事研究,便可旁搜广引,自然而然的广博起来了。我看世界名人学者对于治学的解释,尚少如此精约的,治学必须“专一”的“一”,这是天经地义的了。“专一”在英文为Concentration,我们对于一件事物能够专心一意的研究下去,必然能够有一旦豁然贯通之时,所以我希望有能力研究的先生和同学,必须择定一个题目从事研究,即使是一个很小的问题,也可以研究出很深刻很渊博的大道理来。于人于己都可得到切实的益处,而且可能有大的贡献。
第二个,是“集”字。集是“搜集”的集。集照篆字的写法,是这样“”,好象许多钩钩一样。我们研究学问有了中心题目,便要多多搜集材料,我们便象“集”的篆写一样,用许多钩钩到处去钩,上下古今,左右中外的钩,前前后后,四面八方的钩,钩集在一起来,好细细研究。集字在英文为Collection,我们有了丰富的材料,便可以源源本本的彻头彻尾的来研究它一个明明白白,才能够真正理解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够“迎刃而解”,才能够收得“水到渠成”的效力。所以我希望大家对于每一个问题,都必须多多搜集材料,以便精深的精益求精的研究。在研究上发生力量,在研究上加强创造力量,集体创造,共同创造,在创造上建立起我们事业的新生命,树立起我们事业的新生机,稳定我们事业的新基础。
第三个,是“钻”字。钻是钻进去的钻,就是深入的意思,钻是要费很大的力量,才能够钻得进去,深入到里面去,看得清清楚楚,取得了最宝贵的宝贝。做学问虽不能像钻东西那么钻,但是能够用最好的方法,也可以很快钻进去。我在×国,参观一个金矿,他们开采的机器,是运用大气的压力来发生动力的。我见到他们开采的速度,是比现代所称的“电化”的电力,还不知要增加若干倍咧。我们做学问也是一样,如果我们能够在学术气氛中的大气压力下,发生动力去钻,一定能够深入到里面去,探获学问的根源奥妙与诀窍,而必有很好的收获。“钻”字是英文penetration,所以我希望大家对于一个问题拿定了,便要尽力向里面钻,钻出一大套道理来,使我们学术气氛有着飞跃的进步。
第四个,是“剖”字。剖是“解剖”的剖,就是分析的意思。有些材料钻进去还不够,必须解剖出来看它的真伪,是有用的还是有毒素的?以便取舍,清化运用。“剖”字在英文为Analyzation,所以我希望大家对于每一个问题搜集得来的材料,除了钻进深入之外,必须更加着意做一番解剖的工夫,分析入微,如同在解剖刀下,在显微镜下,看得明明白白,分析得清清楚楚,真的有用的没有毒素的就拿来运用;如果是假的有毒素的就舍去抛掉不用。如此,鉴别材料,慎选材料,自然因应适宜。
第五个,是“韧”字。韧是坚韧,即是鲁迅先生所主张的“韧性战斗”的韧。做学问是一种长期的战斗工作,所以必须有韧性战斗的精神,才能够在长期战斗中,战胜许许多多困难,化除种种障碍,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走入新的境界。“韧”字在英文中尚难找得一个适当的字来翻译,勉强可以译为Toughness,所以我希望大家在做学问上,要用韧性战斗的精神,历久不衰的、始终不懈的坚持下去,终可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我想我们每一个人,能把“一”、“集”、“钻”、“剖”、“韧”五个字做到了,在做学问上一定有豁然贯通之日,于己于人于社会都有贡献。
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
再次,我们每天要问,是“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工作的好坏影响我们的生活学习都是很大的。我对于工作也提出几点意见。以供大家参考。
第一点最要紧的,是要“站岗位”。各人所负的责任不同,各人有各人的岗位,各人应该站在各人自己的岗位上,守牢自己的岗位,在本岗位上努力,把本岗位的职务做得好,这是尽责任的第一步。我最近在想,人人应该有“站岗位”的教育。站牢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教育自己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教育着自己进步。
第二点最要紧的,是要“敏捷正确”。人常说,做事要“敏捷”,这是对的。但我觉得做事只是做到敏捷还不够,敏捷是敏捷了,因敏捷而做错了怎么办?所以敏捷之下必须加上“正确”二字,工作敏捷而正确才有效力。一件工作在别人做起来需要四小时,你只要二小时或三小时就做好了,而且做得很正确,这才算是工作的效力。工作怎样能够做得敏捷正确呢?这就要靠熟练与精细。粗心大意,是最易弄错弄坏事情的。做事要像做算术的演算一样,要演得快演得正确。
第三点最要紧的,是要“做好为止”。有些人做事,有起头无煞尾,做东丢西,做西丢东,忙过不少,不是一事无成,就是半途而废。我们做事要按照计划,依限完成,就必须毅力坚持,一直到做好为止。
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最后,我们每天要问的,是“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所以我在不久以前,就提出“人格防”来,要我们大家“建筑人格长城”。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现在分“公德”和“私德”两方面来说。
先说“公德”。一个集体能不能稳固,是否可以兴盛起来?就要看每一个集体的组成分子,能不能顾到公德,卫护公德,来衡量它。如果一个集体的组成分子,人人以公德为前提,注意着每一个行动,则这一个集体,必然是日益稳固,日益兴盛起来。否则,多数人只顾个人私利,不顾集体利益,则这个集体的基础必然动摇,并且一定是要衰败下去!要不然,就只有把这些不顾公德的分子清除出这个集体,这个集体才有转向新生机的希望。所以我们在每一个行动上,都要问一问是否妨碍了公德?是否有助于公德?妨碍公德的,没有做的即打定决心不做,已经开始做的,立刻停止不做。若是有助于公德的,大家齐心全力来助他成功。
再说“私德”。私德不讲究的人,每每就是成为妨害公德的人,所以一个人私德更是要紧,私德更是公德的根本,私德最重要的是“廉洁”。一切坏心术坏行为,都由不廉洁而起。所以我在讲“建筑人格长城”的时候,提到了杨震的“四知”,甘地的漏夜“还金”,华盛顿的勇敢承认错误,和冯焕章先生所讲的平老静“还金镯”的故事,这些,都是我们大家私德上的好榜样。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效法这些榜样,把自己的私德建立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则我们的学校必然的到了四周年,是有一种高贵的品德成绩表现出来。
我今天所讲的“每天四问”,提供大家作为进德修业的参考。如果灵活运用的行到做到,明年今日四周(年)纪念的时候,必然可以见出每个人身体健康上有着大的进步,学问进修上有着大的进步,工作效能上有着大的进步,道德品格上有着大的进步,显出“水到渠成”的进步,而有着大大的进步。
(选自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陶行知研究室会编《陶行知文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赏析】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在教育事业上作出的贡献很大,其在教育理论方面的贡献在此番演讲中已可见一斑了。
他的许多教育理论是从社会方面、学校方面提出来的,从学生方面提出来的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的要求,我们今天也在提倡。《每天四问》读来让我们感到分外的亲切感动,因为陶行知的观点是真正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提出来的,有人关心过学生们的健康问题吗?有的,很多,但是都是泛泛地来谈的,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几个方面是切实可行的,也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陶行知先生的演讲一开始就提出“四问”,然后一层层展开。把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看得出老先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视。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校内一年之内有两个学生病死,其中有一人是误诊造成的,这使陶先生痛心疾首,因此在他的育才学校创建三周年的纪念会上的演讲中,他特别强调健康的身体的重要性,他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注意营养;适当休息;学习宣传卫生知识,要“用卫生教育代替医生”。对强壮的身体如何造就,如何预防疾病,都有分析和叙述。几十年前陶先生就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今人更应该大力提倡和做好这件事。其实,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关于学生健康的几个方面,涉及对医疗卫生方面的要求,他的用医疗教育来代替医疗的观点是非常有创新性的,而且在饮食等方面都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最难能可贵的是“消除疲劳的休息”这一条,此论点或可以视为素质教育和学生减负的先声,具有划时代意义。
陶行知先生对学生学问方面的要求非常的简练,就是几个字:“一”、“集”、“钻”、“剖”、“韧”。“一”是专一、一心一意做事;“集”是搜集学习材料;“钻”是钻研、探索;“剖”是分析问题;“韧”是坚持韧性精神。把“一”居首位,告诉师生要一心一意把事情做好,引用荀子“好一则博”的话,并且强调:“我希望有能力研究的先生和同学,必须择定一个题目从事研究,即使是一个很小的问题,也可以研究出很深刻和很渊博的大道理来。”后面的几个学习方法,陶先生都希望先生和学生研究出大道理来。与其说是要求,不如说是陶先生自己做学问的经验总结,是非常具有教育意义和理论价值的,现在的学生和做学问者也可以借鉴使用。
此外,陶行知先生也讲了对工作方面的要求,一共三条:一是“站好岗”,二是“敏捷正确”,三是“做好为止”。这可视为我国早期的对学生进行的职业教育的先导,蕴涵了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的内容,同时,这三条在今天仍然是指导我们工作学习的思想与方法。
陶行知先生对于学生的德行也提出了要求:“道德是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这是第四问开头的话语。陶先生把道德分为“公德”和“私德”两大类,“公德”是大家做事为人的原则,“私德”是“公德”的根本,私德最重要的是“廉洁”。“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则我们的学校必然的到了四周年,是有一种高贵的品德成绩表现出来。”陶老先生在注重道德建设的同时,非常期望师生用高贵的品德来建设、发展育才学校,他认为这是做人的根本。这一理念值得当今思想道德建设阵线上的教育者们借鉴学习。
这是陶行知在育才学校创办三周年纪念晚会上的演讲词。其观点集中而鲜明,所提的四大问题引人深思,所作的分析论证切中要害,其内容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全篇先总提问题,再分四大层次论证,最后以一小段总结,开合有度,结构紧密,精辟的警句比比皆是。人们在半个世纪后重读这篇讲演词,依然能从中获得巨大的启示。
-
【3023】学习之道(〔美〕芭芭拉·奥克利著,教育无边界字幕组译,机械工业出版社,印张9.5,2016年12月第1版第4次印刷,39元)△全书共18章:①开启大门:每个人都能提升学习能力;②放松点:有
-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英国兴起的一种文学运动和文学流派。它的起因是:战后英国两届政府实行的福利国家政策,虽然使国民的物质生活有所改善,但政治上的僵化却使人民大失所望,尤其激起一些出身小资产阶级和下层劳动人
-
上李邕 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海。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简析:
-
中考必背文言文《使至塞上》的重点字词整理 1.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是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以监察御史从军赴凉州途
-
《诗经·齐风》篇名。《诗序》认为“《敝笱》,刺文姜也。齐人恶鲁桓公微弱,不能防闲文姜,使至淫乱,为二国患焉”。当是讽刺齐国文姜之诗。"> “朱公中男杀人,囚于楚”阅读答案及参考译文
朱公①中男杀人,囚于楚。朱公曰:“杀人而死,职也。然吾闻千金之子,不死于市。”告其少子往视之。朱公长男固请欲行,朱公不听。长男欲自杀。朱公不得已而遣长子,为一封书
-
云梯文言文比较及答案 比较阅读。 【甲】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公输盘服。 【乙】吴王欲伐荆①,告其
-
沁园春 苏轼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 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 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
-
词的开头以一个问句追溯《水村图》的创作背景:“当年图画知何处?”当年赵孟頫画的是什么地方呢?言外之意是,自己对赵孟頫画中所表现的意境(即隐逸的情趣)向往已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这首诗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而是表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