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越谷》原文及译文赏析
三人越谷
原文
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有与之临乎渊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谓之勇,不然为怯。”彼勇者耻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与怯者则不能也。又告之曰:“跳而越者予千金,不然则否。”彼勇怯半者奔利,必跳而越焉,其怯者犹未能也。须臾,顾见猛虎暴然向逼,则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庄矣。然则人岂有勇怯哉?要在以势驱之耳。
阅读练习
1.填空(3分)
本文作者苏洵,与儿子 、 合称“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彼勇者耻怯( ) ②然则,人岂有勇怯哉( )
3.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并翻译。(4分)
参考答案
1.苏轼、苏辙 三苏
2.①以……为耻 ②这样,那么
3.然则,人岂有勇怯哉?要者以势驱之耳。
那么,人难道有勇敢、怯懦的区分吗?只是需要用东西来驱使他罢了。
译文
现在有三个人:一个勇敢,一个一半勇敢一半怯懦,还有一个是怯懦的人。有人同他们一道走到深谷边,并且告诉他们说:“能够跳起跨越这深谷的,就是勇者;不能跨越的就是懦夫。”那个勇敢的人认为怯懦可耻,一定会跳并且能越过去;那一半勇敢一半怯懦的人和怯懦的人就不能。那又告诉他们说:“能够跳过去的,给他千金;不能跳过去就不给。”那个一半勇敢一半怯懦的人追逐金钱利益,也一定能跳并越过去;那个怯懦的人还是不能过去。一会儿,他回头看见一只凶猛的老虎向他逼来,这个怯懦的人还不等别人告诉他就立即跳起,像走宽阔平坦大道一样地跨过了深谷。那么,人难道有勇敢、怯懦的区分吗?只是需要用东西来驱使他罢了。
注释
⑴与之:同他们一起。
⑵耻怯:以怯为耻,意动用法。
⑶与:给。
⑷奔:奔走争竞。
⑸康庄:宽阔平坦四通八达的道路。
⑹临:来到,走到。
⑺顾:回头看。
(8)须臾:极短的时间。
(9)犹:还是
(10)要:需要
启示
子贡曾问孔子何谓勇,孔子告诉他遇不平事便杀人是愚勇,只有三思而后为的正义之事才为勇。这则寓言寓意就是:生活中并无勇与不勇的分别,只有愚勇与智勇之分,更要用不同的情势去刺激它。
中心句
然则人岂有勇怯哉?要在以势驱之耳。
-
出自唐代武三思的《仙鹤篇》 白鹤乘空何处飞,青田紫盖本相依。缑山七月虽长去,辽水千年会忆归。缑山杳杳翔寥廓,辽水累累叹城郭。经随羽客步丹丘,曾逐仙人游碧落。迢迢碧落断氛埃,霞堂云阁几重开。欲寻东海黄金
-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出自宋代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参考翻译翻译及注释翻译人年少时
-
你快写,你快写!刘家女,也须的要个桌儿来 出自元代佚名的《杂剧·朱太守风雪渔樵记》 第一折(冲末扮王安道上,诗云)一叶扁舟系柳梢,酒开新瓮鲊开包。自从江上为渔父,二十年来手不抄。老汉会稽郡人氏,
-
出自南北朝庾信的《拟咏怀二十七首》 一 步兵未饮酒。中散未弹琴。索索无真气。昏昏有俗心。涸鲋常思水。惊飞每失林。风云能变色。松竹且悲吟。由来不得意。何必往长岑。 二 赭衣居傅岩。垂纶在渭川。乘舟能上月
-
张柬之传 张柬之,字孟将,襄州襄阳人。少涉经史,补太学生。祭酒令狐德棻异其才,而以王佐期之。中进士第,始调清源丞。永昌元年,以贤良召,时年七十余矣。对策者千余,柬之为第
-
原文琴歌李颀(qí)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词句注释⑴琴歌:听琴
-
马嵬坡,梨花纷落如雨,面色如纸的杨贵妃被一方白绫帕勒尽最后一缕香魂。她死在烟萦雾绕的佛龛前,玉脂冰肌被裹以紫褥,草草地葬在唐玄宗仓皇奔蜀的驿站。三十八载华年,宛若三十八片梅瓣凄凉地洒进“两唐书”,杨贵
-
梦见冰河,得此梦五行主水,乃是壬水之象征,壬水通天,主事业中多有贵人辅佐,与他人间以诚相待,用心相处,财帛万千,事业中唯有细心做事者,方可有好运相随,冬天梦之吉利,春天梦之不吉利。
-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出自唐代卢纶的《逢病军人》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蓬鬓哀吟长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参考翻译翻译及注释翻译军人在行军的途中,经常患病,住宿下来又没有粮吃,只得忍饥
-
原文石鼓歌韩愈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蒐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