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言文
  • 《投笔从戎》原文及译文赏析

    笔从戎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473) 评论(0)

  • 诸葛亮《出师表》阅读答案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741) 评论(0)

  • 文言文《州官放火》原文及译文赏析

    州官放火原文田登作郡①,自讳②其名,触③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⑤。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⑥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④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陆游《老学庵笔记》译文田登作郡守时,自己...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142) 评论(0)

  • 《岳阳楼记》阅读答案及译文翻译

    岳阳楼记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265) 评论(0)

  • 《楚人养狙》原文及译文赏析

    楚人养狙①刘基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②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787) 评论(0)

  • 《与朱元思书》最全文言文翻译及鉴赏

    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tuān)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590) 评论(0)

  • 《患难见知交》原文及译文赏析

    患难见知交原文赵洞门为御史大夫,车马辐辏(còu),望尘者接踵于道。及罢归,出国门,送者才三数人。寻召还,前去者复来如初。时独吴薗次落落然,不以欣戚改观也。赵每目送之,顾谓子友沂曰:“他日吾百年后,终...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553) 评论(0)

  • 沈括《蛇蜃化石》原文及译文赏析

    蛇蜃化石治平①中,泽州②人家穿井,土中见一物,蜿蜒如龙蛇状,畏之不敢触。久之,见其不动,试摸之,乃石也。村民无知,遂碎之。时程伯纯③为晋城令,求得一段,鳞甲皆如生物。盖蛇蜃④所化,如石蟹之类。(选自沈...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88) 评论(0)

  • 自相矛盾文言文的意思及道理

    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翻译:楚国...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347) 评论(0)

  • 《刘崇龟换刀》原文及译文赏析

    刘崇龟换刀【原文】唐刘崇龟,镇南海。有富商子泊船江岸,见一高门中有美姬,殊不避人。因戏语之曰:“夜当诣宅矣。”亦无难色,启扉待之。忽有盗入其室,姬即欣然往就。盗谓见擒,以刃割之,逃去。富商子继至,践其...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214) 评论(0)

  • 文言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阅读答案

    阅读文言文,完成9~12题。(13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950) 评论(0)

  • 《章亨书绝壁》原文及译文赏析

    章亨书绝壁原文章惇尝与苏轼同游南山,抵仙游潭,潭下临绝壁万仞,岸甚狭。子厚推轼下潭书壁,轼不敢。子厚履险而下,以漆墨濡笔大书石壁上曰:“苏轼章某来。” 轼拊其背曰:“子厚异日得士,必能杀人。”子厚曰:...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510) 评论(0)

  •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原文及译文赏析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1.解释下列句中加...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560) 评论(0)

  • 《韩琦大度容人》原文意思译文

    《韩琦大度容人》【原文】韩魏公①在大名日,有人献玉盏二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公以百金答③之,尤为宝玩。乃开醇④召漕使⑤显官,特设一卓⑥,覆以绣衣,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⑦,...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366) 评论(0)

  • 《晋文公伐曹》原文及译文赏析

    晋文公伐曹五年春,晋文公欲伐曹,假道于韂,韂人弗许。还自河南度,侵曹,伐韂。正月,取五鹿。二月,晋侯﹑齐侯盟于敛盂。韂侯请盟晋,晋人不许。韂侯欲与楚,国人不欲,故出其君以说晋。韂侯居襄牛,公子买守韂。...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304) 评论(0)

  • 《圣谕广训》节录原文及译文赏析

    《圣谕广训》节录生人不能一日无用,即不可一日无财。然必留有余之财而后可供不时之用,故节俭尚焉。夫财犹水也,节俭犹水之蓄也。水之流不蓄,则一泻无余而水立涸矣;财之流不节,则用之无度而财立匮矣。我圣祖仁皇...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181) 评论(0)

  • 中考文言文“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人也”原文及译文赏析

    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人也。文帝拜释之为廷尉。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农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之,属廷尉。释之治问。农人曰:“县人来,闻跸,匿桥下。久,以为行过,即出,见车骑,即走耳。”释之奏当:“...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852) 评论(0)

  • 《一知半解》原文及译文赏析

    一知半解宋人有学者,三年反而名其母。其母曰:“子学三年,反而名我者,何也?”其子曰:“吾所贤者,无过尧、舜,尧、舜名。吾所大者,无大天地,天地名。今母贤不过尧、舜,母大不过天地,是以名母也。”其母曰:...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458) 评论(0)

  • 八年级必背古诗词50首

    八年级上册 (一)课内古诗【望 岳】(杜甫 唐)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春 望】(杜甫 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909) 评论(0)

  • 《柳子厚风范》原文及译文赏析

    柳子厚风范【原文】其诏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①。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475) 评论(0)

  • 《欧阳修论作文》原文及译文赏析

    欧阳修论作文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此公以其尝试...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41) 评论(0)

  • 《李崇断案》原文及译文赏析

    李崇断案寿春县人苟泰有子三岁,遇贼亡失,数年不知所在。后见在同县人赵奉伯家,泰以状告。各言己子,并有邻证,郡县不能断。(李)崇曰:“此易知耳。”令二父与儿各在别处。禁经数旬,然后遣人知之,曰:“君儿遇...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146) 评论(0)

  • 《壮士缚虎》原文及译文赏析

    壮士缚虎(清)沈起凤《谐铎》沂州山峻险,故多猛虎,邑宰①时令猎户捕之,往往反为所噬。有焦奇者陕人投亲不值流寓于沂。素神勇,曾挟千佛寺前石鼎,飞腾大雄殿左脊,故人呼为焦石鼎云。知沂岭多虎,日徒步入山,遇...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308) 评论(0)

  • 《高阳应造屋》原文及译文赏析

    高阳应造屋【原文】高阳应将为室家①,匠②对曰:“未可也,木尚生③,加涂其上④,必将挠⑤。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⑥。”高阳应曰:“缘子之言⑦,则室不败也——木益⑧枯⑨则劲⑩,涂益干则轻,以益劲任⑾益...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560) 评论(0)

  • 《罗生还镯》原文及译文赏析

    《罗生还镯》罗一峰先生,名伦,以孝廉①赴会试。仆于途中拾一金镯。行已五日,先生忧旅费不给②,仆曰:“无虑也,向⑧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可质为费⑨。”先生怒,欲亲赍③付还。仆叩首,且屈⑿指曰:“往返必误场...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388) 评论(0)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