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纳贤》原文及译文赏析
刘备纳贤
初,涿郡刘备,中山靖王之后也。少孤贫,与母以贩履为业,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有大志、少语言,喜怒不形于色。尝与公孙瓒同师事卢植,由是往依瓒。瓒使备与田楷徇青州有功,因以为平原相。备少与河东关羽、涿郡张飞相友善,备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备周旋,不避艰险。常山赵云为本郡将吏兵诣公孙瓒,刘备见而奇之,深加接纳,云遂从备至平原,为备主骑兵。
(选自宋ž司马光《资治通鉴》)
【参考译文】
当初,涿郡人刘备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判断句)幼年丧父十分的贫穷,与母亲一起靠贩卖草鞋为生,刘备身高七尺五寸,垂下手时超过了膝盖,回头(可以)看到自己的耳朵;他胸怀大志,很少说话(倒装句),喜悦愤怒不轻易在脸上表现出来(倒装句)。他因曾经与公孙瓒一起在卢植门下拜师学习,因此前往投靠公孙瓒。公孙瓒派刘备和田楷夺取青州,他们立下了战功,于是把他们立为平原县相。刘备年轻时与河东人关羽、涿郡人张飞交情深厚,他与这两人睡在同一张床上,像亲兄弟一样友爱,但是在大庭广众之中,关羽和张飞整日站在刘备身边侍卫。他们跟随刘备一起与敌人周旋,不逃避艰难险阻。常山人赵云率领本郡的队伍前去拜访公孙瓒,刘备见到赵云后,以赵云的胆识为奇,十分用心去交结。赵云于是就随刘备到平原,为他统领骑兵。
【补充注释】
后:后代。
顾:回头看。
依:依靠。
以为:把……作为。
诣:拜访。
奇:以……为奇。
涿(zhuō)郡:地名,在今河北中部。
公孙瓒(zàn):人名。
为:任命。
事:侍奉。
往:前往。
因:就。
主:掌管、统领。
【阅读训练】
1. 解释
(1)初:当初 (2)少:小时候 (3)下:向下超过;
(4)形:表露 (5)尝:曾经 (6)师:从师
2.翻译
瓒使备与田楷徇青州有功,因以为平原相。
译:公孙瓒派刘备和田楷夺取青州,他们立下了战功,于是任命刘备担任平原县相。
少孤贫,与母以贩履为业。
他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家境非常贫苦,和他的母亲以贩卖草鞋作为职业。
有大志,少语言,喜怒不形于色。
他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平时很少讲话,高兴、愤怒等情绪不在脸上轻易流露。
3.上文写刘备“长七寸五尺,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作者写刘备的这种长相是为了说明什么?
答: 为了说明刘备有帝王之相。
4.刘备的人生经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有一番作为,就要善于海纳百川。
-
脑筋急转弯题目:你知道什么样的西红柿会将人打成脑震荡吗? 脑筋急转弯解析:西红柿本是软软的食物,如果直接扔向他人,顶多将其果肉汁洒在人的脑袋上,但是罐装的西红柿扔向他人,该人的脑袋必
-
【步调一致解释】比喻行动一致。步调:脚步的快慢大校一致:一样,相同。 【步调一致造句】 ①拔河比赛时,我们要步调一致,同心协力,才能获得胜利。 ②攻城开始后,各营各连要步调一致,协同
-
【3346】泥步修行(余秋雨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万字,2017年6月第1次版,39.8元)△是作者系统阐释人生修行的归结性著作。把修行分为“破惑”、“问道”、“安顿”三大环节,并由此构成本书的三个
-
出自元代郑光祖的《杂剧·钟离春智勇定齐》 第一折 (冲末扮齐公子领祗候上,云)纷纷战国尚尊周,五霸争强作列侯。率土之滨承治化,威名耿耿壮春秋。某乃齐公子是也。祖立国临淄,自周初之时,封七十二国,后并一
-
宦海中的沉浮,恰如海的潮涨潮落,永无停息。尤其是在调迁频繁却无法担当大任、壮志难酬时,其落寞的心情更为沉重。此词抒写的就是宦海浮沉的落寞心情。起笔三句叙事。词人说:扁舟昨天刚停泊,今天就来到高亭上
-
出自唐代张鼎的《邺城引》 君不见汉家失统三灵变,魏武争雄六龙战。荡海吞江制中国,回天运斗应南面。隐隐都城紫陌开,迢迢分野黄星见。流年不驻漳河水,明月俄终邺国宴。文章犹入管弦新,帷座空销狐兔尘。可惜望陵
-
第四部分 《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语录: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杨绛《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我得洗净这一百
-
一个惟情论者的人生哲学(节选) 朱谦之这次演讲是完全以我真情认识的真理为依归的。晓得怎样探求真理,就晓得怎样去做我的生活。第一、二讲导言(上、下)现在社会人生的不统一全由于信仰没
-
周昌为官文言文翻译 导语: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周昌为官文言文翻译,希望可
-
自周以前,学者未尝以文为事,而文极盛;自汉以后,学者以文为事,而文益衰。其故何也?文者,生于心而称其质之大小厚薄以出者也[2];戋戋焉以文为事[3],则质衰而文必敝矣。 古之圣贤,德修于身,功被于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