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言文 > 初中文言文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原文及译文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03 17:12:16阅读:831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1.解释加点词。

(1)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 (2)遽掩其耳

(3)恶人闻之,可也 (4)恶人闻之,可也

2.翻译句子。

(1)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2)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3.“恶己自闻之,悖矣。” 这位盗钟者到底“悖”在哪里?

4.请你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

5.成语 就出自这里。请你写出“掩”开头的两个成语。

(1) (2)

参考答案

1.(1)逃跑(2)马上,立即(3)害怕,担忧(4)钟声

2.(1)害怕人家听到来夺取自己(已经偷到手的钟),就立即捂住自己的耳朵。(2)担忧人家听到,这是可以理解的,可是担忧自己听到(就捂住耳朵),这就大错特错了啊!

3.捂住自己的耳朵,并不能捂住钟声,人家照旧可以听到的,这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4.寓意:做贼心虚的人,欺骗得了自己,欺骗不了别人。

5.掩耳盗铃 掩过饰非 掩旗息鼓 掩人耳目 掩过(恶)扬善

钟:古代的用青铜做的,只有大富大贵的人才能拥有。

况然:"况"地;况,象声词。然:一般指什么什么的样子,如:飘飘然。这里指什么什么的声音。

以椎毁之:之,指代钟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之,指敲钟的声音

参考译文

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钟太大,没法背。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发出了况况的声音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和他来抢夺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害怕别人听见,很正常;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听不见,那就太糊涂了。

【寓 意】

掩耳盗钟的人自以为掩上了耳朵就听不到钟响了,实际上钟响是客观事实,你把耳朵掩上了,钟还是要响,你听不到,别人照样会听到。这则寓言的本意是劝告人们:如果作错事自己假装不知道,如同捂着耳朵偷铃铛,自己欺骗自己。我们不能自欺欺人,这是没有用的。寓言把掩耳盗钟者的愚蠢,描写得很生动。这个故事后来衍化为成语,改为“掩耳盗铃”。还比喻自己害怕就把耳朵捂上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赏析

      《采桑子》率直平白,把词人的一片深情以及被迫分离永难相见的痛苦与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该词上片描写自己与表妹之间只是一种错,抒发了自己凄迷的心情。“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有一种美,就在于语言的

  • 兔死狗烹

    兔死狗烹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兔死狗烹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兔死狗烹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辛弃疾《满江红 山居即事》全诗赏析

    几个轻鸥,来点破、一泓澄绿。更何处、一双鸂鶒,故来争裕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有飞泉、日日供明珠,三千斛。春雨满,秧新谷。闲日永,眠黄犊。看云连麦垄,雪堆蚕簇。若要足时今足矣,以为未足何时足

  • 张军山《李魁的问题》

    一外围审查都很顺利,就差组织考察这一步了,李魁却突然出了问题。李魁虽是一个小科长,却是全市重要部门里的重要科室,焦点中的焦点。科室扎巴着三个人,除了李魁,再就是业务不精老往医院跑的老女人葛娟和整天抱个

  • 《宋史·吴元扆传》“吴元扆字君华”阅读答案及翻译

    吴元扆字君华。太平兴国八年,选尚太宗第四女蔡国公主。雍熙三年,有事北边,元扆表求试剧郡,命知郓州。逾年召入,寻知河阳。还朝,改鄯州观察使。特诏朝会序班次节度使,奉禄赐予悉增之。再知河阳。淳化五年,秋霖

  • 渐觉心神逸,俄看云雾低

    出自唐代上官昭容的《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逐仙赏,展幽情,逾昆阆,迈蓬瀛。游鲁馆,陟秦台。污山壁,愧琼瑰。檀栾竹影,飙f2松声。不烦歌吹,自足娱情。仰循茅宇,俯眄乔枝。烟霞问讯,风月相知。枝条郁

  • 吕氏春秋开春原文及翻译(带拼音版)

    吕氏春秋开春原文带拼音版【 开kāi春chūn 】 一yī曰yuē : 开kāi春chūn始shǐ雷léi , 则zé蛰zhé虫chóng动dòng矣yǐ 。 时shí雨yǔ降jiàng , 则zé草

  • 聊斋志异·李司鉴拼音版、注音版

    文言文之家为您整理聊斋志异·李司鉴拼音版、聊斋志异·李司鉴注音版,欢迎阅读。聊斋志异·李司鉴注音版《 李lǐ司sī鉴jiàn 》 李lǐ司sī鉴jiàn , 永yǒng年nián举jǔ人rén也yě

  • 鸦片战争,鸦片战争资料,1840年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闭关锁国”后的中国落后于世界大潮。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来获取暴利。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英国借口1839

  •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出处】唐·王维《新晴野望》 【意思】这是诗人雨 霁野望所见的水乡景色: 远处可以瞭望到靠着河边渡头的城门; 近处可 见与小溪的入口处相连的村

相关栏目:
  • 文言文大全
  • 高中文言文
  • 初中文言文
  • 小学文言文
  • 古文观止
  • 清代散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