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中独坐》赏析
元代人虞集生长于江南,但仕宦生涯又使得他不得不留在北方的大都(今北京)。他在晚年曾屡次请求回到南方,但终不获允许,乡关之思由此而愈加浓烈。此诗正反映他的这种乡愁和苦楚的心理。
“何处它年寄此生”,来自于诗人凄楚的内心深处。他在经历了难熬的宫廷生计,又久羁京师不得南归之后,自然便产生了人生如寄的悲凉念头。人生如寄、人生如梦及人生如戏的思想都源自佛教,反映的是人生的虚幻不真,认为人生不过是暂时寄寓于世界上的空皮囊而已。虞集的发问并非懵懂,而是十分清醒的明知故问,这种人生如寄的观念已深深扎根于他的心上,所以他做官虽然官至翰林院学士、国子祭酒也坚决地要求回归江南的家乡。
“山中江上总关情”,指的是哪怕是隐居山中或是浪迹江湖寄此余生,都不能忘却魂牵梦绕的乡关之情。当然,这“山中江上”也代指江南的青山绿水,在那里有杂花生树,草长莺飞,画舟横笛,酒旗招摇,家乡的一草一木总让诗人牵挂着哩。“总关情”指的是无时不刻都在关注,乡关之思的落脚点总是倾注在江南故土之上。“无端绕屋长松树,尽把风声作雨声”,传达的是诗人那种无法排遣的乡愁。诗人在院中独坐而思、而愁,竟然会埋怨起那绕屋而长的高高松树身上来了。绕屋的松树长而高,表明诗人居京师此屋已多年了,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岁月的流逝更加重诗人乡思的凝重。不仅如此,这松树又毫无理由的总是迎风发声,诗人每每听来仿佛又回到了江南的雨声里。“尽把风声作雨声”的不是松,而是诗人的内心错觉,这种错觉恰恰真切地反映出了诗人愁情的深植与难以驱除。诗人不仅对江南的江山景物关情,即使是北方的草木入眼入耳作声都会使他联想到江南的江涛雨声。可见诗人的乡关之思已使他进入痴迷的状态,成了他的心病。“尽把风声作雨声”也是诗人的愤激之语,独坐而思又难解乡愁之时,就连呜咽的松风也被牵连进来,成为诗人的怪罪对象。
诗题为《院中独坐》,含有深刻的孤独和寂寞的意思,他的这种乡关之思实际上是在内心深处所藏的家国意识,故借院中的松树来宣泄心中的不满。大诗人李白有《独坐敬亭山》一诗,是借孤云寄托自己的孤独,虞集《院中独坐》亦从松风中找到寄托的对象,并从风声的倾听中听出江南春雨的消息,其内心的痛楚也超越他个人内心的疆域成为世人可以共鸣的故土家园意识,从而传达出“独坐”的神髓。
本页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诗中有云字的古诗名句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
胸有成竹文言文译文 《胸有成竹》是著名诗人苏轼的作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胸有成竹文言文译文,欢迎参考阅读! 胸有成竹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②,以
-
浣溪沙 贺铸 楼角初消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 笑拈粉香归洞户①,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②。 [注释] ①洞户:指女子的居室。 ②寒似夜来
-
两小儿辩日文言文翻译 《两小儿辩日》是大修订教材人教版第十一册中新增的课文。编者的意图旨在通过这个短小有趣的寓言故事让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培
-
梦见大雾是为什么呢?很多人喜欢从梦境中发生的事情来揣测现实中事物的好坏,其实梦境并不单单只是展示这层意思,还有可能是你在白天的时候不方便表露出来的内心活动,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梦见大雾所折射出来的内心
-
佛祖在信奉佛教的人的心中是有很大意义的,而且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梦的见佛祖的,需要这个人诚心诚意并且和佛有一定的关联,所以梦到神佛都是比较特别的。
-
读书破万,下笔如有神 【出典】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原作】 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 "> 瓶庵小传(清)魏禧
吴门枫江之市[1],有君子焉,人皆称曰瓶庵。或曰:“守口如瓶,取谨言之义。”或曰:“瓶窄口而广腹,善容物者也。” 瓶庵幼失怙废学[2],长自力于学,好文墨士,于贤人隐君子尤尊敬之。朋友之穷老无所归者,
-
语义说明:指人平日待在家里,很少外出。 使用类别:用在「足不出户」的表述上。 深居简出造句:01自从太太过世后,他深居简出,隔绝俗务。 02我目前过的是深居简出的生活,所有琐事一概不理。 03他自退出
-
文言文的经典语句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