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咏怀(其一)》古诗词鉴赏
作者: 董丽敏王绍艳崔承枢王质和兰成春
【原诗】: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1),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2),翔鸟鸣北林。
徘徊何所见?忧思独伤心。
【原诗作者】:阮籍
【导读入境】:
阮籍身处政治极端黑暗的魏末。他自量无力反抗,逆来顺受又不甘愿,因而内心极其痛苦愤懑。八十二首“咏怀诗”是他一生思想感情的总汇,是他的主要代表作,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这是一个孤冷凄清的夜晚,诗人忧思重重,难以入梦。索性披衣起坐,弹上一曲,以排解心中的忧愤与愁闷吧!窗外的月光透过薄薄的帷幕照在静静的厅堂之上,徐徐的清风不时地撩起他单薄的衣衫,让他感到凉意透背。明月是他忠实的听众、多年的知己,他一腔的激愤可以化作奔流的江水尽情地渲泻。他似乎真切地听到孤鸿哀号在旷野,翔鸟悲鸣在北林。在这漫漫长夜,只有孤鸿、翔鸟也像自己一样在吟唱着一曲哀伤、寂寞的歌啊!他再也弹不下去了,起身徘徊在堂上,一种难言的苦痛牢牢地攫住他的心。他无奈地仰望夜空,似乎除了无边无际的黑暗什么希望的光也看不见:难道我永远得不到心灵的慰藉,只能永远陷入这无尽的忧思之中吗?
【赏析】: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在昏乱社会中“忧思独伤心”的情怀。诗中创设了一个清冷的意境,塑造出一个孤傲、悲愤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人借悲号长鸣的孤鸿、翔鸟象征自己,托物抒怀,隐蔽曲折地表达出激愤不平的情感。为什么用曲笔呢?魏晋易代之际,政局险恶,民不聊生。司马昭妄图篡权,大肆迫害文人,社会相当黑暗,诗人不敢明言心曲是可想而知了。我们由诗中所描绘的明月、清风及诗人起坐弹琴、徘徊忧伤等形象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忧生之嗟、抑郁不得志之叹。尤其是“孤鸿”和“翔鸟”,简直就是诗人的化身。那声声哀鸣萦绕在我们的耳际,回荡在我们胸中。久久挥之不去,令人心痛不已!那是诗人流血的心在倾诉……
“徘徊”二字是诗人心境的流露,明写动作,暗写心理。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忧思难解、悲哀在心的沉重与压抑!“徘徊何所见,忧思独伤心”不仅是这首诗的中心所在,也可以说是这组“咏怀诗”的意境总括。
【思考题】:
试分析本诗与《枫桥夜泊》一诗在以声衬情、以声音点醒意境方面的相同之处。
-
周德威,字镇远,朔州马邑人也。为人勇而多智,能望尘以知敌数。其小字阳五,当梁、晋之际,周阳五之勇闻天下。梁军围晋太原,令军中曰:“能生得周阳五者为刺史。”有骁将陈章
-
《先秦散文·庄子·盗跖(节选)》原文鉴赏 孔子与柳下季为友①,柳下季之弟,名日盗跖②。盗跖从卒九千人③,横行天下,
-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出自南唐诗人李煜的《虞美人》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
-
唐诗主情,宋诗主理。宋的这种主理的诗,对那些喜好唐诗的人来说,常有味同嚼蜡之感。但诗如能用简捷的句子,深刻地表达一种哲理,也不能不说有其特殊的妙趣。杨朴的这首《七夕》,就是具有这种妙趣的哲理诗。诗
-
王环,镇州真定人也。以勇力事孟知祥为御者,及知祥僭号于蜀,使典卫兵。晋开运之乱,秦、凤、阶、成入于蜀,孟昶以环为凤州节度使。周世宗即位,明年,遣王景、向训攻秦、凤州,数为环所败
-
《中国朝代歌》前两句唱“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形象地说明了在战国时期(前476-前221年)社会动荡,奇士辈出,那是一个“兵革不休,诈伪并起”的时代。较为大家熟悉的人物就是
-
梦见梨是什么意思梦见梨,预示你要出名,会扬名天下,且会交到知心朋友。梦见吃梨,表示你身体健康。www.zgjm.net病人梦见吃梨,提醒你要小心病情反复或又添新症。梦见把梨送给朋友,表示你会深受大家喜
-
司马朗的文言文阅读理解 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
-
新雷,就是春雷。经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天一声春雷,引来明媚如画的春天,人间重新呈现出勃勃生机。这首诗写了诗人渴望春天尽快到来的急迫心情,以及春天即将来临的喜悦。首先,诗人的移情手法,赋予自然界具有人的
-
李清照《如梦令》艺术魅力分析 彭运生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对于这首词,通常的解释是:词人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