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周易全集《革第四十九》原文赏析与注解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16 23:27:09阅读:882

革第四十九

【题解】

革卦为异卦相叠(离下兑上)。上卦为离,离为火;下卦为兑,兑为泽。水下浇而火上腾,水火相克,在水火的斗争中,万物变化,有生有灭。然而,生者覆灭,灭者复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以社会而言,夫妻不睦则家庭变故,君臣不睦则王朝更替。然而,家庭还将延续,王朝还有代兴。所以,卦名曰革。革卦阐释变革的原则。盛极而衰,当腐败迹象已经显露时,就必须采取变革的非常行动。变革的原则,首先应巩固自己,并且等待时机成熟。只要顺天应民,便可得到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变革属于非常行动,需要极端慎重,不可急功近利。领导变革,必须诚信,动机纯正,手段正当,刚柔并济,既不畏怯,也不妄进,始终把握中庸原则。

【原文】

革:己日乃孚[1],元亨,利贞,悔亡。

【注释】

[1]孚:通“俘”,用俘虏为人牲。

【译文】

革卦:祭祀之日用俘虏作人牲,亨通,吉利的卜问,没有悔恨。

【解析】

变革是需要一定条件的。首先,变革必须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其次,改革要顺应民意,才能得到人们的热情支持。第三,要使用正当的变革手段,不可急功近利,损人利己。只有这样,变革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原文】

《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己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说,大亨以正[2]。革而当,其悔[3]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

【注释】

[2]亨:完美。正:贞正。

[3]悔:灾难。

【译文】

《彖辞》说:革卦的上卦为兑,兑为泽;下卦为离,离为火。这一卦象昭示的意义是:水火相聚则互相克制,二女共事一夫则互相争妒。矛盾着的双方都力图克制对方,所以卦名为革。卦辞说:“祭祀之日用俘虏作人牲。”王侯施行文明政教,民众自然喜悦拥戴,因而他的道德称得上是伟大、完美、贞正。除旧布新,改革得当,隐伏的灾祸就会消除。天地变革时令而成四季之气候。汤武取代桀纣,这是顺天应命的义举。依时变革,就能使天地常新。变革的意义实在是太伟大了。

【解析】

变革要顺应事物存在与发展的规律,才能顺利完成。就像武王伐纣一样,是符合天意、顺应民意的正义战争,自然会取得胜利。

【原文】

《象》曰: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4]。

【注释】

[4]明时:明确时令。

【译文】

《象辞》说:本卦外卦为兑,兑为泽;内卦为离,离为火。内蒸外煏,水涸草枯,如同水泽之中,大火燃烧,这是革卦之象。君子观此卦象,了解到泽水涨落、草木枯荣的周期变化,从而修治历法,明确时令。

【解析】

“泽水涨落,草木枯荣”是自然规律的象征,意思是君王变革要遵循自然变化规律,以此作为依据,制定并逐步完善法令,必定会得到人们的支持,国家就会获得理想的发展。

【原文】

初九:巩用[5]黄牛之革。《象》曰:“巩用黄牛”,不可以有为也。

【注释】

[5]巩:紧固。用:以。

【译文】

初九:用黄牛的皮革束紧加固战车。《象辞》说:“用黄牛的皮革束紧加固战车”,说明其人被紧紧束缚而难有作为。

【解析】

初九在卦的最下位,与上方的九四又不相应。因此,不能积极有所作为,但可以巩固防卫自己。所以,以使用黄牛的革来巩固作为比喻。黄是中色,有中庸的德性,牛有顺从的德性。变革必须极端慎重,应以中庸、顺从的德性巩固自己,千万不可冒进。这一爻说明:要想变革,必须首先巩固自己。

【原文】

六二:己日乃革之。征吉,无咎。《象》曰:“己日”,“革之”,行有嘉[6]也。

【注释】

[6]嘉:嘉奖。

【译文】

六二:祭祀的日期要改变。卜问征战的日期得吉兆,没有灾难。《象辞》说:“祭祀的日期”要“改变”,是因为将有喜庆之事。

【解析】

六二属于柔顺中正,是下卦的主爻。下卦离是明,六二便具备文明的德性,成为变革的主体,又有九五应援,可以发动变革。但必须等待盛极而衰,腐败已经显露的时刻,才能发动变革。这时变革,非常吉祥,不会有灾难。这一爻说明:变革必须在时机成熟时进行。

【原文】

九三:征凶,贞厉。革言三就[7],有孚。《象》曰:“革言三就”,又何之矣?

【注释】

[7]革言:皮革制成的马胸带。三就:三重。

【译文】

九三:出征,吃了败仗,卜问得凶兆。整顿装备,重新开战,则能转败为胜,生擒强敌。《象辞》说:“整顿装备,重新开战”,又向哪里走呢?

【解析】

九三属于刚爻刚位,过于刚强,又离开中位,到达下卦的最上位,表示操之过急。这时前进,即使行动正当,也有危险。然而,位置正在上下卦的分离处,以时机来说,又必须采取行动。因此,经过再三审议,意见一致时再采取行动,才能得到群众的信赖,获得成功。“象辞”说:因为已经没有其他的途径可走,不得不采取变革行动。这一爻说明:即使变革势在必行,也应极端谨慎,再三考虑。

【原文】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8],吉。《象》曰:“改命”之言,信志[9]也。

【注释】

[8]改命:改变任命。

[9]信志:施展抱负。

【译文】

九四:没有悔恨,小有战果,如果改帅易将,则将大吉。《象辞》说:九四爻辞讲“改帅易将”之所以吉利,是因为能使有才德的人施展抱负。

【解析】

九四属于阳爻阴位不正,所以后悔。但在时间上,变革已超过一半,上卦的“水”与下卦的“火”由势均力敌走向逆转的边缘,正当天命转变的时刻。而且,九四属于阳爻阴位,象征刚柔兼备,既不畏怯,亦不冲动,正是改革家的性格。然而,此时仍然需要得到群众的信赖与支持,变革行动才会吉祥。这一爻说明:改革者应充分考虑自身的性格、改革的时机,懂得首先赢得群众信赖的重要性。

【原文】

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孚。《象》曰:“大人虎变”,其文炳[10]也。

【注释】

[10]炳:明亮。

【译文】

九五:王公赫然发怒,威猛如虎,不用卜占,即知将大获胜仗。《象辞》说:“王公赫然发怒,威猛如虎”,说明其人仪表威严,光彩照人。

【解析】

九五属于阳刚中正,在君位,是革卦的主体,相当于伟大的人物。领导变革的伟大人物必须先行变革,然后变革周围的人,最后推广于天下,变革才能成功。变革并非修补装饰,而是要彻底使其面目一新。变革虽然可以成功,但先决条件是应当在没有占卜吉凶之前得到群众的信赖与支持。这一爻说明:变革必须彻底,而非修饰,并应得到群众的信赖与支持。

【原文】

上六:君子豹变[11],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象》曰:“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

【注释】

[11]豹变:大发威怒。

【译文】

上六:君子精神振奋,小人洗心革面。占问征伐凶险,卜问居处吉利。《象辞》说:“君子精神振奋”,说明其仪态清朗雍容。“小人洗心革面”,说明小人弃恶从善,服从君王。

【解析】

上六是革卦的极点,表示改革已经完成。这时候,君子应当随着时代的演进,继续革新自己,致力于新的文化建设。庶民也应革除邪恶,善良温顺地追随领导,才能享受变革成果。变革完成之后,不可再采取积极行动,应当给予群众休养的时间,以适应新的生活。这一爻说明:变革成功后,上下应当洗心革面,并与民休息。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春光好·迎春》赏析

      这首迎春词章法别致,构思新颖。春已悄悄来到人间。来是何时?却无人知。词中不言陌头杨柳,枝上杏花,却说年轻女子头上先已花枝袅袅。她们一边打扮,一边说笑,成群结队地争着去看那些新考中的青年才士。此词以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全文出处作者注释翻译赏析

    题西林壁 作者:苏轼年代:宋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

  • 李贺小传原文及译文

    李贺小传原文及译文   李贺小传,即李长吉小传,李商隐所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李贺小传原文及译文,希望大家喜欢!  李贺小传  唐代: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

  • 《石田山居‌》赏析

    马祖常原籍靖州天山,父润为潭州路总管府同知,遂家于光州(今河南潢川)。祖常延祐初拜监察御史,与同列奏劾奸相铁木迭儿十罪,后权奸复相,被左迁开平县尹,为避其中伤,遂退居光州。石田是祖常所居地名,近山,所

  • 《千金求马》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千金求马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

  • 宋史黄裳传节选文言文

    宋史黄裳传节选文言文   黄裳,字文叔,隆庆府普成人。少颖异,能属文。登乾道五年进士第,调巴州通江尉。益务进学,文词迥出流辈,人见之曰:非复前日文叔矣。时蜀中饷师,名为和籴,实则

  • 小明在浴室洗澡,突然多出一只手来,他该怎么办?

    小明在浴室洗澡,突然多出一只手来,他该怎么办? 答案:把第三只手上面的戒指、手表取下来

  • “夫江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阅读答案及翻译

    (1)夫江上之处女(处女:少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家贫无烛者将去矣,谓处女曰:‘妾以无烛,故常先至,扫室布席,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赐妾,何妨于处女?妾自以有益于处

  • 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范仲淹先生,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礼下之。在

  •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文言文练习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文言文练习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宋]苏洵  洵布衣穷居,尝窃有叹,以为天下之人,不能皆贤,不能皆不肖,故贤人君子之处于世,合必离,离必合。往者天子方有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