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卢简求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
原文:
卢简求,字子臧,长庆元年登进士第,释褐江西王仲倚从事。又从元稹为浙东、江夏二府掌书记。裴度镇襄阳,保厘洛都,皆辟为宾佐,奏殿中侍御史。入朝,拜监察。裴度镇太原,复奏为记室。入为殿中,赐绯。牛僧孺镇襄汉,辟为观察判官。入为水部、户部二员外郎。会昌末,讨刘稹,诏以许帅李彦佐为招讨使。朝廷以简求累佐使府,达于机略,乃以简求为忠武节度副使知节度事、本道供军使。入为吏部员外,转本司郎中,求为苏州刺史。时简辞镇汉南,弘正为侍郎,领使务,昆仲皆居显列,时人荣之。既而宰执不协,弘正出镇,罢简求为左庶子分司。数年,出为寿州刺史。九年,党项叛,以简求为四镇北庭行军、泾州刺史、泾原渭武节度押蕃落等使、检校左散骑常侍、上柱国、范阳县男、食邑三百户。
十一年,迁检校工部尚书、定州刺史、御史大夫、义武军节度、北平军等使。十三年,检校刑部尚书、凤翔尹、凤翔陇西节度观察等使。十四年八月,代裴休为太原尹、北都留守,充河东节度观察等使。简求辞翰纵横长于应变所历四镇皆控边陲属杂虏寇边国之移授所至抚御边鄙晏然。太原军素管退浑等三部落,或抚纳不至,多为边患。前政或要之诅盟,质之子弟,然为盗不息。简求开怀抚待,接以恩信。所质子弟,一切遣之。故三部之人,欣然听命。咸通初,以疾醉,表章沥恳。制以太子太师致,还于东都。都城有园林别墅,岁时行乐,子弟侍侧,公卿在席。诗酒赏咏,竟日忘归,如是者累年。五年十月卒,时年七十六。赠尚书左仆射。
( 节选自《旧唐书 · 列传第一百十三》,有删改 )
(注)简辞,系简求的兄弟。
译文:
卢简求,宇子臧,长庆元年考中进士科,始任江西王仲舒的从事。又跟随元稹担任浙东、江夏两个幕府的掌书记。裴度镇守襄阳,治理并安定洛都,都征辟他为宾佐,上奏举荐他任殿中侍御史。召入朝廷,拜任监察御史。裴度镇守太原,又上奏举荐他任记室。入朝担任殿中侍御史,被赐予绯色官服。牛僧孺镇守襄汉,征辟他任观察判官。入朝担任水部、户部二员外郎。会昌末年,讨伐刘稹,皇帝下诏命许帅李彦佐任招讨使。朝廷认为卢简求多次在幕府任职,善于谋划,富有策略,于是任命卢简求为忠武节度副使行使节度使职权,并授予他本道供军使之取。入朝担任吏部员外郎,转任吏部郎中, ( 后来自己 ) 请求出任苏州刺史。当时卢简辞镇守汉南,卢弘正任侍郎,兼任转运使职务,兄弟都在显要的位置上,当时的人认为这是很荣耀的事。不久, ( 他们 ) 与宰相不和,卢弘正出京到藩镇 ( 任节帅 ) ,卢简求也被免去原来的官职而以左庶子的身份在分司任职。数年后, ( 卢简求 ) 出任寿州刺史。九年,党项叛乱,朝廷任命卢简求为四镇北庭行军、泾州刺史、泾原渭武节度押蕃落等使、检校左散骑常侍、上柱国、范阳县男,食邑三百户。十一年,升任检校工部尚书、定州刺史、御史大夫、义武军节度、北平军等使。十三年,任检校刑部尚书、凤翔尹、风翔陇西节度观察等使。十四年八月,代替裴休任大原尹、北都留守,充任河东节度观察等使。
卢简求文辞奔放无拘束,善于应变,历任四镇节帅,都是守卫边陲。杂虏侵扰哪里的边界,紧接着他就被授任为哪里的节帅,所到之处安抚驾驭有方,边界一带平安无事。太原军一直管辖着退浑等三个部落,有时安抚不到位,多次造成边患。之前的节帅有的邀请他们盟誓,把他们的子弟作为人质,但他们还是不断地侵扰。卢简求诚心诚意地安抚他们,并以恩惠信任对待他们,凡是作为人质的子弟,全部遣送回去。所以三个部落的人都乐意听从 ( 卢简求 ) 的命令。咸通初年, ( 卢简求 ) 因病辞职,奏章中的言语极为诚恳。皇帝下诏让他以大子太师的官职退休,返回东都。 ( 卢简求 ) 在都城有园林别墅,一年中随着季节的不同消遣娱乐,年轻后辈在身边侍奉,宴席上有大官相陪,饮酒赋诗赏玩酬答,竟然有忘记回家的时候,像这样的日子过了多年。咸通五年十月逝世,终年七十六岁。追赠尚书左仆射。
相关练习:
旧唐书
《旧唐书.卢简求传》
卢简求,字子臧,长庆元年登进士第,释褐江西王仲倚从事。又从元稹为浙东、江夏二府掌书记。裴度镇襄阳,保厘洛都,皆辟为宾佐,奏殿中侍御史。入朝,拜监察。裴度镇太原,复奏为记室。入为殿中,赐绯。牛僧孺镇襄汉,辟为观察判官。入为水部、户部二员外郎。会昌末,讨刘稹,诏以许帅李彦佐为招讨使。朝廷以简求累佐使府,达于机略,乃以简求为忠武节度副使知节度事、本道供军使。入为吏部员外,转本司郎中,求为苏州刺史。时简辞镇汉南,弘正为侍郎,领使务,昆仲皆居显列,时人荣之。既而宰执不协,弘正出镇,罢简求为左庶子分司。数年,出为寿州刺史。九年,党项叛,以简求为四镇北庭行军、泾州刺史、泾原渭武节度押蕃落等使、检校左散骑常侍、上柱国、范阳县男、食邑三百户。
十一年,迁检校工部尚书、定州刺史、御史大夫、义武军节度、北平军等使。十三年,检校刑部尚书、凤翔尹、凤翔陇西节度观察等使。十四年八月,代裴休为太原尹、北都留守,充河东节度观察等使。简求辞翰纵横长于应变所历四镇皆控边陲属杂虏寇边国之移授所至抚御边鄙晏然。太原军素管退浑等三部落,或抚纳不至,多为边患。前政或要之诅盟,质之子弟,然为盗不息。简求开怀抚待,接以恩信。所质子弟,一切遣之。故三部之人,欣然听命。咸通初,以疾醉,表章沥恳。制以太子太师致,还于东都。都城有园林别墅,岁时行乐,子弟侍侧,公卿在席。诗酒赏咏,竟日忘归,如是者累年。五年十月卒,时年七十六。赠尚书左仆射。
( 节选自《旧唐书 · 列传第一百十三》,有删改 )
(注)简辞,系简求的兄弟。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简求辞翰纵横/长于应变/所历四镇皆控/边陲属杂虏寇边国之/移授所至抚御/边鄙晏然/
B.简求辞翰纵横/长于应变/所历四镇/皆控边陲/属杂虏寇边/国之移授/所至抚御/边鄙晏然/
C.简求辞翰纵横/长于应变/所历四镇皆控/边陲属杂虏寇边/国之移授/所至抚御/边鄙晏然/
D.简求辞翰纵横/长于应变/所历四镇/皆控边陲/属杂虏寇边国之/移授所至/抚御边鄙/晏然/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释褐:脱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职。隋唐时有“释褐试”,是“解试”“省试”之后的第三层级考试,又称“关试”。
B.赐绯:赐给绯色的官服。唐代五品、四品官员绯色官服、有时官员官品不及而皇帝推恩特赐准许服绯,以示恩宠。
C.检校:唐朝加“检校”官职虽非正式拜授,但有权行使该事职,相当于代理;后均为散官或加官,不具有事职权,主要表达深受恩宠。
D.致仕:交还官职的意思,即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休沐、归故里、
告退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卢简求善于谋划。他多次在幕府任职,协助裴度治理襄阳、洛都,协助牛僧孺治理襄汉,裴度两次向朝廷举荐他。.
B.卢简求历任要职。他食邑三百户,曾任泾州刺史,后任刺史、御史大夫等职务,最后以太子太师的官职退休。
C.卢简求治理有方。他善于处理边疆事务,对待杂虏恩威并施,退浑等三部落都乐意听从他的命令。
D.卢简求晚年安闲。他退休后在园林别墅生活,有子弟在身边侍奉,有官员陪同饮酒赋诗,生活惬意舒适。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时简辞镇汉南,弘正为侍郎,领使务,昆仲皆居显列,时人荣之。(5 分)
(2)前政或要之诅盟,质之子弟,然为盗不息。(5 分)
答案:
10.B“历”意为“历任”,“四镇”做“所历”的宾语,不能做“皆控”的主语,排除 A 项、C 项。“国之移授”中的“之”是主谓之间,不译,国是移授的主语,不能断开,排除 D 项。句意:简求文辞奔放无拘束,善于应变,历任四镇节帅,都是守卫边陲。杂虏侵扰哪里的边界,紧接着他就被授任为哪里的节帅,所到之处安抚驾驭有方,边界一带平安无事。故选 B。
11.D本题中,D 项,“休沐”休息洗沐,指官员休假。
12.C C 项,“对待杂虏恩威并施”错误。根据原文“简求开怀抚待,接以恩信。”可知,卢简求诚心诚意地安抚他们,并以恩惠信任对待,并未施以威慑。他们故选 C。
13.(1) 当时卢简辞镇守汉南,卢弘正任侍郎,兼任转运使职务,兄弟都在显要的位置上,当时的人认为这是很荣耀的事。(“领”,兼任;“昆仲”,兄弟;“荣”,意动用法,认为……荣耀。各 1 分,语句通顺 2 分)
(2) 之前的节帅有的邀请他们盟誓,把他们的子弟作为人质,但他们还是不断地侵扰。(“前政”,前任的节帅;“要”,通“邀”,邀请;“诅盟”,盟誓、结盟。各 1 分,语句通顺 2 分
参考翻译:
卢简求,宇子臧,长庆元年考中进士科,始任江西王仲舒的从事。又跟随元稹担任浙东、江夏两个幕府的掌书记。裴度镇守襄阳,治理并安定洛都,都征辟他为宾佐,上奏举荐他任殿中侍御史。召入朝廷,拜任监察御史。裴度镇守太原,又上奏举荐他任记室。入朝担任殿中侍御史,被赐予绯色官服。牛僧孺镇守襄汉,征辟他任观察判官。入朝担任水部、户部二员外郎。会昌末年,讨伐刘稹,皇帝下诏命许帅李彦佐任招讨使。朝廷认为卢简求多次在幕府任职,善于谋划,富有策略,于是任命卢简求为忠武节度副使行使节度使职权,并授予他本道供军使之取。入朝担任吏部员外郎,转任吏部郎中, ( 后来自己 ) 请求出任苏州刺史。当时卢简辞镇守汉南,卢弘正任侍郎,兼任转运使职务,兄弟都在显要的位置上,当时的人认为这是很荣耀的事。不久, ( 他们 ) 与宰相不和,卢弘正出京到藩镇 ( 任节帅 ) ,卢简求也被免去原来的官职而以左庶子的身份在分司任职。数年后, ( 卢简求 ) 出任寿州刺史。九年,党项叛乱,朝廷任命卢简求为四镇北庭行军、泾州刺史、泾原渭武节度押蕃落等使、检校左散骑常侍、上柱国、范阳县男,食邑三百户。十一年,升任检校工部尚书、定州刺史、御史大夫、义武军节度、北平军等使。十三年,任检校刑部尚书、凤翔尹、风翔陇西节度观察等使。十四年八月,代替裴休任大原尹、北都留守,充任河东节度观察等使。
卢简求文辞奔放无拘束,善于应变,历任四镇节帅,都是守卫边陲。杂虏侵扰哪里的边界,紧接着他就被授任为哪里的节帅,所到之处安抚驾驭有方,边界一带平安无事。太原军一直管辖着退浑等三个部落,有时安抚不到位,多次造成边患。之前的节帅有的邀请他们盟誓,把他们的子弟作为人质,但他们还是不断地侵扰。卢简求诚心诚意地安抚他们,并以恩惠信任对待他们,凡是作为人质的子弟,全部遣送回去。所以三个部落的人都乐意听从 ( 卢简求 ) 的命令。咸通初年, ( 卢简求 ) 因病辞职,奏章中的言语极为诚恳。皇帝下诏让他以大子太师的官职退休,返回东都。 ( 卢简求 ) 在都城有园林别墅,一年中随着季节的不同消遣娱乐,年轻后辈在身边侍奉,宴席上有大官相陪,饮酒赋诗赏玩酬答,竟然有忘记回家的时候,像这样的日子过了多年。咸通五年十月逝世,终年七十六岁。追赠尚书左仆射。
-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的三大技巧 一、诵读课文积累语言材料和知识 传统的国文教学十分讲究熟读成诵,而今天教师的常用讲解分析取代了琅琅书声,学生在作业时,也只知笔练,不
-
【3676】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刘鹤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23万字,2013年2月第1版,2017年4月第10次,65元)△共7篇:①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②从经济金融理论视角看两次危机;③从货
-
梦见白色鸟,得此梦,得此梦乃是事业中多有桃花之意,得异性之相助,桃李芬芳,财运顺遂。如做此梦,因金钱之事与他人间有争吵之想法,两败俱伤。冬天梦之吉利,春天梦之不吉利。
-
谦虚,要贬抑自满季先生语录:在世界文明古国中,中国是提倡谦虚最早的国家。在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的《尚书·大禹谟》中就已经有了“满招损,谦受益,时(是)乃天道”这样的教导,把自满与谦虚提高到“天道”的水
-
元代人虞集生长于江南,但仕宦生涯又使得他不得不留在北方的大都(今北京)。他在晚年曾屡次请求回到南方,但终不获允许,乡关之思由此而愈加浓烈。此诗正反映他的这种乡愁和苦楚的心理。“何处它年寄此生”,来
-
文言文平阳王平子,赴试北闱,赁居报国寺。寺中有余杭生先在,王以比屋居,投刺焉,生不之答;朝夕遇之多无状。王怒其狂悖,交往遂绝。一日,有少年游寺中,白服裙帽,望之傀然。近与接谈,言语谐妙,心爱敬之。展问
-
诗歌变革的报春者——文章四友从唐高宗后期起,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即以诗文为友,“文章四友”因此得名。崔融文采华丽典雅,大气包举;李峤是唐代第一位“咏物”诗人;苏味道诗风明丽开朗;杜审言性格率真狂
-
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出自五代徐昌图的《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
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一 远远的是牵牛,亮亮的是织女。 双手洁净纤细
-
资治通鉴·梁纪·梁纪十四《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所编著的,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成就最高的编年体通史。以下是资治通鉴·梁纪·梁纪十四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文言文起著雍敦牂,尽阏逢困敦,凡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