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史记》《谏汉王》全文与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3 19:58:41阅读:351

《史记》

此篇选自《史记·留侯世家》。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6),字子房,汉初大臣,军事谋略家。先祖五世相韩。秦灭韩后,他广交刺客,以期复韩。传说他逃至下邳(今江苏睢宁北)时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归刘邦。不久,游说项梁立韩贵族成为韩王,己任韩司徒。后成为项羽所杀,复归刘邦。楚汉战争时,刘邦采纳其建议,不立六国后代,而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追击项羽,尽灭楚军。汉朝建立后,被封为留侯。

【原文】

汉三年,项羽急围汉王荥阳,汉王恐忧,与郦食其谋桡楚权。食其曰:“昔汤伐桀,封其后于杞。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今秦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社稷,灭六国之后,使无立锥之地。陛下诚能复立六国后世,毕已受印,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乡风慕义,愿为臣妾。德义已行,陛下南乡称霸,楚必敛衽而朝。”汉王曰:“善。趣刻印,先生因行佩之矣。”

食其未行,张良从外来谒。汉王方食,曰:“子房前!客有为我计桡楚权者。”具以郦生语告,曰:“于子房何如?”良曰:“谁为陛下画此计者?陛下事去矣。”汉王曰:“何哉?”张良对曰:“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曰:“昔者汤伐桀而封其后于杞者,度能制桀之死命也。今陛下能制项籍之死命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一也。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者,度能得纣之头也。今陛下能得项籍之头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二也。武王入殷,表商容之闾,释箕子之拘,封比干之墓。今陛下能封圣人之墓,表贤者之闾,式智者之门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三也。发钜桥之粟,散鹿台之钱,以赐贫穷。今陛下能散府库以赐贫穷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四矣。殷事已毕,偃革为轩,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今陛下能偃武行文,不复用兵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五矣。休马华山之阳,未以无所为。今陛下能休马无所用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六矣。放牛桃林之阴,以示不复输积。今陛下能放牛不复输积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七矣。且天下游士离其亲戚,弃坟墓,去故旧,从陛下游者,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今复六国,立韩、魏、燕、赵、齐、楚之后,天下游士各归事其主,从其亲戚,反其故旧坟墓,陛下与谁取天下乎?其不可八矣。且夫楚唯无强,六国立者复桡而从之,陛下焉得而臣之?诚用客之谋,陛下事去矣。”汉王辍食吐哺,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令趣销印。

【译文】

汉三年(公元前204年),项羽把汉王紧紧围困在荥阳,汉王惊恐忧愁,与郦食其商议削灭楚国的势力。郦食其说:“昔日商汤讨伐夏桀,封夏朝后人于杞国。周武王讨伐商纣,封商朝后人于宋国。如今秦朝丧失德政、抛弃道义,侵伐诸侯各国,消灭了六国的后代,使他们没有一点立足的地方。陛下果真能够重新封立六国的后裔,使他们都接受陛下的印信,这样六国的君臣百姓一定都感戴陛下的恩德,无不归顺服从,仰慕陛下道义,甘愿做陛下的臣民。随着恩德道义的施行,陛下就可以向南称霸,楚王一定整好衣冠恭恭敬敬地前来朝拜了。”汉王说:“好。赶快刻制印信,先生就可以带着这些印出发了。”

郦食其还没有动身,张良从外面回来谒见汉王。汉王正在吃饭,说:“子房过来!有一个客卿为我设计削灭楚国的势力。”接着把郦食其的话都告诉了张良,然后问道:“在你看来这事怎样?”张良说:“是谁替陛下出的这个主意?陛下的大事要完了。”汉王说:“为什么呢?”张良回答说:“我请求您允许我借用您面前的筷子为大王筹划一下形势。”接着说:“昔日商汤讨伐夏桀而封夏朝的后代于杞国,那是估计到能制桀于死命。当前陛下能制项籍于死命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一个原因。周武王讨伐商纣而封商朝的后代于宋国,那是估计到能得到纣王的脑袋。现在陛下能得到项籍的脑袋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二个原因。武王攻入殷商的都城后,在商客所居里巷的大门上表彰他,释放囚禁的箕子,重新修筑比干的坟墓。如今陛下能重新修筑圣人的坟墓,在贤人里巷的大门表彰他,在有才智的人们前向他致敬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三个原因。周武王曾发放巨桥粮仓的存粮,散发鹿台府库的钱财,以此赏赐贫苦的民众。目前陛下能散发仓库的财物来赏赐穷人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四个原因。周武王灭亡商朝以后,废止兵车,改为乘车,把兵器倒置存放,盖上虎皮,用以向天下表明不再动用武力。现在陛下能停止战事,推行文治,不再打仗了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五个原因。周武王将战马放牧在华山的南面,以此表明没有用它们的地方了。眼下陛下能让战马休息不再使用它们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六个原因。周武王把牛放牧在桃林的北面,以此表明不再运输和积聚作战用的粮草。而今陛下能放牧牛群不再运输、积聚粮草了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七个原因。再说天下从事游说活动的人离开他们的亲人,舍弃了祖坟,告别了老友,跟随陛下各处奔走,只是日夜盼望着想得到一块小小的封地。假如恢复六国,拥立韩、魏、燕、赵、齐、楚的后代,天下从事游说活动的人各自回去侍奉他们的主上,伴随他们的亲人,返回他们的旧友和祖坟所在之地,陛下同谁一起夺取天下呢?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八个原因。当前只有使楚国不再强大,否则六国被封立的后代重新屈服并跟随楚国,陛下怎么能够使他们臣服?如果真的要采用这位客人的计策,陛下的大事就完了。”汉王饭也不吃了,吐出口中的食物,骂道:“这个笨书呆子,几乎败坏了你老子的大事!”于是下令赶快销毁那些印信。

【赏析】

汉高祖刘邦在对于“三杰”的论述中说过:“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他对张良作出如此高的评价不是没有道理的,张良运筹帷幄的谋划才能在他给汉王的这番建议中可见一斑。与前面那位给汉王出馊主意的“书呆子”不同,张良的建议是经过层层剖析论证的,非常具有说服力,同时也告诉我们领导者听取多方意见的重要性,否则头脑一热就容易造成决策的失误,同时,在该文中我们也看出在进谏过程中,进谏对象和进谏时机的重要性。张良的谏言来得正是时候,同时,刘邦算得上是一个能够从谏如流的君主,他之所以能得天下,也得益于此。

张良一听汉王的决策就觉得要坏事,可见他的政治敏感度非常高,为了使汉王信服,他对不能恢复六国、使用六国的后代的理由进行了逐条分析,引经据典,层层递进,面面俱到,句句灼见,理由充分。面对这样的谏言,刘邦当然没有理由不予采纳。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丘崇,字宗卿,江阴军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丘崇字宗卿,江阴军人。隆兴元年进士,为建康府观察推官。迁太常博士,出知秀州华亭县。捍海堰废且百年,成潮岁大入,坏并海田,苏、湖皆被其害。崇至海口,访遗址已沦没,乃奏创筑,三月堰成

  •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1168年,辛弃疾到建康,也就是江苏南京当通判。建康是长江下游的重镇,素有“钟阜龙蟠,石城虎踞”之称。有一天,辛弃疾和史正志及同僚们怀着沉重的心情,登上建康赏心亭,走到楼前,凭栏遥

  • 袁宏道《西洞庭》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袁宏道:西洞庭 袁宏道西洞庭之山,高为缥缈,怪为石公,巉为大小龙,幽为林屋,此山之胜也。石公之石,丹梯翠屏;林屋之石,怒虎伏群;龙山之石,吞波吐浪。此石之胜也。隐卜龙洞,市居消夏,此居之胜也。涵村梅,

  • 老子

    亦称《道德经》。道家的主要经典。《老子》是否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一般认为《老子》是老子所作。《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现存《老子》一书,分为《道经》和《德

  • 十年

    十年写这些文字,或许无关其他,只是因为有那么一瞬间,会让你觉得有些东西,值得自己去铭记,去拥有。——题记2004年。关于这一年的记忆,还停留在初中时的一些琐碎事上。那一年,人们还没有从2003年的“非

  • 梦见龙卷风是什么意思?

    睡觉是我们人生当中比不缺少的一件事,而在睡觉的时候难免会做到各种各样的梦。在周公解梦里,不同的梦境所带来的寓意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来介绍一下梦见龙卷风是什么意思吧,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

  • 《观村童戏溪上》赏析

      此诗写闲居时的生活。诗中生动地勾勒出村童们在刚放晴的傍晚种种嬉戏的情态,同时也写出了农村生活的情趣和农民朴实、知足的思想。首联“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戏晚晴”,写足诗题中童戏和静观的含蕴。颔联“

  • 忍学《四十七 持烛燃鬓》译文与赏析

    四十七 持烛燃鬓四十七 持烛燃鬓 宋丞相魏国公韩琦帅定武时,夜作书,令一侍兵持烛于旁。侍兵它顾,烛燃公之鬓,公剧以袖摩之,而作书如故。少顷回视,则已易其人矣。公恐主吏鞭笞,亟呼视之,曰:“勿易渠,已

  • 杨晓敏《写出传统文化味儿来》

    笔记体小说是我国文学的主要源头之一,《聊斋志异》当数集大成者。当代文学的笔记体小小说,同样是姹紫嫣红的百花文苑里的一朵芬芳奇葩。近几年,我常读到张晓林的笔记体小小说,一组组冠名《书法菩提》的作品,出现

  • 最新中考语文文言文练习题之邓攸弃儿保侄

    最新中考语文文言文练习题之邓攸弃儿保侄   邓攸,晋人也,有弟早亡,惟有一儿,曰遗民。时值动乱,胡人入侵京师,掠牛马。邓攸挈妻子亡。食尽,贼又迫,谓妻曰:吾弟早亡,但有遗民,今担两儿,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