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平公炳烛而学文言文翻译、注释、道理
【文言文】
晋平公⑴问于师旷⑵曰:“吾年七十,欲⑶学,恐已暮矣⑷。”师旷曰:“何⑸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⑹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⑺安敢(14)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⑻学,如日出之阳⑼;壮⑽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⑾。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⑿?”平公曰:“善哉⒀!”
【翻译】
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年纪七十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燃蜡烛学习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戏弄他的君王的呢?”师旷回答说:“我怎敢戏弄我的君主呢?我听说过:年少时喜欢学习,就像是太阳刚刚出来时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就像是正午时的光芒;老年时喜欢学习,就像是点燃蜡烛照明一样。点燃蜡烛照明和摸黑走路比哪个更好呢?”平公说:“说得好啊!”
【注释】
(1)晋平公:春秋时晋国的国君。
(2)师旷:名旷,因为他是盲音乐师,世称"师旷"。
(3)欲:想要。
(4)已:副词,已经。暮:晚。
(5)何:为什么。炳烛:点燃蜡烛(学习)。炳,<动词>点燃。乎:呢。
(6)安有:哪有。安:怎么。为人臣:做臣子的。戏:戏弄,开玩笑。
(7)盲臣:师旷是盲人,故自称是“盲臣”。
(8)好:喜欢,喜好。
(9)阳:阳光。
(10)壮:壮年,古人三十岁以上为壮年。
(11)炳烛之明:点燃蜡烛照明。
(12)孰与昧行乎:比摸黑走路哪个好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摸黑走路。孰与:比哪个
(13)善哉:说得好啊。善:好,对。
(14)安敢:怎敢。
【道理启示】
文中的晋平公年欲七十想要学习,恐怕为时已晚,而师旷却劝他炳烛而学。接着师旷又打了三个比喻,年少时喜欢学习,好像是太阳刚刚出来时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正午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点燃蜡烛照明时的光亮。师旷很巧妙地点明老年时读书虽然赶不上少年和壮年时,但与摸黑走路相比较,还是好得多。从而成功地说服了晋平公,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晋平公炳烛而学》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不要因为年老而放弃学习,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
鸿门宴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 距关,毋内诸侯( ) 2. 张良出,要项伯( ) 3.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宋仁宗时,有一个叫宋祁的官员到开封城外游赏景色,见到老农耕田,便上前作揖,打趣说道:“老丈辛苦了。看来今年您大丰收埃您觉得应该感谢老天爷眷顾呢,还是感谢皇上洪福?”老农“俯而笑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文言文习题 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①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②岳上摩天。遗民③泪尽胡尘④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注释】①篱门:用树枝编的门。 "> “完颜承晖,字维明”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承晖,字维明。好学,淹贯经史。章宗即位,迁近侍局使。孝懿皇后妹夫吾也蓝,世宗时以罪斥去,乙夜,诏开宫城门召之。承晖不奉诏,明日奏曰:“吾也蓝得罪先帝,不可召。”章宗曰:&l
-
一译《月桂树被砍掉了》。法国象征派诗人艾多阿得·迪雅尔丹*于1888年发表的内心对话法*长篇小说。小说用内心对话法,亦即内心独白的方法描写一个巴黎青年和一个女演员恋爱的故事。主人公在6小时内各种情绪的
-
四怨诗 手推呕哑车, 朝朝暮暮耕。 未曾分得谷, 空得老农名。 【译文】 农人推着呕哑作响的农车, 没日没夜地辛苦工作。 到最后却没分得半粒粮食,
-
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登飞来峰》的内容 《登飞来峰》 作者: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翻译】 译文一:
-
夏克玲和米劳 ◆ 法朗士 夏克玲和米劳是朋友。夏克玲是一个小女孩,米劳是一只大狗。他们是来自同一个世界,他们都是在乡下长大的,因此他们彼此的理解都很深。他们彼此认识了多久呢?他们也说不出来。这都是
-
语义说明:形容一个人容貌秀美,内心聪慧。 使用类别:用在「内外兼备」的表述上。 秀外慧中造句:01她秀外慧中,是眾多男士追求的对象。 02这位小姐秀外慧中,待人亲切,难怪人缘这么好! 03小王真有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