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断织文言文翻译注释和启示
1、文言文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盗窃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选自《列女传》
2、翻译
孟子小的时候,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丝,(见他回来,)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用剪刀剪断织好的布。孟子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这样做的原因。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丝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多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安宁,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免于祸害。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凭什么跟织布为生不一样?(这和依靠织布而生存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假如中途废弃而不做,哪能使她的丈夫和儿子有衣服穿并且长期不缺乏粮食呢??女人如果荒废了生产家里需要的生活必需品,男人放松了自己的修养和德行,那么一家人不做强盗小偷就只能做奴隶劳役了!”孟子吓了一跳,自此,孟子从早到晚勤奋学习不休息,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大学问的人。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
3、注释
1.既:已经。
2.绩:把麻纤维披开再连续起来搓成线。这里指织布。
3.自若:一如既往,依然如故。
4.以:用。
5.子:古代指你。
6.斯:这。
7.知:同“智”。
8.故:原因
9.是以:即“以是”,因此。
10则:就。
11.是:此,这。
12.斯役:指服贱役的人。
13.何以:即“以何”,凭什么,疑问代词“何”作介词“以”的宾语而前置。
孟母教子图
孟母教子图
14.中道:半道。
15.宁:难道。
16.衣:穿衣,名词作动词。
17.夫子:丈夫和孩子。
18.堕:通惰,放松。
19.虏:奴隶。
20.旦:早晨。
21.夕:泛指晚上。
22.遂:于是
23道:法则、方法。
4、启示
孟母认为,如果主观上不勤奋努力,还是成不了才的。所以她抓紧对儿子的教育,督促他勤奋学习。她用织布来比喻学习,用断织来比喻废学,很有说服力。孟子对学习漫不经心,孟母采取“断织”的措施,使孟子受到极大的刺激,从而改变“废学”积习。孟子后来成为一个闻名天下的大儒,同他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父母教育孩子要采取适当的方法,要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实际生活情境选择恰当的时机和方式,言传身教,事半功倍。
要主动地学习,学习应该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
《汉江》这首诗,是诗人写他在一个暮春的傍晚行经汉江时的所见所感。“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写出春日洁静宁适的景象。其中的“溶溶漾漾”,是形容汉江江水在日光下流动,波光闪烁的美丽样子。在这
-
亲戚不可失欢①【原典】骨肉之失欢,有本于至微,而终至于不可解者;有能先下气②,则彼此酬复③,遂如平时矣。宜深思之。【注释】①亲戚不可失欢:事详《袁氏世范》上卷。②下气:说话和态度卑下恭顺。③酬复:应答
-
高与双崖,冯雪魏青,三子皆人杰。当年惯见中宵,天外德星难拆。华觞雕俎,清辞细切琅?,定应袖有锟*铁。而我独离群,卧南阳甘节。书绝。故人石影,新翻欲谱,调疏声拙。谁遣巫阳,唤起腾王长别。珠帘画栋,萦飞南
-
【千言万语解释】千句话万句话。形容极多极多的话。 【千言万语造句】 ①爸爸从美国学成归来,一家人团聚了,可千言万语真不知从何说起! ②两人静静地坐了好久,四目相视,不说一句话,此时此刻
-
这首诗从入夜写到天明开船,层次分明,景物描写亦精当生动,结尾用“觉汝贤”三字即写尽对王十二判官的无限留恋之情,寓意高远,含蓄隽永。首联写石濑,写月色,写得是那样明秀。用“娟娟”二字,便把映照在山石
-
●浣溪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 此情惟有落花知! 苏轼词作鉴赏 这是一首咏春词。上片
-
文艺美学研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毛泽东于1957年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根据文艺和科学的自身特有规律提出的一种有针对性的重要理论观点,后来得到公认,成为中国共
-
在狱咏蝉·并序 骆宾王 序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 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①; 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②, 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
-
眼儿媚(林下闺房世罕俦) 林下闺房世罕俦。偕隐足风流。今来忍见,鹤孤华表,人远罗浮。中年定不禁哀乐,其奈忆曾游。浣花微雨,采 ">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及翻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中国著名儒家典籍《孟子》,题目是后人所加。文章采用举例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