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金陵》诗词注释与评析
金陵
胜绝江南望,依然图画中。
六朝几兴废,灭没但归鸿。
王气倏云尽,霸图谁复雄。
尚疑钟隐在,回首月明空。
【注释】
金陵:今南京。此诗为性德扈驾江南巡游时所作。可与其《梦江南》(江南好)等词相互参看。六朝:金陵为三国时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故都,后南唐与明初亦建都于此。钟隐:五代南唐后主李煜自号钟山隐士。
【评析】
此为怀古诗。纳兰性德的怀古诗多创作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九月扈驾南巡途中,此行由北向南依次经过泰山、曲阜、扬州、镇江、江宁、无锡、苏州等地。性德本就对历史抱有浓厚兴趣,其同事韩菼曾说:“间尝与之(纳兰性德)言往圣昔贤修身立行,及于民物之大端,前代兴亡理乱所在,未尝不慨然以思。”当诗人亲身经历这些兴亡之地时,他更是感慨万千,诗中多抒发历史兴亡之感,倏忽易逝的人生悲慨,亦有对历史风流人物的追怀。如历史上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都曾建都金陵,金陵繁华一时,被称为“六朝金粉”之地。但六个王朝统治时间都不长,盛而复衰,故诗人常以金陵为题,寄托历史兴亡之感。性德此诗并未着力描绘当年金陵“宫女如花满春殿”的繁华景象,仅以“胜绝”、“图画”二词简单带过,避免了雷同,继而直写“兴废”主题,直接发问:昔日霸业如今何在?令人深思,却不忍回答,只有那亘古不变的月亮依然高悬空中。此处以月之永恒反衬世事之无常,有李后主“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深沉悲慨,能使人于今昔对比中遥思当年之盛,蕴意无穷。
-
品读《石钟山记》北宋.苏轼 《石钟山记》作者苏轼,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夏季,苏轼送长子苏迈赴任汝州的旅途中。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
-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翻译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
-
《释秘演诗集序》文言文阅读 释①秘演诗集序 欧阳修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
-
维,字摩诘,太原人。九岁撰诗文,工草隶,闲①音律。岐王重之。维将应举,岐王谓曰:“子诗清越者,可谱一曲,同诣九公主第。”维如其言。是日,维独奏,公主问何名,曰:“《郁轮
-
京兆王愉字宣德,太和二十一年封,拜都督、徐州刺史。以彭城王中宣府长史卢阳乌兼长史,州事巨细,委之阳乌。宣武初,为护军将军。帝留爱诸弟,愉等常出入宫掖,晨昏寝处,若家人焉。 迁中
-
去宥① 东方之墨者谢子,将西见秦惠王。惠王问秦之墨者唐姑果。唐姑果恐王之亲谢子贤于己也,对曰:“谢子,东方之辩士也。其为人甚险,将奋于说,以取少主也。”王因藏怒以
-
语义说明:复习学过的课业,而能领悟出新的道理。 使用类别:用在「温旧得新」的表述上。 温故知新造句:01做学问应该反覆熟读,才能温故知新,日益精进。 02小明成绩不断进步,靠的是温故知新的读书方法。
-
《渡汉江》 作者:李频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
语义说明:比喻说理透澈,使人心服。 使用类别:用在「言语功效」的表述上。 顽石点头造句:01他分析精闢,辩才无碍,足使顽石点头。 02他的口才极佳,大有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本领。 03要让顽石点头,靠
-
王安国 王安国(1028~1074),字平甫,祖籍临川(今江西抚州),王安石的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