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孟子·告子上》的文言文练习题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04 01:24:02阅读:349

《孟子·告子上》的文言文练习题

  阅读理解。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①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 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

  (1)呼尔而与之 ( )

  (2)今为官室之美为之( )

  (3)所以动心忍性 ( )

  (4)困于心衡于虑 ( )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自《孟子》的两则文段,骈散结合,说理透彻,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甲】文第一段告诉我们:对于人来说,生死固然重要,但_______________更重要。【乙】文第一段则讲明了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4.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当面对诸如“生”与“义”、“忧患”与“安乐“的选择时,如何才能做到不失“本心”? 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答案

  1.(1)吆喝着给他

  (2)为了

  (3)用这些来 ……

  (4)衡通“横”,梗塞,不畅

  2.(1)这种做法难道不应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人的本性。

  (2)这样以后人们才会知道忧患使人们谋求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就会让人委靡死亡。

  3.人的尊严(骨气)逆境造就人才

  4.示例:

  不失“本心”应该做到: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保持人的本性,去恶扬善,勤俭节约,居安思危。如当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我们要挺身而出.捍卫正义。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诗《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赏析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诗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首句

  •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全诗出处作者翻译赏析

    “洛阳城里见秋风”诗句出自唐代诗人张籍的《秋思》 秋思 作者:张籍年代:唐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诗歌译文

  • 念奴娇·鸟儿问答

    念奴娇·鸟儿问答 作者:毛泽东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 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 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 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

  • 夏日长长,宜于读书

    大抵冬夜读书显深邃,秋天读书显清幽,春阳中读书有奋进。而夏日的悠悠长长、宽延绵远的特点,读书就显得随意与闲适。

  • “宣皇帝讳懿,字仲达,河内温县孝敬里人”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宣皇帝讳懿,字仲达,河内温县孝敬里人,姓司马氏。帝少有奇节,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汉末大乱,常慨然有忧天下心。 汉建安六年,郡举上计掾。魏武帝为司空,闻而辟之。

  • 垂涎三尺造句七则

    一、 语义说明:形容非常贪馋。 使用说明:用在「贪吃嘴馋」的表述上。 垂涎三尺造句:01只要听到「万峦猪脚」,就会让人垂涎三尺。 02他垂涎三尺地说:「老婆!牛肉燉好了没?」 03大花猫天天盯着鱼缸里

  •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赏析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

  • 唐朝中后期的六次内乱,安史之乱、四镇之乱等将唐朝推向了灭亡

    第一次内乱:775年唐玄宗时期“安史之乱”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身兼范阳、河东、平卢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揭开了地方割剧势力长期与唐中央政府争夺全国最高统治权的序幕。安

  • 甲与乙相善文言文翻译

    甲与乙相善文言文翻译   在中华数千年历史中,语言的口语变化非常大,可是文言文却保持相近的格式。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

  • 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10月18日,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之后,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和中华诗词学会在北京联合举办“毛泽东诗词与中华古典诗词的文化历史渊源及深远影响”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毛诗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