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俞从栾氏出奔》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辛俞从栾氏出奔
【原文】
栾怀子之出[1],执政使栾氏之臣勿从[2],从栾氏者为大戮施。栾氏之臣辛俞行[3],吏执之,献诸公。公曰:“国有大令,何故犯之?”对曰:“臣顺之也,岂敢犯之?执政曰‘无从栾氏而从君’,是明令必从君也。臣闻之曰:‘三世事家,君之;再世以下,主之。’事君以死,事主以勤,君之明令也。自臣之祖,以无大援于晋国,世隶于栾氏,于今三世矣,臣故不敢不君。今执政曰‘不从君者为大戮’,臣敢忘其死而叛其君,以烦司寇。”公说,固止之,不可,厚赂之。辞曰:“臣尝陈辞矣,心以守志,辞以行之,所以事君也。若受君赐,是堕其前言。君问而陈辞,未退而逆之,何以事君?”君知其不可得也,乃遣之。
【注释】
[1]栾怀子:即栾盈。
[2]执政:指正卿范宣子。
[3]辛俞:栾盈的家臣。
【译文】
栾盈出奔到楚国,执政的范宣子下令栾氏的家臣不得随从,随从栾氏的一律施以杀戮之刑,陈尸示众。栾氏的家臣辛俞违令追随栾盈出奔,被官吏抓住,献给了晋平公。平公说:“国家有重大禁令,你为什么要触犯它?”辛俞回答说:“我是在服从命令,哪里敢触犯它呢?执政说‘不要跟从栾氏而要跟从国君’,这是明确规定必须服从国君的。我听说:‘三代为大夫的家臣,要事奉大夫如国君,两代以下,要事奉大夫如主人。’事奉国君要不惜以身殉死,事奉主人要勤勉尽责,这是国君明确的命令。从我的祖父起,因为在晋国没有多大的依靠,世代隶属于栾氏,到现在已经三代了,微臣我因此不敢不把栾氏当作国君一样去事奉。如今执政说‘不随从国君命令的要施以杀戮’,我怎敢忘记被杀死而背叛我的君主,来麻烦司法官对我用刑呢?”平公听了很高兴,继续执意挽留他跟随栾氏,但辛俞不肯,平公便用厚礼来笼络他。但辛俞辞谢说:“我已经陈述过自己的想法了,人心是用来守住志向的,言辞则要付诸实行,这样才能事奉君主。如果我接受了您的赏赐,那就颠覆了我先前说过的话。您问我之时我就是这样陈述的,然而还未退下我就违背了它,那凭什么来事奉您呢?”平公知道自己不可能得到辛俞,于是便放他走了。
-
曾几,字吉甫,其先赣州人,徒河南府。幼有识度事亲孝母死蔬食十五年入太学有声试吏部考官异其文置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除板书郎。 高宗即位,改提
-
《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任贤用典名句
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习近平同志一直强调,要科学合理地使用干部,用当其实、用其所长。的确,每个人的特点不同、特色
-
我的第一个师傅不记得是那一部旧书上看来的了,大意说是有一位道学先生,自然是名人,一生拼命辟佛,却名自己的小儿子为“和尚”。有一天,有人拿这件事来质问他。他回答道:“这正是表示轻贱呀!”那人无话可说而退
-
上梅直讲①书 【北宋】苏 轼 轼每读《诗》至《鸱鸮》,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
-
寒食陆浑别业 唐宋之问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
语文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张纲少明经学,虽为公子,而厉布衣之节,举孝廉不就,司徒辟为侍御史。时顺帝委纵宦官,有识危心。纲常慨然叹曰:“秽恶满朝,不能奋身出命扫国家之难,虽生,吾
-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作品赏析【注释】:这首诗没有惊人之笔,也不用艳词丽句,只以白描手法画出一个常见的乡村之夜。信手拈来,娓娓道出,却清新恬淡,诗意很浓。
-
周末的下午,我带孩子从城里回乡下婆婆家,远远看见屋顶升起一缕炊烟。那时而浅灰时而淡蓝的烟雾,冲出屋顶,飘逸苍穹,绵绵如絮,悠然上升,氲出浓浓暖意。我忍不住加快脚步,来到婆婆的新厨房。一口崭新地锅在婆婆
-
绝妙好辞文言文翻译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以下 就是绝妙好辞文言文翻译,请看: 绝妙好辞文言文翻译
-
历史上关于君王的死法一般不外乎三种:病死、被杀、毒杀。但是有一位国君的死法却最为离奇,那么到底有多离奇呢?说了你也许不敢相信,这位国君不慎被跌入茅厕致死,那么这位国君到底是谁呢?他就是中国历史上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