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置酒雒阳南宫文言文翻译|注释
文言文
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群臣说服。
翻译
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摆酒宴,说:"各位王侯将领不要隐瞒我,都说出真实的情况.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项羽失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高起 、王陵回答说:"陛下傲慢而好侮辱他人,项羽仁慈而且爱护他人,陛下让人攻取城池取得土地,就把它(城镇、土地)赐给他们,与天下的利益相同;项羽妒贤嫉能,杀害有功绩的人,怀疑有才能的人,打了胜仗不论功行赏,攻占了土地不给人好处,这就是失天下的原因啊."刘邦说:"你只知道那一个方面,却不知道那另一个方面.(就拿)在大帐内出谋划策,在千里以外一决胜负(来说),我不如张良;平定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不断绝运粮食的道路,我不如萧何;联合众多的士兵,打仗一定胜利,攻占一定取得,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我能够任用他们,这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一位范增而不任用(他),这就是被我捉拿的原因."众大臣都被说服了。
注释
(1)帝:指汉高祖刘邦。
(2)上:尊指刘邦
(3)使:派
(4)与:赐予
(5)隐:隐瞒
(6)子房:张良,字子房,刘邦的谋士。
(7)晌馈:军饷。
(8)范增:项羽的谋士。
(9)连:联合。
(10)略:夺取
(11)填:通“镇”安宁。这里是“使.....安宁”的意思。
(12)禽:同“擒”擒获。
(13)然:这样
(14)者:的人
(15)因:就
(16)然:同
(17)说:陈述
(18)害:嫉妒
(19)置;安排、安置
(20)夫(fú):句首语气助词,表示引起下文议论。
赏析
汉高祖正确地总结了他取得战争胜利的成功经验和项羽的失败教训,即“得人者得天下,失人者失天下”。其中包含着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必须有人才,尤其是杰出人才。人才是科技的载体,战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较量。人才质量的高低是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汉高祖的三杰是楚汉战争期间质量最高的人才。其中,张良是战略家、政治活动家,不仅能制订正确的战略,而且能通过自身的政治活动来实现。他的天才在楚汉战争时期独一无二;韩信是当时杰出的军事家,其军事天才在当时也是独一无二;萧何是杰出的政治家,其治理、协调才能在当时也是独一无二。三个独一无二的人才皆在汉高祖之手,战争的胜负不言而喻。
另一方面,有人才必须保得住,保不住反受其害。要保住人才,就要尊重人才,重用人才。汉高祖重用人才,是中国帝王中的典范。他对张良敬之如师,自始至终保持着这种特殊关系;他对韩信,以军权王爵相付,稳住了韩信,保证了对项战争的进行;他对萧何,推心置腹,从不怀疑。汉高祖与三杰的如此关系,这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罕见的。汉高祖以杰出人才的资源优势,战胜貌似强大的敌人是任何政治家成功的普遍规律。汉高祖南宫论三杰,见解之精辟,令人叹服,作为千古佳话而广为流传。
-
截竿入城的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下面是截竿入城的文言文翻译,请参考! 截竿入城的文
-
上片,“昨夜扁舟京口,今朝马首长安。”词人先向新任杭州太守林子中诉说着他的仕宦奔波之苦。这句词份量沉重,内涵复杂,至少含有两层意思:其一,词人说自己没有做出什么成绩,只留下一堆吟咏西湖山景的诗作了
-
轻肥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樽罍溢九酝 "> 张飞的两把武器,丈八蛇矛和张飞大刀到底有多厉害?
说起张飞想必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他是《三国演义》当中蜀国最有名的武将之一了。张飞的名声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就光光他的喝断当阳桥的事情就已经是名声在外了。对于这样一个厉害的角色,人们不仅仅只是关注他的
-
草之茂者为门,天门冬草蔓茂,而功同麦门冬故名,别名天冬、天冬草、武竹、郁金山草、非洲天门冬。天门冬为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地下为块根,茎丛生,蔓性,下垂,多分枝,叶退化成鳞片状,基部刺状。
-
【注释】 ①角枕:枕心角饰者。 ②贳(shi):赊欠。 【评解】 这首词委婉细腻地抒写了别后相思之情。眼前的景色,勾起往事的回忆。上片写当时相会的情景。春心偷掷,花前相见,赏酒
-
《汉魏六朝散文·刘琨·答卢谌书》原文鉴赏 琨顿首。损书及诗1,备辛酸之苦言2,畅经通之远旨3,执玩反覆,不能释手。
-
李清照言“人比黄花瘦”,之所以用黄花来比拟,主要是搭配着当时的节气,《醉花阴》前头即道“佳节又重阳”,点出本阕词写于九九重阳节,从中带出整篇词章的文气。古人相当重视农历九月九号的重阳节,习俗上当天亲友
-
文艺美学基本理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 源于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术语。在康德哲学中,规律性是指纯粹理性先验范畴的因果必然性。这些先验范畴,通过时间构架,应用
-
毛泽东去南昌、写南昌,为何不用“南昌”今名,而拈用“洪都”旧名?既标名“洪都”,又不从称名之时写起,直追两晋人物,明点祖逖,兼说刘琨,这又是一番让人不易懂理的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