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忍学《八十三 不若无愧而死》译文与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16 23:03:38阅读:306

八十三 不若无愧而死

八十三 不若无愧而死

范忠宣公奏疏,乞将吕大防等引赦原放,辞甚恳,至忤大臣章惇,落职知随。公草疏时,或以难回触怒为解,万一远谪,非高年所宜。公曰:“我世受国恩,事至于此,无一人为上言者。若上心遂回,所系非小。设有不从,果得罪死,复何憾。”命家人促装以俟谪命。公在随几一年,素苦目疾,忽全失其明。上表乞致仕,章惇戒堂吏不得上,惧公复有指陈。终移上意,遂贬武安军节度副使,永州安置。命下,公怡然就道。人或谓公为近名,公闻而叹曰:“七十之年,两目俱丧,万里之行,岂其欲哉!但区区爱君子之心不能自已,人若避好名之嫌,则为善之路矣。”每诸子怨章惇,忠宣必怒止之。江行赴贬所,舟覆,扶忠宣出,衣尽湿,顾诸子曰:“此岂章惇为之哉!”至永州,公之诸子闻韩维少师谪均州,其子告惇,以少师执政,日与司马公议论,多不合,得免行。欲以忠宣与司马公议役法不同为言求归,曰公。公曰:“吾用君实,荐以至宰相,同朝论事即可,汝辈以为今日之言不可也。有愧而生,不若无愧而死。”诸子遂止。

【译文】

范纯仁上书皇上,请求将吕大防等人予以赦免,言辞非常恳切,以至于冒犯了朝廷重臣章惇,因此,范纯仁被贬为随州知州。范纯仁在起草奏疏的时候,有人就曾以难以消除皇上的怒气这样的理由劝他说:“万一被贬到边远的地方,你这么一大把年纪了,恐怕不适合。”范纯仁说:“我家世世代代蒙受皇上的恩典,现在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没有一个人肯向皇上上书言事。如果皇上能够回心转意,关系不小;如果皇上不同意,果真得罪皇上,获罪而死,又有什么可遗憾的呢?”于是,范纯仁让家人赶快打点行装,等待被贬的命令。范纯仁在随州待了将近一年,本来一向就患有眼病,突然一下全失明了。于是,范纯仁就上表请求退休,章惇告诫官府中的官吏们不要呈上范纯仁的表,因为章惇担心范纯仁在表中又论及朝政。章惇最终还是说服了皇上,将范纯仁贬为武安军节度副使,安家于永州。命令一下来,范纯仁心平气和地就上路了。有的人认为范纯仁这样做只是为了博得好名声,范纯仁听说后,感叹道:“我都七十岁的人了,双目失明,现在被贬到万里之外的地方,难道我希望这样吗?但是我这点敬爱君主的心情确实无法克制,人如果能够回避贪求好名声的嫌疑,那就是品质淳厚的途径了。”每当他的儿子们怨恨章惇的时候,范纯仁就会生气地制止他们。范纯仁走水路赶赴被贬之处时,所乘坐的船翻了,家人扶他出水,他的全身都湿透了。范纯仁回头对他的儿子们说:“难道这也是章惇所做的吗?”到达永州后,范纯仁的儿子们听说韩维被贬到均州,韩维的儿子就告诉章惇说,韩维执政期间每天都与司马光议论国事,但是他们的意见大多不一致,因此韩维得以赦免。范纯仁的儿子于是也想以范纯仁同司马光议论役法,意见不同为由,为范纯仁求情。范纯仁说:“我启用司马光,将他推荐为宰相,可以同他在朝廷上一起议论国事,但是像你们今天所说的这样就不可以。抱愧而生,不如无愧而死。”于是,范纯仁的儿子们打消了这个想法。

【评析】

范纯仁对皇上忠心耿耿,他的一切行为都是出于对君主的一片忠心。在没有人敢上书言事的情况下,他为了国家利益着想,上书皇上,请求将吕大防等人予以赦免;在受到章惇的多次排挤而被贬谪的时候,他仍然是出于对君主的敬爱,忍受了一切打击。他对皇上的这片忠心令人钦佩。

作为臣子,在侍奉君主的时候就应该尽心竭力,这是一个臣子所应具备的最起码的品德。在必要的时候,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应该做到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有些官员在太平盛世心安理得地享受着高官厚禄,世世代代享受着国家的恩德,一旦大祸临头,这些人便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而出卖国家利益,遗臭万年。

作为一种美德,“忠诚”一直都深受人们的褒扬。无论对国家、对社会,还是对公司、对自己,我们都应该有一份忠心,这样才会使自己的信仰更加坚定,任何艰难险阻都不会使自己动摇,这样才会受到他人的信任和青睐,使自己具有更大的人格魅力,为自己的人生添加亮丽的色彩。

典例阐幽 忍受尽忠的付出和代价

战国时魏国有个隐士叫侯嬴,已经70多岁了,还在干着守城门的差事。魏王有个弟弟魏无忌被封为信陵君。信陵君是一个非常仁义的人,他听说侯嬴是个隐士,就多次前去拜访请教,并请侯嬴出山作了自己的门客,在生活上多方接济他,侯嬴感激不尽。

公元前257年,秦昭王在长平大败赵国军队,并活埋赵军士卒40多万人,继而兴兵围住赵国都城邯郸。

魏赵两国早已缔结了姻亲,信陵君的姐姐嫁给了赵王的弟弟平原君为妻。为此,平原君多次派人向魏王求救。但魏王惧怕秦国,只派大将晋鄙率10万大军在边境上按兵不动,虚以应付。

赵国都城被围,国家社稷危在旦夕,这可急坏了信陵君,在反复劝说魏王无效的情况下,信陵君私自带了一些门客兵马向赵国驰援而去。临行向侯嬴辞行,侯嬴只是淡淡地说了句:“您好自为之吧,我已年老力衰,不能跟随您了!”这侯嬴平日足智多谋,遇到大事总是献计献策,今天却不咸不淡地说了这几句莫名其妙的话。信陵君越想越不是滋味,就掉转马头原路折回,再次征求侯嬴意见。

侯嬴笑着说:“我就知道您会回来的,如今您只带些许门客去与强秦作战,无异于投肉虎口。我这里有一计可解赵国之围……”侯嬴告诉信陵君,魏王调动军队的兵符分成两半,君王与统帅各拿一半,只有两符相合,才能调动军队。侯嬴要信陵君设法窃符救赵。

“可是,兵符平时放在大王卧室,我怎么能够拿得到呢?”信陵君万分焦急地问道。

“这个老夫早已为您安排好了……”

原来,魏王最宠爱的妃子是如姬,信陵君曾遣门客为如姬报了杀父之仇,如姬感恩戴德却报恩无门,这次机会终于来了。信陵君按照侯嬴的计策去求如姬,果然如愿以偿地盗出了兵符。然后他日夜兼程地赶往边境,调动魏国军队向秦国发起了攻击。秦军抵挡不住,便退出了邯郸。

而侯嬴自知献计盗符犯了死罪,便在信陵君启程的时候自杀了。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念奴娇·凭高远望》赏析

      这是一篇怀乡之作。上片直抒乡愁。作者家乡被金兵大肆屠杀,掠夺一空,自己逃难在外,想起家乡便痛心疾首,黯然神伤。起首以“凭高远望”发端,看到的只是白云茫茫,一片缥缈,对家乡刻苦的思念使他日夜思归,但

  • 《居魏岁馀未尝见江乡故人今无悔如雄过此相见》鉴赏

    【原题】:居魏岁馀未尝见江乡故人今无悔如雄过此相见甚喜席间率成短篇呈之

  • “萧景,字子昭,高祖从父弟也”阅读答案及句子翻译

    萧景,字子昭,高祖从父弟也。父崇之字茂敬,以干能显,为政尚严厉,官至冠军将军、东阳太守。永明中,钱唐唐翊之反,别众破东阳,崇之遇害。景八岁随父在郡,居丧以毁闻。既长好学,才辩能断。

  •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轶闻趣事

    蜀中才子司马相如去长安前对妻子卓文君立誓说:“不高车驷马,不复此过”。卓文君听了颇为担忧,他知道司马相如年轻气盛、才智超人,一旦功名在身,难保不迷恋长安繁华的世界,到那时夫妻之分难以持

  •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原文、注释与赏析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1792—1841),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目睹了清王朝的昏庸腐 ">

  • 赵普文言文翻译

    赵普文言文翻译   导语: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为了解决大家的疑问,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了“赵普文言文翻译”相关内容,仅供参考!  赵普文言文翻译  赵

  • 梦见求爱

    梦见求爱是什么意思梦见求爱,预示着到时候对恋人表白的时候了。女人梦到有人求爱,预示她的命运十分不幸。她常常想现在他总该求婚了,但常常是失望等待着她。渺茫的希望和短暂的快乐后,总是与失望不期而遇。男人梦

  • 光天化日造句七则

    一、 语义说明:指政治清明的太平盛世。 使用类别:用在「安定太平」的表述上。 光天化日造句:01尧舜的光天化日,国泰民安,是古代帝王政治的典范。 02在光天化日的世代,人民才有多餘的金钱与时间从事休閒

  • 《岁暮归南山》赏析

      落第后的孟浩然有一肚子的牢骚而又不好发作,因而以自怨自艾的形式抒发仕途失意的幽思。这首诗表面上是一连串的自责自怪,骨子里却是层出不尽的怨天尤人;说的是自己一无可取之言,怨的是才不为世用之情。字面上

  • 高一文言文特殊句式

    高一文言文特殊句式   省略句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  取之 ( 以 ) 百金  欲与 ( 之 ) 俱 ( 往 )  皆陈(于)殿下  而为(之)留待  与燕督亢之地图献(于)秦王 以(之)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