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烛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银烛文言文阅读答案
文言文
明天顺间,丰庆为河南布政使,按部行县,县令某墨吏也,闻庆至,恐,饰白银为烛以献。庆初未之觉也。既而执烛者以告,庆佯曰:“试爇之。”曰:“爇而不能燃也。”庆笑曰:“不能燃乌用烛为?”贮以故筐,明日尽还之。顾谓令曰:“汝烛不燃,易可燃者。自今慎勿复尔。”令出,益大恐,辄解印绶而去。庆亦终不以银烛事语人。
——选自《国朝献征录》)
翻译
明朝天顺年间,丰庆担任河南布政使一职,按照程序巡察各县。有一个地方的县令是个大贪官,听说丰庆要来了,就十分害怕,便把银子熔铸成蜡烛的样子送给丰庆。丰庆先前没有察觉,后来侍者告诉他。丰庆故意说:“点燃蜡烛。”侍者说:“点了,可是不能燃烧。”丰庆笑着说:“不能燃怎么能当蜡烛呢?”(于是)仍旧把它装在先前的筐子中。第二天,全部还给县令,并对县令说:“你送的蜡烛不燃,换成能燃的吧,从今以后千万别再这样了。”县令出来后,更加害怕了,就辞官走了。丰庆也没有把这事告诉别人。
注释
(1)明天顺间:明朝天顺年间
(2)为:担任
(3)部:规定,程序
(4)行:巡视,考察
(5)墨:贪墨,贪财
(6)爇(ruò):点燃,焚烧
(7)辄(zhé):就
(8)顾:对
(9)易:更换
阅读答案
1、字词解释。
(1)汝烛不燃,易可燃者(更换)
(2)令出,益大恐(更加)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贮以故筐,明日尽还之。
翻译:把它装在先前的筐子中,第二天,全部还给县令。
(2)汝烛不燃,易可燃者
翻译:你送的蜡烛不燃,换成能燃的吧。
3、联系《银烛》全文分析,说说丰庆是个怎样的人?
答:丰庆是个为官清廉的人。从丰庆不直接揭发县令的行贿之举,反而给对方留下了面子,让他主动辞职,也不失为是做事讲究方法的表现。
4、《银烛》一文中,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人生在世,都会面临很多诱惑。无论做官,还是经商,还是做学问,它们都会不期而遇。所以,只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远离那些容易让自己蒙受诽谤的事情和人物,才能保持自己的名誉。
-
醴陵士人宰相巍巍坐庙堂, 说着经量,便要经量。那个臣僚上一章?头说经量, 尾说经量。 轻狂太守在吾邦, 闻说经量, 星夜经量。山东河北久抛荒,好去经量,胡不经量?这首词见于《花草粹编》卷七,《古杭杂记
-
江城子密州出猎文言文赏析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
-
牛牛活在自己的力气中,它在机巧的世界,凭借一把子力气活着。拥有几乎无敌的力气,并不用来争斗,这在牛身上做到了。牛是一种慢。我喜欢这种慢。我想慢,更多的时候我慢不下来。现代社会把人打造成一根根秒针,你就
-
《宋史·李迪传》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毫,
-
《孟子·告子上》的文言文练习题 阅读理解。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
-
清平调三首 李白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
-
铁铉,邓人。洪武中,由国子生授礼科给事中,调都督府断事。尝谳疑狱,立白。太祖喜,字之曰“鼎石”。建文初,为山东参政。李景隆之北伐也,铉督饷无乏。景隆兵败白沟河,单骑走
-
古希腊和古罗马奴隶占有制社会时期的哲学(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5世纪)。古希腊哲学是随着希腊奴隶占有制社会的确立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公元前2世纪中叶,罗马帝国征服了希腊,在古希腊哲学的影响下,形成了
-
这阕《清平乐》,代表了辛词的一种艺术风格,全词仅有八句话四十六个字,但是却描绘了一幅萧瑟破败的风情画。夜出觅食的饥鼠绕床爬行,蝙蝠居然也到室内围灯翻飞,而屋外却正逢风雨交加,破裂的糊窗纸也在鸣响。
-
曾参教子文言文翻译 导读:战国时期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又称《韩子》。该书在韩非生前即已流传。司马迁说:“韩非‘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