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贼求全文言文翻译注释 乌贼求全文言文启示
《乌贼求全》选自《柳河东集·附录》。
【文言文】
海之鱼,有乌贼其名者,呴①水而水乌。戏于岸间,惧物之窥己也,则呴水以自蔽。海鸟视之而疑,知其鱼而攫之。呜呼!徒知②自蔽以求全,不知灭迹以杜疑③,为窥者之所窥。哀哉!
【翻译】
海中有一种鱼,名叫乌贼,它能吐出墨汁使海水变黑。它到岸边游玩,它怕别的动物偷看自己,就吐出墨汁把自己隐蔽起来。海鸟看到了乌黑的海水而起疑,知道一定是乌贼在里面,就把乌贼抓了出来。唉!乌贼只知道要吐出墨汁来隐蔽自己,以求安全,却不知道要清除痕迹,来杜绝海鸟的怀疑,结果,反而暴露了自己,被海鸟察觉目标抓去,真是可怜啊!
【注释】
1、呴(xǔ):吐出唾液。
2、徒知:徒,只,仅仅。只知道。
3、杜疑:杜,杜绝。杜绝怀疑。
4、惧:恐惧、害怕。
5、全:保全。
6、攫:抓,抓住。
7、窥:偷看
8、乌:黑色
【启示】
《乌贼求全》中的乌贼为了保全自己而做出一些假象来迷惑敌人,但是却适得其反,暴露了自己。
《乌贼求全》启示我们:考虑问题不能片面性,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事物的两重性,才能马到成功。做事情不能只顾表面,不顾本质,(聪明反被聪明误)要考虑周全,不然会误了大局。
-
谲判文言文翻译 谲判是指做了好事反遭诬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谲判的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的阅读学习。 谲判文言文翻译 原文 乾隆间,苏州乐桥有李姓子。
-
念奴娇 姜夔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①,水佩风裳无数②。翠叶吹凉,玉容销酒③,更洒菰蒲雨④。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
-
【甲】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
-
王制 【题解】 王制,即王者之制度,是指古代君主治理天下的规章制度,内容涉及封国、职官、爵禄、祭祀、葬丧、刑罚、建立成邑、选拔官吏以及学校教育等方面。郑玄说:“名曰《王制》者,以其记先王班爵、授禄
-
嘉庆二年,河决曹州,山东巡抚伊江阿临塞之。伊江阿好佛,其客王先生者,故僧也,曰明心,聚徒京师之广慧寺,诖误士大夫,有司杖而逐之,蓄发养妻子。伊江阿师事之谨。王先生入则以佛家言耸惑
-
虞集,字伯生。父汲,娶杨氏。集三岁即知读书,是岁乙亥,汲挈家趋岭外,干戈中无书册可携,杨氏口授文,闻辄成诵。比还长沙,就外傅,始得刻本,则已尽读诸经,通其大义矣。 大德初,授大都路儒学
-
唐宋以来,文人喜以行纪、道中诗等方式写旅游经验,这些宝贵经验是了解古人生活情味以及认识城市景观的一手资料。举例说,范成大于乾道六年(1107)撰写《揽辔录》及使金诗歌,描绘金人治下的北方,其异域之感给
-
马祖常原籍靖州天山,父润为潭州路总管府同知,遂家于光州(今河南潢川)。祖常延祐初拜监察御史,与同列奏劾奸相铁木迭儿十罪,后权奸复相,被左迁开平县尹,为避其中伤,遂退居光州。石田是祖常所居地名,近山,所
-
书边事——张乔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蕃情如此水,长愿向南流。此诗高视阔步而出,一气直书,而仍有顿挫,亦高格之一也。前半首言正秋寒绝塞,角声横断之时,登
-
文言文教学指导 初中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上是一个难点。2014年的中考说明也提高了对虚词的考察要求。这可以说,对每一个初三学生和老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入初三每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