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曹刿问战》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3 19:54:30阅读:882

曹刿问战

【原文】

长勺之役[1],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2]。公曰:“余不爱衣食于民,不爱牲玉于神。”对曰:“夫惠本而后民归之志,民和而后神降之福。若布德于民而平均其政事,君子务治而小人务力;动不违时,财不过用,财用不匮,莫不能使共祀。是以用民无不听,求福无不丰。今将惠以小赐,祀以独恭。小赐不咸,独恭不优。不咸,民不归也;不优,神弗福也。将何以战?夫民求不匮于财,而神求优裕于享者也,故不可以不本。”公曰:“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对曰:“是则可矣。知夫苟中心图民,智虽弗及,必将至焉。”

【注释】

[1]长勺:地名。今山东省曲阜县境内。

[2]曹刿(guì):鲁国武士,又名曹翙。庄公:鲁庄公。公元前693年至前662年在位。

【译文】

鲁国将与齐国的军队在长勺交锋,曹刿问鲁庄公凭借什么力量来作战。庄公说:“我对百姓从不吝啬衣服和食物,对神灵从不吝啬牛羊和玉器”。曹刿回答说:“只有从根本上树德施惠百姓才会对君王有归附之心,百姓齐心和睦然后神灵才会降临福祉。如果您能向百姓广施恩德并公平地处理政事,就能使君子甘愿致力于协助治国而平民甘愿致力于贡献力量;君王的举动不违背时令,财用不去过度耗费,那么百姓的财用就不会匮乏,大家才有能力共同供奉神灵。所以,君王需要百姓效力时就没有不听从的,求神降福就没有不丰厚的。现在您只是到了临战关头才给百姓施以小惠,独自恭敬地向神灵供奉祭品。而小惠不可能遍及民众,独自供奉也不可能丰裕。不遍施恩德,百姓就不会一心归附;供奉不丰,神灵就不会降福,这样一来,您还凭什么去作战呢?百姓所祈求的是财用不感到匮乏,神灵所需求的是祭品丰裕,所以不可以不从根本上着眼。”庄公说:“我处理百姓的狱讼之时虽然不能做到体察一切,但一定会依据情理断案。”曹刿回答说:“这就可以了。假如您内心确实为百姓考虑,智慧即使有所不及,也一定接近正确的治国之道了。”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古代兵法散文·春秋兵法·司马法》原文鉴赏

    《古代兵法散文·春秋兵法·司马法》原文鉴赏 [原文]卷上仁本第一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

  • 《赵人患鼠》文言文练习题

    《赵人患鼠》文言文练习题   赵人患鼠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①去诸?其父曰:是非若②所知也。吾之患在

  • 《宋史·岳飞传》文言文练习题

    《宋史·岳飞传》文言文练习题   阅读《宋史·岳飞传》(有节选),完成8-11题。(14分)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①,俄而课②将士注坡跳壕

  • 《自中秋月圆木犀开后倡酬络绎今可以止矣再书》鉴赏

    【原题】:自中秋月圆木犀开后倡酬络绎今可以止矣再书数句殿其后

  • 朱熹《卧龙庵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朱熹:卧龙庵记 朱熹卧龙庵在庐山之阳,五乳峰下。予自少读龟山先生杨公诗,见其记卧龙刘君,隐居辟榖,木食涧饮,盖已度百岁,而神清眼碧,客至,即先知之。则固已知有是庵矣。去岁蒙恩来此,又得陈舜俞令举《庐山

  • 文艺审美分类创造·园林

    文艺审美分类创造·园林 园林是作为古代统治者起居生活部分的延续和扩大而建造的。 东西方不同美学趣味的发展形成了世界上两大古代园林体系: 中国自然山水风景园

  • 《话剧《破旧的别墅》(改编)》赏析

    话剧《破旧的别墅》(改编)〔前苏联〕雅鲁纳尔【剧中角色】他:男,特工她:女,特工【场景】一间破旧的别墅(两张椅子)【道具】手枪、公文包、女式手提袋、两封信(一)(他走了进来,手里拿着皮包。)他:(带着

  • 扶苏的解释?扶苏是什么意思?描写草木的词语

    扶苏是关于描写草木的词语.扶苏扶苏的拼音:fu su 同“扶疏”,形容树木茂盛,而

  • 金榜题名对联集锦 寒窗苦读日,深夜灯明大全

    金榜题名时,高朋满座; 飞黄腾达日,全家皆荣。 金榜题名时,高鹏满座 玉女入房日,低吟浅歌 金榜题名时,高鹏满座 荣归故里日,霸气冲天 苦经学海不知苦; 勤上书山自恪勤。 天下兴亡肩头重任; 胸中韬

  • 《本草纲目》:一部影响世界科技进步的奇书

    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编撰而成的《本草纲目》,是一部曾经影响世界科技进步的奇书,它不仅是一部药物学专著,其内容还涉及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冶金学、地质学、物理学、化学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