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亡鈇者文言文翻译 人有亡鈇者的道理启示
【文言文】
人有亡鈇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俄儿而掘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复见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鈇者。
【翻译】
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孩子偷的,就暗暗地注意那个孩子。他看那个孩子走路的姿势,像是偷了斧子的样子;他观察那个孩子的神色,也像是偷了斧子的样子;他听那个孩子说话的语气,更像是偷了斧子的样子。总之,在他的眼睛里,那个孩子的行为神态没有不像偷斧子的样子。过了几天,他在挖水沟的时候,找到了那把斧子。原来是他自己遗忘在土坑里了。从此以后,他再看邻居家那个孩子,一举一动,面目表情,丝毫也不像偷过斧子的样子了。
【注释】
鈇(fū):同“斧”,斧子。
谷:山谷;地窟。
亡:使……亡,丢失。
意:通“臆”,估计,怀疑。
颜色:此指脸上的表情。
他日:另一天。
无为而不:没有一样不像。
俄而:不久。
复:又,再。
似:像……似的。
无:不。
行:走。
窃:偷盗。
【道理启示】
邻居家孩子的言语举止并没有变化,但在丢斧人眼里却前后判若两人。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成见是认识客观真理的障碍,是人们形成正确认识的大敌。当人以成见去观察世界时,必然歪曲原来客观事物的原貌。准确的判断来源于对客观事实的调查,而不是主观的猜想。要怀疑,但不能多疑,重要的是从实际出发,摆正自己的心态。
-
《满庭芳·山抹微云》译文|注释|大意|赏析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①。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②,空回首、烟霭纷纷 "> 《无人不自得》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无人不自得【原典】患难,即理也。随患难之中而为之计,何有不可?文王困①羑里②而演《易》,若无羑里也;孔子围陈蔡而弦歌③,若无陈蔡也。颜子箪食瓢饮而不改其乐④,原宪衣敝履穿而声满天地⑤,至夏侯胜居桎梏而
-
一、二两句言世间盛衰变化本甚迅捷,而我半生沦落;今隐于丘园行将四年,于仕途甚感渺茫。三、四两句言丘园中虽不乏花晨月夕,然家贫无酒可以消忧,又无知己可以相慰藉。三年在京守丧,四年杨弁平后移家永乐,仍
-
“断烂朝报”一语,最早出自王安石之口。自宋代以来,几乎众口一词,认为这个比喻是王安石对经书《春秋》的指斥。这一逸事,研究思想史、学术史乃至历史的人,大多熟知。经历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民族融和,到了大一统
-
刘邦在战胜项羽后,成了汉朝的开国皇帝。这当然使他兴奋、欢乐、踌躇满志,但在内心深处却隐藏着深刻的恐惧和悲哀。这首《大风歌》就生动地显示出他的矛盾的心情。"> 吕某刺虎文言文翻译注释 吕某刺虎文言文道理启示
《吕某刺虎》出自《东望楼野语》。【文言文】吕某自谓勇夫,好带刀剑,尝扬言万夫莫当①.一日,南山有虎驰来,一村皆惊,闭门不敢出·吕某曰:"第一虎耳,何惧之!吾即缚之!"遂持剑而去·俄见虎,距百步许②.虎
-
文言文中焉的意思和发音 读音:yān 翻译:①相当于“之”,可译作“它”、“他”等。《捕蛇者说》:“以俟夫观风者得~。” ②表示疑问,相当于“何”,可译作“怎么”、“哪
-
柳宗元《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将为穹谷嵁岩①渊池于郊邑之中,则必辇山石,沟涧壑,凌绝险阻,疲极人力,乃可以有为也。然而求天作地生②之状,咸无得焉。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难,今
-
【开卷有益解释】打开书本就有好处。卷:古代的书写或印在帛与纸上,卷成一卷卷的。宋朝初年,宋太宗每天看二三卷书,有时因事来不及看,第二天就补上。当时有人认为,皇帝国事太忙太辛苦了,劝他少看些。宋太宗
-
【5421】中产阶级与社会发展:中国模式下的问题与挑战(何平立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31.1万字,2015年4月第1版,89元)△9章:[1]绪论;[2]中产阶层的社会政治分析;[3]中产阶层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