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溥与七录斋文言文翻译注释 张溥与七录斋的启示
《七录斋》是明代江苏太仓人张溥的作品。
【文言文】
明人张溥,名高一时。其幼即嗜学,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12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翻译】
张溥小的时候就很好学,所读的书必定要手抄下来,抄完了,朗读过一遍,立刻将纸焚烧掉,然后又抄,像这样六、七次才算完。右手握笔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磨出了老茧。冬天手的皮肤都冻皱裂了,每天用热水浸泡好几次。后来他把读书的房间命名为“七录”。张溥作诗写文章思路敏捷,各地有人向他索取诗文,他不用写草稿,当着客人面挥笔写作,马上就写成了。所以当时他的名声最响。
【注释】
1.嗜:特别喜欢
2.已:毕,完。(止、罢了) 始已:文中指才停止
3.是:这样
4..管:毛笔管。(毛笔杆)
5.皲(jūn):皮肤因受冻而开裂。
6.沃汤:用热水浸。沃,润泽。汤,古代指热水。
7.斋:书房。
8.索:索取。(讨取、要)
9.立就:马上完成。
10.名高一时:名声在当时最响。
11.即:立刻。
12.名:命名。
13.俄顷:时间词,一会儿。
14.毫:毛笔。
15.始:才。
16.文:同"纹",思路
17.幼:小时候
【启示】
《张溥与七录斋》这篇文言文告诉了我们,在学习上要一丝不苟,认真思考,只有勤奋才能出天才。一个人只要付出不懈努力,就能得到收获。
【张溥简介】
张溥(1602~1641)明代文学家。初字乾度,后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选庶吉士,自幼发奋读书,明史上记有他“七录七焚”的佳话。与同乡张采齐名,合称“娄东二张”。张溥曾与郡中名士结为复社,评议时政,是东林党与阉党斗争的继续。张溥在文学方面,推崇前后七子的理论,主张复古,又以“务为有用”相号召。一生著作宏丰,编述三千余卷,涉及文、史、经学各个学科,精通诗词,尤擅散文、时论。代表作有《五人墓碑记》。
-
寒 食韩 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在今河南沁阳附近)人 "> 中学生《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古诗词鉴赏
作者: 赵春芹魏惠明 【原诗】:明月别枝惊鹊(2),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
-
张载 无不知则无知,有不知则有知。 ——张载 简介 张载(公元1020~1077年),又称张子。北宋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程颢、程颐的表叔,理学支脉——关学创始人,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38
-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风词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亲相见知何日,此
-
梦见祭神是什么意思梦见自己成了敬神的牺牲品,会声威大震。女人梦见把自己当成牺牲品献给神,能全权处理家里的一切事。梦见别人扛着动物去向神献牺牲,是不祥之兆,要遭厄运。梦见把动物从主持献牺牲的人里救出来,
-
一、 语义说明:受风雨的吹打而摇晃。 使用类别:用在「风雨交加」的表述上。 风雨飘摇造句: 01、这棵大树在风雨飘摇之中,屹立不遥 02、长熟的果实在风雨飘摇中被打落地
-
萤火虫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传说是腐草所化,也有人说是死后的灵魂化成,因此从一诞生就带上了浓浓的悲悯意味。流萤飞舞,美丽之余,总是有一丝孤寂和悲凉。于是被中国的古典文人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写
-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出处唐bull;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原文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
-
【绘声绘色解释】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绘:描绘,描述。 【绘声绘色辨析】和“有声有色”都可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但“绘声绘色”一般只形容叙述和描写生动逼真;“有声有色”既可形容叙述与描写
-
杨溥,字弘济,石首人。与杨荣同举进士。授编修。永乐初,侍皇太子为洗马。太子尝读《汉书》,称张释之贤。溥曰:“释之诚贤,非文帝宽仁,未得行其志也。”采文帝事编类以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