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受怀深《不风流处却风流》佛门禅诗分析与鉴赏
不风流处却风流
慈受怀深
古人得后便休休,茅屋青灯百不求,
遮眼谩将黄卷展,不风流处却风流。
《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卷二,
卍续藏第一二六册页五七五上
【白话新唱】
古人得道以后就彻底安歇了
住在朴素的茅屋里
点着平常的油灯
过着简单的生活
再也没有什么好追求了
有时兴致一来读读佛经
也不过是找个东西让眼睛看看罢了
明心见性的人
从世人眼中不风流的事物也能看出无限风流
【分析与鉴赏】
这首诗,可以说每一句都能独立发展成一篇内容精采的专论。
前两句的旨趣,许多地方都谈了,就不再赘言。
“遮眼谩将黄卷展”,有一种洞达、洒脱的情趣。如今看佛经,并不是想从佛经里求些什么,已经百不求了嘛!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看看佛经也无妨。
注意啊!只是拿佛经来遮遮眼睛,如果是想开悟的人,不要看佛经喔!免得佛经看得越多,离佛越远。
佛经上的道理是死的,想开悟的人就要去找活的道理。
这就是“不风流处却风流”!
“不风流处却风流”,是优美的诗的语言,同时富于禅理,可以说是禅诗的名句,值得再三吟咏。
原来,这个世界是处处都有趣味,处处都有丰富的蕴涵,是人们把它看成单调平凡的。本来是处处风流,却被人们视为不风流。悟道者见到了世界的真相,所以还它风流的本来面目。
有一次,看到一组经过电子显微镜放大的照片。第一张是巇崄诡奇的山峦洞穴,而它是从一幅坑坑洞洞的粗糙表面放大而来的,后者又是从一个极钝的椭圆山峦形状的物体放大而来,看到第四张照片才恍然大悟,原来这组照片的主题是“针尖”。
如果光看“针尖”与“山峦洞穴”,没有人会知道,两者其实是同一样东西。
不风流处却风流,每一件平凡的事物,都蕴涵了整个宇宙的奥秘。
[1]本诗原题名《示襄禅者》。
-
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为人深厚,不伐善。地节三年,立皇太子,吉为太子太傅,数月,迁御史大夫。后五岁,代魏相为丞相。吉本起狱法小吏,后学《诗》《礼》,皆通大义。及居相位,尚宽大,好礼让
-
邴原弃学文言文阅读练习 邴原弃学 邴原①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
-
萧惠开,南兰陵人,征西将军思话子也。初名慧开,后改慧为惠。少有风气,涉猎文史,家虽贵戚,而居服简素。惠开意趣与人多不同,比肩或三年不共语。 孝建元年,自太子中庶子转黄门侍郎,与侍
-
【百年大计解释】关系到非常长远的计划或措施。计:计划,策略。大:重大。 【百年大计造句】 ①培养好跨世纪人才,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的百年大计。 ②建设浦江大桥是百年大计,必须确保质量第
-
文言文练习答案及翻译 太学李月生,升宇翁之次子也。翁最富,以缸贮金,里人称之“八缸”。翁寝疾,呼子分金:兄八之,弟二之。月生觖望。翁曰:“我非偏有爱憎,藏有窖银,必待无多人时,
-
中考语文文言文的实词 1.质(zhì) (1)名词。 ①底子,质地。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②资质,禀性。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
-
送国棋王逢 杜牧 玉子纹楸一路饶, 最宜檐雨竹萧萧。 羸形暗去春泉长, 拔势横来野火烧。 守道还如周优柱, 鏖兵不羡霍嫖姚。 得年七十更万日,
-
文言文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板桥开仓济民(6分)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
【谙识】释义练达 【谙通】释义熟悉并精通 【谙熟】熟悉(某种事物):~地理ㄧ培养~经济管理的人才 【洞谙】通晓;很熟悉 【谙记】释义熟记 【谙尝】释义备尝,历经
-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大总结 导语: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了“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大总结”相关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