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教学版·政治建设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18 00:38:47阅读:732

【4488】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教学版·政治建设

(中组部组织编写,党建读物出版社,16.4万字,2019年8月第1版,35元)

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治建设领域攻坚克难的生动案例中深入学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经验做法,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提高干部精准施政的本领。

人大常委会三次专题询问:广州政协民主实事协商平台、温岭开展协调民主、法治乡村治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民族团结一家亲”等。

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调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拓宽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各类智库等协商渠道,深入开展政治协商、立法协商、行政协商、民主协商、社会协商、基层协商等多种协商,建立健全提案、会议、座谈、论证、听证、公示、评估、咨询、网络等多种协调方式,不断提高协调民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推进行政执法透明、规范、合法、公正,需要不断健全执法制度,完善执法程序、创新执法方式、加强执法监督,推动形成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确保行政机关依法履行法定职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村民自治实践,严肃查处侵犯农民利益的“微腐败”,建设平安乡村,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只有不断加强民族团结,才能确保国家的安全统一。

北京坚持“四个着力”推动宗教中国化工作:用爱国主义教育聚民心;用思想建设凝共识;用传统文化促融合;用公益慈善树担当。

城市,蕴藏着社会文明发展的轨迹。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入海取沉水喻》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入海取沉水喻》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原文:  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

  • 张晖和他的《朝歌集》:古典文学研究者是如何养成的

    《朝歌集》张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学者的本职工作是学术研究。在学术专业化、体系化的大背景之下,学术著作固定的写作模式,既淡化了作者的个人痕迹,也使得它难以获得普通读者的青睐。学术随笔与小品,

  • 周昙《范增》楚汉诗词赏析

    如果不是生活在风云激荡的秦朝末年,这位“索居家,好奇计”(《史记·项羽本纪》)的七十老叟可能永远不会走进史家的视野,毕竟,七十岁是一个智力与激情都走向衰微的年龄,在这样一个年龄,竹雨听琴松风煮茗可能更

  • 欧阳修《真州东园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真州东园记 欧阳修 真为州,当东南之水会,故为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之治所。龙图阁直学士施君正臣、侍御史许君子春之为使也,得监察御史里行马君仲涂为其判官。三人者乐其相

  • 《室思》赏析

      《室思》组诗共六章,写的是妻子对丈夫的思念,各章之间并无贯串的故事情节。这里详析第三章和第六章。一则因为以这两章为主,连及其余,也就大致反映了全诗的面貌;二则因为这两章比较精采,也流传较广,在六章

  • 汉语修辞手法系列「什么是断取」

    [定义] 在引用词语时,只截取其中一两个字的意义来造句表意,其余的部分只起搭配作用而不参与表意的一种修辞方式。又称连及。">

  • 阿房宫赋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及写作背景中心思想

    阿房宫赋杜牧 原文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Liacute;)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

  • 《执泥绘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歙①俗多贾,有士人父壮时贾秦陇②间,去三十余载矣,独影堂画像存焉。一日父归,其子疑之,潜以画像比拟无一肖,拒曰:“吾父像肥皙,今瘠黧;像寡须,今髯多鬓皤③,乃至冠裳履綦④,一何

  • 《白驹》原文与鉴赏

    作者: 牛成孝 【本书体例】 "> 记忆犹新造句八则

    【记忆犹新解释】过去的事,至今还记得清楚,好像最近发生的一样。犹:还,仍然。 【记忆犹新造句】 ①4年前发生的这件事,我至今记忆犹新。 ②老将军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的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