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井得人》原文及译文赏析
穿井得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导读:传言不可轻信,要实事求是.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
注释:①常一人居外:经常派一个人在外面.②国人道之: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③得一人之使:意思是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一个劳动力,等于多得到一个人使用.
1:溉汲:浇灌
2:居:停留
2:及:到了……的时候
3:国人道之: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国:古代国都也称“国”。
4:闻之于宋君:有人向宋君报告。之: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闻”的宾语。于:介词:当“被”讲,引进主动者。宋君:宋国国君。
5:问之于丁氏:向丁氏问这件事。于:介词;当“向”讲。
6:使:劳动力
7:吾:我家
8:于:向;在
9:对:回答
10:不若:不如
11:穿井:打井。穿,有“凿通”的意思。
12:闻:听到,后一句中的“闻”是“使听见”的意思,就是向宋君报告。
13:令:命令
14:常一人居外:经常派一个人在外面
阅读练习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及其家穿井( ) 2.国人道之( ) 3.不若无闻也( )
二,辨析下列"得"字的用法
1.吾穿井得一人 ( )
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 )
3.今日有,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 )
三,翻译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四,"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的危害.
五、根据文意,你觉得宋国国君为何会得一个百姓家挖井的事情感兴趣?
参考答案
一,1.等到 2.说,讲 3.不如
二,1.得到,获得 2.找到 3.能够
三,1.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 2.多得到一个人使用,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
四,以讹传讹
五、根据文意,你觉得宋国国君为何会得一个百姓家挖井的事情感兴趣?
翻译
宋国有个姓丁的,家中没有井,只好到外边去洗涤,打水,经常要一个人居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井,告诉人家说:"我家打井得了一个人."有人听到这句话,就传出去说:"丁家打井得了一个人."全国的人都在说这件事,后来被宋国的国君听到了.他就派人向那个姓丁的人家查问,姓丁的人回答说:"我家打了一口井,多得了一个劳动力使用,并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像这样听到传闻,还不如不听.
启示
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思考的话,切忌道听途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以有闻而传之者的角度来看:不要听到什么传闻之后就外传,要动脑筋想一想是否合乎情理,不要人云亦云,听到风就是雨,以致于以讹传讹。
以丁氏的角度来讲:在交际中,语言的表达很重要,必须做到表达准确、清晰,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歧义。
-
【生卒】:1883—1924【介绍】: 奥地利现代作家。一八八三年七月三日出生于一个犹太商人家庭,父亲专横暴虐,引起卡夫卡终生厌恨。中学毕业后进布拉格大学,学了两周化学,后从父命改学法律,但兴趣在文学
-
【3408】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云南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实践探索(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编著,李勇毅主编,陈豪作序,党建读物出版社,24.2万字,2018年1月第1版,45元,)△共8章:[1]人民群众对美
-
满庭芳·牧赵显宏【原文】闲中放牛,天连野草,水接平芜[1]。终朝饱玩[2]江山秀,乐以忘忧。青箬笠西风渡口,绿蓑衣暮雨沧州[3]。黄昏后,长笛在手,吹破楚天秋[4]。【注释】[1]平芜(wú):平坦的
-
把自己的iPhone5绑在自家的狗身上会怎么样? 答案:iPhone5没了,狗也跟着没了。
-
柳春、陶氏,你好有缘也!可早来到也,我自过去 出自元代贾仲明的《杂剧·吕洞宾桃柳升仙梦》 第一折(冲末扮南极星引群仙、青衣童子上,云)太极之初不记年,瑶池紫府会群仙。阴阳造化乾坤大,静中别有一壶
-
赵普文言文翻译 赵普文言文怎么翻译和注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范文,欢迎阅读。 原文:《赵普》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
-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出自唐代张仲素的《秋夜曲》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参考翻译翻译及注释翻译计时的漏壶在长夜里响起“丁丁”的滴水声,天幕上轻云在缓慢
-
唐代政府一方面鼓励寡妇守节,但同时又对妇女改嫁大开方便之门。 凡为夫妇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之夫妇。若结缘不合,比是怨家,故来相对……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各
-
父善游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jù)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bèi)矣。
-
明清之际王夫之撰。写于1655年。从1646年开始读《易》,经1648年深入研究,到1655年开始写作,不久成书。除《周易外传》之外,他注释《周易》的著作还有《周易内传》、《周易大象解》、《周易稗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