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非攻上原文及翻译注释 非攻上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8 20:41:54阅读:36

《非攻上》选自《墨子》。 《非攻上》体现了墨子的主要观点“非攻”。以下是非攻上原文及翻译注释,非攻上赏析,欢迎阅读。

原文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

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而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翻译

现在有一个人,钻进别人的果园,偷了人家的桃子、李子,人家听到了就责备他,上面执政的人捉住了就处罚他。这是什么缘故?因为他损人利己。至于偷别人的鸡、狗、猪或小猪儿的人,他的不义又超过钻进别人果园偷桃子李子的。为什么呢?因为他损害别人的越发多了,他的不义就愈甚,罪就更重。至于钻进别人牛圈马棚,偷人家的牛马的,他的不义更超过偷鸡、狗、猪或小猪儿的。为什么呢?因为他损害别人的越发多了。如果损害别人的越多,他的不义就愈甚,罪也就越重。至于杀死无罪者,夺取衣裘,抢劫戈剑的人,他的不义更超过钻进别人牛圈马棚偷了牛马的人。为什么呢?因为他损害别人的越发多了。如果损害别人的越多,他的不仁就愈甚,罪就越重。对于这些,天下的君子都知道反对,指责就是“不义”。可是现在最大的不义是进攻别国,却不知道反对,还进而加以赞扬,称之为“义”。这能说是懂得“义”与“不义”的区别吗?

杀了一个人,说他不义,必定有一条死罪。如果照这种说法类推,杀了十个人,就是十倍的不义,那必定有十条死罪了;杀了一百个人,就是百倍的不义,必定有一百条死罪。对于这种行为,天下的君子知道反对,称之为“不义”。现在最大的不义,是进攻别国,却不知道去反对,还进而加以赞扬,称之为“义”。那大概是真的不知道这是不义,所以把那些颂扬不义的话记在书上,传于后世。如果知道这是不义,怎么解释把那些颂扬不义的话记在书上,传于后世呢?

现在这里有一个人,看到一点儿黑就说是黑,而看到一片黑却说是白,大家一定以为这个人是不知白和黑的区别了;尝到一点点苦味就说是苦,尝到很多苦味却说是甜,大家一定以为这个人是不懂苦和甜的区别了。现在见人做了很小一点坏事,就知道应该反对,但做了像进攻别国那样大的坏事,却不知道应该反对,还进而加以赞扬,称之为“义”。这能算懂得“义”与“不义”的区别吗?由此可知,天下的君子对于“义”与“不义”的分辨是多么混乱啊!

注释

①选自《墨子·非攻上》。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鲁国人,战国时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者。《墨子》是由墨子的弟子根据墨子的言行和墨家的学说编写的,今存53篇。

②〔园圃(pǔ)〕园,果园。圃,菜园。

③〔非之〕说他不对。

④〔上为政者〕上面执政的人。

⑤〔以〕因为。

⑥〔攘(rǎng)人犬豕(shǐ)鸡豚者〕偷窃别人的狗猪鸡的人。攘,偷盗。豕,猪。豚,小猪。

⑦〔不义〕不正当。

⑧〔是〕代词,此,这。文言里“是”多用作代词。

⑨〔苟〕假使。

⑩〔兹〕同“滋”,更加。

⑾〔益厚〕更严重。益,更。厚,重。

⑿〔栏厩(jiù)〕养家畜的地方。

⒀〔不辜〕无罪。

⒁〔扡〕同“拖”,剥下来。

⒂〔当此〕遇到这种情形。

⒃〔天下〕古人称周朝统治的地区(包括各诸侯国)为天下。

⒄〔攻国〕攻打别国。

⒅〔弗〕不。

⒆〔从而誉之〕就(这件事情)来称赞他。

⒇〔若以此说往〕如果用这个说法类推下去。往,向前行。

21〔重(chóng)〕倍。

22〔情〕实在。

23〔其言〕指君子的错误言论。

24〔奚说〕怎么解说,有什么理由。

25〔辩〕同“辨”,分别。

26〔甘〕甜。

27〔是以知〕以是知,因此可以知道。

28〔辩义与不义之乱也〕在分辨“义”与“不义”上,思想是混乱的。

赏析

“非攻”意为谴责侵略战争。墨子把战争分为两类:一类是大国进攻小国、强国进攻弱国的战争,称为“攻”,这是应该坚决反对的;另一类是讨伐暴虐害民之君的战争,如汤伐桀,武王伐纣,叫做“诛”,这是应该赞成的。在《非攻上》一文中,作者生动详尽地论证了“攻”的不义和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这是研究墨学的一篇重要资料。

《非攻上》言辞质朴,由小及大,议论层层深入。这是《墨子》一书的文风,也是本文在艺术上的特点;作者先从入人园圃窃人桃李讲起,步步深入,层层比较,从而生动详尽地论证了进攻别国是最大的“亏人自利”,也是最大的犯罪行径。当然,从社会历史发展来看,墨子的非攻主张与历史发展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历史发展要求通过兼并战争结束分裂割据,走向政治统一,这是历史的必然;而墨子在当时是不可能认识到这一点的。但本篇关于“义”与“不义”之辩,以及揭露战争造成的灾难,使人们认识当时的社会现实,这是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文言文常见易错易混字词归纳

    文言文常见易错易混字词归纳   1  草菅(管)人命  打蜡(腊)  啰(罗)唆  改弦更张(章)  2  萎靡(糜)不振  脉搏(博)  猩(腥)红  寸草春晖(辉)  3  滥竽(芋)充数  追溯

  • 梦到了洋钱的预兆

    梦见洋钱,得此梦,事业可有他人相助,贵人运多者,财运丰厚之征兆,处世应小心谨慎,切莫有夜郎自大,刚愎自用。如做此梦,乃身边小人多迹象,与他人见正面之冲突,彼此相处不和,事业难以顺遂。秋天梦之吉利,冬天

  • 傅彩霞《活成一棵树》

    一《一棵开花的树》是台湾诗人席慕蓉的经典之作,如影随形,令我心动了三十年。光阴如梭,一晃而过。我也步入中年,青丝里隐显白发。但是,每每吟诵这首诗,依旧扣人心弦,荡气回肠;触景生情时,涕下沾襟,心颤魂飞

  • 社会百态的文言文

    社会百态的文言文   不愿而不为,不为即不能,不能即无能,无能之辈,众皆轻之。  淡泊之人,不愿与世相争。视功名利禄如浮云,避蜗角之争如恶邪。不为人先争风头,恬然懒散自风流。

  • 愚溪诗序

    愚溪诗序 作者:柳宗元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 文言文总复习

    文言文总复习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发闾左适戍渔阳 通 意思:  2、为天下唱 通 意思:  3、固以怪之矣 通 意思:  4。 将军身被坚执 通 意思:  

  • 江淹《池上酬刘记室》应酬赠答之诗作

    此诗虽是为应酬而作,却不失为抒情写景的佳作。尤其是诗中的写景更为突出,景以情起,情随景移,通过写景来反映作者当时心境由“结忧”向“悦物”、“怀赏”的转变。">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阅读答案及翻译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孔子借用“风&

  • 《木兰花·风帘向晓寒成阵》赏析

      这是一首迎春盼春之词,从风、花、梅、柳诸多方面描写了盼望春天早日来临的殷切心情。凌晨的阵阵寒风,被视为东风消息;紫色的梅蒂、柔软的柳条,都成了检测春天到了没有的标记;花朵没有提早开放。也被猜疑,以

  • “徐渭,字文长,山阴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徐渭,字文长,山阴人。十余岁仿扬雄《解嘲》作《释毁》,长,师同里季本。为诸生,有盛名。总督胡宗宪招致幕府,与歙余寅、鄞沈明臣同管书记。宗宪得白鹿,将献诸朝,令渭草表,并他客草寄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