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投石》原文及译文赏析
扁鹊投石
医扁鹊①见秦武王②,武王示之③病④。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⑤也,将使耳不聪⑥,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石⑦曰:“君与知之⑧者谋⑨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⑩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战国策•秦策》)
[注]
①扁鹊:医学家,姓秦,名越人,战国时人,医术高明,人们就用传说中的上古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
②秦武王:战国时秦国国君。
③示之:示,给……看;之,指扁鹊。
④病:疾病。
⑤已:停止,病愈的意思。
⑥聪:灵敏。
⑦石:古时治病用具,一种针灸用的石针。
⑧之:指治病的事。
⑨谋:商量,商议。
⑩使:假使。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武王示之病 ()
(2)君与知之者谋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4.“君以告扁鹊”中,“告扁鹊”的具体内容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5.扁鹊的话一是针对
而言,一是针对
而言。(4分)
参考答案
2.(4分)(1)疾病 (2)计议,商量,谋划
3.(2分)将使您的耳朵(听觉)不灵敏,眼睛不明亮。
4.(2分)“左右”认为“我”的病治了也难好,且会危及视听(意思对即可)
5.(4分)治病
治国
翻译
医生扁鹊去见秦武王,秦武王把自己病痛告诉扁鹊。扁鹊看了,请求把它治除。秦武王左右亲信说:“您的病症所在是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把它治除不一定能成功,不成功将使耳朵不灵敏,眼睛不明亮。”秦武王把这话告诉了扁鹊。扁鹊愤怒地把手里的石针往地上一摔,说:“君王与懂得治病之事的人谋划这件事,(君王)却又和不懂治病之事的人败坏了它。(君王)假如(用)这种方法管理秦国的政事,那么君王的这种做法,是会使秦国灭亡的!”[
赏析:
谋士说客不辞劳苦,奔走游说,推销自己的治国方略,为了说服对方,经常运用巧妙的比喻,生动的寓言。《诗经》中的“筑室道谋”一词是说与过路人商量造房子的事,而《战国策》中记载的“扁鹊投石”的故事用以告诫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向这方面的行家里手请教,切不可听任外行 。医人和医国虽然不同,但在听取专家意见,不胡乱采纳纷扰的意见上是一致的。人们行事施政时最忌讳不能果断决策,而果断决策的前提就是要听取最合理的各种建议,如果有正确的、有针对性的建议,那么决策起来就比较容易,最可怕的是乱听建议、听一些专业不对口、对问题知之不详的人的胡说八道,那么问题是得不到解决的。专家有专家的资历和优势,他们是花了数十年的工夫在一个问题上研究,他们在这一问题上最有发言权。
-
出自唐代张子容的《璧池望秋月》 凉夜窥清沼,池空水月秋。满轮沉玉镜,半魄落银钩。蟾影摇轻浪,菱花渡浅流。漏移光渐洁,云敛色偏浮。似璧悲三献,疑珠怯再投。能持千里意,来照楚乡愁。
-
武陵春 【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简析】
-
出自唐代魏徵的《五郊乐章。黄帝宫音》 黄中正位,含章居贞。既长六律,兼和五声。毕陈万舞,乃荐斯牲。神其下降,永祚休平。
-
从诸葛亮的隐士心态看三顾茅庐 王猛 内容提要一般认为诸葛亮是一位积极入世的儒家士大夫形象,但出山之前的诸葛亮明显具有疏离政治的隐士心态,认识了这一点,有关“三顾茅庐”的一些争
-
出自两汉东方朔的《七谏》 初放平生于国兮,长于原野。言语讷譅兮,又无彊辅。浅智褊能兮,闻见又寡。数言便事兮,见怨门下。王不察其长利兮,卒见弃乎原野。伏念思过兮,无可改者。群众成朋兮,上浸以惑。巧佞在前
-
人神之和允洽,群臣之序既肃 出自两汉班固的《东都赋》 东都主人喟然而叹曰:“痛乎风俗之移人也。子实秦人,矜夸馆室,保界河山,信识昭、襄而知始皇矣,乌睹大汉之云为乎?夫大汉之开元也,奋
-
保加利亚诗歌 保加利亚文学历史悠久,但其诗歌的历史却不长。这个看来似乎矛盾的现象不难解释,因为尽管保加利亚是教会斯
-
旅夜书怀 [唐]杜 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危樯:高而直的船桅杆。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垂:悬挂。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意思翻译、赏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出自唐代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参考翻译翻译及注释翻译竹丛里船坞深静无尘,临水的亭榭分外幽清。相
-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出处】唐·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