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谭学讴文言文翻译 薛谭学讴文言文启示
【文言文】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选自《列子·汤问》)
【翻译】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彻底掌握秦青的歌唱技艺,就自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去。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用酒食设宴给他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流动的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想要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生也不敢再说要回去。
【注释】
薛谭、秦青:传说中秦国两名善于唱歌的人。
(1)讴(ōu):徒歌(无伴奏)歌唱。这里指唱歌。
(2)于:向。
(3)穷:尽、完,用完。这里指学完。
(4)技:本领。
(5)谓:以为,认为,自认为。
(6)尽:学尽,学完。
(7)遂:于是,就。
(8)之:代词,指代上句中的秦青之技 。
(9)辞:告辞,告别。
(10)归:回去,回家。
(11)弗:没有,不。
(12)止:挽留,阻止。
(13)饯:用酒食设宴送行,设酒送行。
(14)郊:城外大道旁。
(15)衢(qú):大路,四通八达的路郊衢:郊外的大道边。
(16)悲歌:慷慨悲壮的歌。
(17)振:使...振动。
(18)响遏行云:遏,使...停止,阻拦;行云,飘动的云彩。形容歌声嘹亮。
(19)谢:道歉。
(20)反:通“返”,返回。
【启示】
这篇古文告诉人们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千万不可有成功就骄傲自满的心态,不要浅尝辄止的学习,学习必须虚心、持之以恒。犯错误不要紧,知错就改才是最重要的。
不要因为有一点皮毛知识就骄傲自满,要努力刻苦地学习,超越自我。因为学海无涯,永远精进。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虚心求教,要没有止尽地学下去。不能骄傲自大,要知错就改。
这个故事说明了学习必须虚心,持之以恒,不能骄傲自满。同时这里也给我们以启示:一方面可以说恰当的正面教育可收到很好的效果。道理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当反过来用它来指导学生实际时,就应具体化、形象化,教师的引导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针对往往容易产生自满的同学,这样的导向往往能使其看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使其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让其真正懂得如何做到全面发展,以及如何才能真正成为“四有人才”,进而激励他们锐意进取的可贵精神。
-
“明曲之第一”——《四声猿》《四声猿》,徐渭作,包括《狂鼓史》、《玉禅师》、《雌木兰》、《女状元》,被称为“明曲之第一”。《狂鼓史》俗称《阴骂曹》,描写祢衡在阴司重现击鼓骂曹的精彩一幕,历数曹操种种罪
-
登鹳雀楼 畅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赏析: 鹳雀楼早已不存,故址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县西)西面,黄河中的一个小岛上,高三层,前瞻中条山,
-
聂政者,轵深井里人也。杀人避仇,与母、姊如齐,以屠为事。 久之,濮阳严仲子事韩哀侯,与韩相侠累有郤。严仲子恐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侠累者。至齐,齐人或言聂政勇敢士也,避仇隐于屠者
-
【惊讶】形容词和动词。有惊异;惊奇之意 【疑讶】疑惑惊奇 【讶异】惊异 【钦讶】敬佩惊奇 【讶然】惊奇诧异的样子 【谴讶】解释犹怪罪 【讶奇】 【讶宾】拼
-
《虞延知人之明》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虞延少为亭长……后去官还乡里,太守富宗闻延名,召署功曹。宗性奢靡,车服器物,多不中节①。延谏曰:“昔晏婴辅齐,鹿裘不完;季文子相鲁,妾不衣
-
《送王含秀才序》是唐代韩愈所作的一篇文言文。以下是送王含秀才序原文翻译及注释,欢迎阅读。送王含秀才序文言文吾少时读《醉乡记》⑴,私怪隐居者无所累于世,而犹有是言,岂诚旨于味耶?及读阮籍、陶潜诗,乃知彼
-
语义说明:指对人或事要求完美无缺。 使用类别:用在「苛求完美」的表述上。 求全责备造句:01待人应当宽厚,千万不可事事求全责备,才能广结善缘。 02我对他一再求全责备,只也是希望他能百尺竿头更进步。
-
刘知几(661——721),字子玄,在唐代曾以字行,彭城(今徐州)人。自幼喜读史书,十七岁时已遍读《尚书》、《左传》、《史记》、《汉书》、《三国志》等史学名著。二十岁中进士,任获嘉县(今河南获嘉)主簿
-
文人之苛“苛”本是统治者的一种性格,指其对下诛求无度,督责过严,例如《礼记》说“苛政猛于虎”,《诗序》说“哀刑政之苛”。谈起专制时代的文禁和文网,便少不得用上这个字,因此它也是明洪武、清雍正一类好兴文
-
舟中晚起 日高犹掩水窗眠,枕簟清凉八月天。 泊处或依沽酒店,宿时多伴钓鱼船。 退身江海应无用,忧国朝廷自有贤。 且向钱塘湖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