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施世纶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
原文:
施世纶,字文贤,汉军镶黄旗人,琅仲子。康熙二十四年,以荫生授江南泰州知州。世纶廉惠勤民,州大治。淮安被水,上遣使督堤工,从者数十辈,驿骚扰民,世纶白其不法者治之。湖北兵变,官兵赴援出州境,世纶具刍粮,而使吏人执挺列而待,兵有扰民,立捕治,兵皆敛手去。后擢扬州知府,又移江宁知府。三十五年,琅卒,总督范成勋疏以世轮舆情爱戴,请在任守制,御史胡德迈疏论,世纶乃得去官,复居母丧。岁馀,授苏州知府,仍请终制,辞不赴。三十八年,既终制,授江南淮徐道。
四十年,湖南按察使员缺,九卿举世纶,圣祖谕曰朕深知世纶廉但遇事偏执处事惟求得中岂偏执如世纶者委以钱榖之事则相宜耳授湖南布政使。世纶至,尽革徭费,民立石颂之。四十三年,移安徽布政使。四十九年,迁户部侍郎,督理钱法。五十四年,授云南巡抚,未行,调漕运总督。世纶察漕运积弊,革羡金,劾贪弁,除蠡役,以严明为治。岁督漕船,应限全完,无稍愆误。
世纶当官聪强果决,摧抑豪猾,禁戢胥吏,所至有惠政,民号之曰“青天”,在江宁以忧归,民乞留者逾万。既不得请,人出一钱建两亭府署前,号一文亭,步军统领托合齐方贵幸,出必拥驺从。世纶与相值,拱立道旁俟。托合齐下舆惊问,世纶抗声曰:“国制,诸王始县驺从。吾以为诸王至,据立以俟,不意为汝也!”将疏劾,托合齐谢之乃已。赈陕西,陕西积储多虚耗,将疏劾。总督鄂海以世纶子廷祥知会宁,语徵及之,世纶曰:“吾自入官,身且不顾,何有於子?”卒疏言之。鄂海坐罢去。
(节选自《清史稿·卷二百七十七·列传六十四》,有删改)
译文:
施世纶,字文贤,是汉军镶黄旗人,(靖海侯)施琅的次子。康熙二十四年,以荫生身份被授予江南泰州知州。施世纶廉洁仁惠,尽心于民,(在他的治理下)泰州政治修明,局势安定。淮安遭遇水灾,皇上派遣使者督促河堤工匠(修治),几十个随从,来来往往,滋扰百姓,施世纶奏报其中不守法纪的人使之受到制裁。湖北发生了兵变,军队前去支援时从泰州境内经过,施世纶(为军队)准备好粮草,让差役们手执棍棒列队等待,官军有侵扰百姓的,立刻抓捕治罪,于是官军都停止侵扰离开了。后来施世纶被提拔为扬州知府,又调任为江宁知府。康熙三十五年,施琅去世,江南总督范成勋上疏朝廷,认为施世纶颇有政声受百姓爱戴,请求朝廷让施世纶在江宁知府任上为其父守孝,御史胡德迈上疏为他申诉,施世纶才得以离任回家守孝,又遭遇母亲去世。过了一年多,被任命为苏州知府,他请求继续在家为母亲守孝,拒绝前去赴任。康熙三十八年,为父母守孝结束之后,他被任命为江南淮徐道。
康熙四十年,湖南按察使缺员,朝廷重臣推举施世纶出任这一职位,康熙皇帝晓谕他们说:“我对施世纶为官清廉非常了解,只不过他处事偏执。处理事情只求中庸平和,怎么能偏执呢?像施世纶这样的官员,把钱粮的事物交给他,是很适合的。”任命他为湖南布政使。
施世纶到任之后,把多余的徭役和杂费全部取消,当地百姓为他立碑颂功。康熙四十三年,他调任安徽布政使。康熙四十九年,升为户部侍郎,兼任督理钱法侍郎。康熙五十四年,被任命为云南巡抚,还未及赴任,朝廷调他任漕运总督。施世纶考察漕运的积弊,取消多余费用,弹劾贪婪的官吏,开除害民的差役,治理漕运严格公正。全年监督漕船的运输情况,确保浦运船只顺利完成任务,没有差错失误。
施世纶为官聪敏刚强,做事果断,抑制豪强奸猾之徒,禁止胥吏之害,所任职之处多惠民之政,百姓称他为“青天”,在江宁做知府时因为父亲去世要回家丁忧(守孝),祈求他留下来的百姓超过万人。请求没有实现之后,每人捐出一文钱在官署前修建了两个亭子,叫做“一文亭”。步军统领托合齐当时正是地位高贵深受宠幸,出门时一定要带着骑马的侍从。施世纶遇到他时,拱手站在路边等待。托合齐下轿,吃惊地问他,施世纶高声说道:“依照朝廷的制度,只有各位王爷才能带领骑马的侍从。我以为是各位王爷到了,所以在一旁拱手站立等待,没有料到竟然是你!”准备上书弹劾他,托合齐跟他道歉他才作罢。他在陕西赈灾时,发现陕西仓库存贮的粮食多有莫名原因的消耗,就准备上书弹劾。总督鄂海凭借施世纶之子施廷祥在会宁做知府,暗示说如果他上书弹劾将对他儿子不利,施世纶说:“自从为官以来,我自身的利益尚且毫不顾虑,更何况是儿子呢?”最后还是上书弹劾了他。鄂海因此获罪被罢官。
相关练习:
清史稿
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施世纶,字文贤,汉军镶黄旗人,琅仲子。康熙二十四年,以荫生授江南泰州知州。世纶廉惠勤民,州大治。淮安被水,上遣使督堤工,从者数十辈,驿骚扰民,世纶白其不法者治之。湖北兵变,官兵赴援出州境,世纶具刍粮,而使吏人执挺列而待,兵有扰民,立捕治,兵皆敛手去。后擢扬州知府,又移江宁知府。三十五年,琅卒,总督范成勋疏以世轮舆情爱戴,请在任守制,御史胡德迈疏论,世纶乃得去官,复居母丧。岁馀,授苏州知府,仍请终制,辞不赴。三十八年,既终制,授江南淮徐道。
四十年,湖南按察使员缺,九卿举世纶,圣祖谕曰朕深知世纶廉但遇事偏执处事惟求得中岂偏执如世纶者委以钱榖之事则相宜耳授湖南布政使。世纶至,尽革徭费,民立石颂之。四十三年,移安徽布政使。四十九年,迁户部侍郎,督理钱法。五十四年,授云南巡抚,未行,调漕运总督。世纶察漕运积弊,革羡金,劾贪弁,除蠡役,以严明为治。岁督漕船,应限全完,无稍愆误。
世纶当官聪强果决,摧抑豪猾,禁戢胥吏,所至有惠政,民号之曰“青天”,在江宁以忧归,民乞留者逾万。既不得请,人出一钱建两亭府署前,号一文亭,步军统领托合齐方贵幸,出必拥驺从。世纶与相值,拱立道旁俟。托合齐下舆惊问,世纶抗声曰:“国制,诸王始县驺从。吾以为诸王至,据立以俟,不意为汝也!”将疏劾,托合齐谢之乃已。赈陕西,陕西积储多虚耗,将疏劾。总督鄂海以世纶子廷祥知会宁,语徵及之,世纶曰:“吾自入官,身且不顾,何有於子?”卒疏言之。鄂海坐罢去。
(节选自《清史稿·卷二百七十七·列传六十四》,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圣祖谕曰/朕深知世纶廉/但遇事偏/执处事惟求得/中岂偏/执如世纶者/委以钱穀之事/则相宜耳
B. 圣祖谕曰/朕深知世纶/廉但遇事偏/执处事惟求得中/岂偏执/如世纶者/委以钱穀之/事则相宜耳
C. 圣祖谕曰/朕深知世纶廉/但遇事偏执/处事惟求得中/岂偏执/如世纶者/委以钱穀之事/则相宜耳
D. 圣祖谕曰/朕深知世纶/廉但遇事偏执/处事惟求得/中岂偏/执如世纶者/委以钱穀之事/则相宜耳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荫生:指凭借上代余荫取得监生资格的人,自汉至清,名目各有不同,名义上是入国子监读书,实则只需经一次考试,即可授官。
B. 守制:即丁忧,唐以后国家将居丧制度化,故称“守制”,居丧守孝共27个月,为父服丧叫“丁内艰”,为母服丧叫“丁外艰”。
C. 布政使:即承宣布政使,是一省的行政长官,与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分管一省的民政、司法、军事。清时为督、扰的属官。
D. 驺从:驺,古代指养马兼管驾车的人。“驺从”指贵族官僚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与排场,出门时所带的骑马侍从,也叫驺骑。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施世纶为官有方,尽心于民。在他治理之下,泰州政治修明,局势安定,不论是治水使者的随从,还是赴援过境的士兵,只要扰民他都设法使之受到制裁。
B. 施世纶遇事偏执,得罪他人。总督范成勋请求朝廷,希望他能留任江宁府,但在御史胡德迈的弹劾下,他被迫免职,离官三年之后,才得以重新起用。
C. 施世纶廉洁奉公,勤政爱民。他在任上做了革徭费、察积弊、劾贪弁、除蠡役等实事;他 惠政得到百姓的感激,治下百姓为之或立碑,或建亭,以表敬意。
D. 施世纶不惧权贵,不徇私情。托合齐违制,他不顾对方正得宠幸,要上书弹劾;陕西总督鄂海以其子在会宁任职相威胁,他不为所动,终使鄂海获罪免职。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至有惠政,民号之曰“青天”,在江宁以忧归,民乞留者逾万。
(2)世纶抗声上:“国制,诸王始具驺从。吾以为诸王至,拱立以俟,不意为汝也!”
【答案】10. C 11. B 12. B
13. (1)(施世纶)所任职之处都施以惠民之政,百姓称他为“青天”,在江宁做知府时因为父亲去世要回家守孝,祈求他留下来的百姓超过万人。
(2)施世纶高声说道:“依照朝廷的制度,只有各位王爷才能带领骑马的侍从。我以为是各位王爷到了,所以在一旁拱手站立等待,没有料到竟然是你!”
参考译文:
施世纶,字文贤,是汉军镶黄旗人,(靖海侯)施琅的次子。康熙二十四年,以荫生身份被授予江南泰州知州。施世纶廉洁仁惠,尽心于民,(在他的治理下)泰州政治修明,局势安定。淮安遭遇水灾,皇上派遣使者督促河堤工匠(修治),几十个随从,来来往往,滋扰百姓,施世纶奏报其中不守法纪的人使之受到制裁。湖北发生了兵变,军队前去支援时从泰州境内经过,施世纶(为军队)准备好粮草,让差役们手执棍棒列队等待,官军有侵扰百姓的,立刻抓捕治罪,于是官军都停止侵扰离开了。后来施世纶被提拔为扬州知府,又调任为江宁知府。康熙三十五年,施琅去世,江南总督范成勋上疏朝廷,认为施世纶颇有政声受百姓爱戴,请求朝廷让施世纶在江宁知府任上为其父守孝,御史胡德迈上疏为他申诉,施世纶才得以离任回家守孝,又遭遇母亲去世。过了一年多,被任命为苏州知府,他请求继续在家为母亲守孝,拒绝前去赴任。康熙三十八年,为父母守孝结束之后,他被任命为江南淮徐道。
康熙四十年,湖南按察使缺员,朝廷重臣推举施世纶出任这一职位,康熙皇帝晓谕他们说:“我对施世纶为官清廉非常了解,只不过他处事偏执。处理事情只求中庸平和,怎么能偏执呢?像施世纶这样的官员,把钱粮的事物交给他,是很适合的。”任命他为湖南布政使。
施世纶到任之后,把多余的徭役和杂费全部取消,当地百姓为他立碑颂功。康熙四十三年,他调任安徽布政使。康熙四十九年,升为户部侍郎,兼任督理钱法侍郎。康熙五十四年,被任命为云南巡抚,还未及赴任,朝廷调他任漕运总督。施世纶考察漕运的积弊,取消多余费用,弹劾贪婪的官吏,开除害民的差役,治理漕运严格公正。全年监督漕船的运输情况,确保浦运船只顺利完成任务,没有差错失误。
施世纶为官聪敏刚强,做事果断,抑制豪强奸猾之徒,禁止胥吏之害,所任职之处多惠民之政,百姓称他为“青天”,在江宁做知府时因为父亲去世要回家丁忧(守孝),祈求他留下来的百姓超过万人。请求没有实现之后,每人捐出一文钱在官署前修建了两个亭子,叫做“一文亭”。步军统领托合齐当时正是地位高贵深受宠幸,出门时一定要带着骑马的侍从。施世纶遇到他时,拱手站在路边等待。托合齐下轿,吃惊地问他,施世纶高声说道:“依照朝廷的制度,只有各位王爷才能带领骑马的侍从。我以为是各位王爷到了,所以在一旁拱手站立等待,没有料到竟然是你!”准备上书弹劾他,托合齐跟他道歉他才作罢。他在陕西赈灾时,发现陕西仓库存贮的粮食多有莫名原因的消耗,就准备上书弹劾。总督鄂海凭借施世纶之子施廷祥在会宁做知府,暗示说如果他上书弹劾将对他儿子不利,施世纶说:“自从为官以来,我自身的利益尚且毫不顾虑,更何况是儿子呢?”最后还是上书弹劾了他。鄂海因此获罪被罢官。
-
文言文《本草纲目》节选 石面不常生,亦瑞物也。或曰饥荒则生之。唐玄宗天宝三载,武威番禾县醴泉涌出,石化为面,贫民取食之。宪宗元和四年,山西云、蔚、代三州山谷间,石化为面,
-
[定义] 通过描述人物或事件所产生的某一方面影响、效果来突出人物或事件的某一特性的一种修辞方式。"> 踏莎行·绝顶无云
绝顶无云,昨宵有雨,我来此地闻天语。疏钟暝直乱峰回,孤僧晓度寒溪去。是处青山,前生俦侣,招邀尽入闲庭户。朝朝含笑复含颦,人间相媚争如许。
-
狱中杂记文言文注音版《 狱yù中zhōng杂zá记jì 》 康kāng熙xī五wǔ十shí一yī年nián三sān月yuè , 余yú在zài刑xíng部bù狱yù , 见jiàn死sǐ而ér由yóu
-
徙木偾表 商鞅变秦法,恐民不信,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金,乃下令。吴起治西河欲谕其信于民夜置表于南门之外,令于邑中曰:“有人能偾表者,仕之长大夫。&
-
律诗的格律 汉字有平上去入四声,现代汉字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平与阳平,就是平声,上声与去声,就是仄声。仄,即不平。古代的入声字,也是仄声,但它们已经化入了现代汉字的平、上、去三声中了。这些字不
-
诚信的经典文言文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一诺千金。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
-
12月,寒风凛冽,天气寒冷。这时候如果下起了一场大雪,将会带来很多的乐趣和兴奋。小伙伴们丝毫都没有感觉到冬天的寒冷,脱下手套就去雪地中打起了雪仗,堆起了雪人。萧条的冬天顿时变得热闹起来。现实中的雪给大
-
小的时候,家里很穷。祖上没有任何家底,只留下了三间土坯房,翻身过好日子的盼头似乎遥遥无期。 日子穷,都在过,而且要有脸面地过。那时的人朴实,厚道,很少有互相瞧不起的。村里人见面按辈分打招呼,从不缺礼
-
《廖行之·座右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唾面自干①,史以为娄公盛德②。漫塘叟曰③:“未也。臧孙有言曰:‘美疢不如药石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