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黍离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4:42:32阅读:755

黍离

先秦:佚名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看那黍子一行行,高粱苗儿也在长。走上旧地脚步缓,心里只有忧和伤。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高高在上苍天啊,何人害我离家走?

看那黍子一行行,高粱穗儿也在长。走上旧地脚步缓,如同喝醉酒一样。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高高在上苍天啊,何人害我离家走?

看那黍子一行行,高粱穗儿红彤彤。走上旧地脚步缓,心中如噎一般痛。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高高在上苍天啊,何人害我离家走?

注释

黍(shǔ):北方的一种农作物,形似小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看那黍子一行行,高粱苗儿也在长。走上旧地脚步缓,心里只有忧和伤。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高高在上苍天啊,何人害我离家走?

看那黍子一行行,高粱穗儿也在长。走上旧地脚步缓,如同喝醉酒一样。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高高在上苍天啊,何人害我离家走?

看那黍子一行行,高粱穗儿红彤彤。走上旧地脚步缓,心中如噎一般痛。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高高在上苍天啊,何人害我离家走?

       注释

黍(shǔ):北方的一种农作物,形似小米,有黏性。离离:行列貌。

稷(jì):古代一种粮食作物,指粟或黍属。

行迈:行走。靡(mǐ)靡:行步迟缓貌。

中心:心中。摇摇:心神不定的样子。

悠悠:遥远的样子。

噎(yē):堵塞。此处以食物卡在食管比喻忧深气逆难以呼吸。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鼠迹狐踪

    鼠迹狐踪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鼠迹狐踪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鼠迹狐踪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在什么下面点蜡烛纯属浪费? 答案:灯下

    脑筋急转弯题目:在什么下面点蜡烛纯属浪费? 脑筋急转弯解析:点蜡烛是为了起到照明的作用,当有灯光的时候,再点上蜡烛,那只能算作是浪费。 脑筋急转弯答案:灯下

  • 《噫嘻》原文与鉴赏

    作者: 梁建民 【本书体例】 ">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周权《满江红次韵邵本初登富春山》诗词选鉴赏

    首句“长啸登临”平空起调,四字即具足了“登富春山”的题意。临高长啸,是古人显示兀傲狂放气性的举动。尤其是登山长啸,在诗文中往往含有化用“苏门啸”典故的文学意味。"> 张永《锦屏山顶上的戏台》

    一爬山常听到喊山声。居高声自远,只是听起来有的声嘶力竭,显然累得够呛;有的底气尚足、音质圆润。在山顶亮亮嗓子,放纵地呼吸吐纳,倾听千山万壑的回声,也是一种不常有的人生体验。三十年前,我曾有一次客宿山村

  • 《望尘而拜》名言名句解读

    苍蝇附骥,捷则捷矣,难辞处后之羞;茑萝依松,高则高矣,未免仰攀之耻。 【注释】 骥:骏马。茑萝:一年生藤本花卉,茎细长柔软,极富攀援性。 【译文】 苍蝇叮在骏马的尾巴上,虽然也会移动很快,但难逃附着在

  • 安家落户造句四则

    【解释】形容把家搬迁到一个地方长期居祝有时也比喻其他生物被引移到某个地方后,生长繁殖。安家:把家庭安置下来。落户:在他乡安家长期居祝 【造句】 ①当时和我一起到北大荒安家落户的还有许多外校的同学。

  • 文言文的相关阅读练习

    文言文的相关阅读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10分)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于树阴。少时,且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①之物。久未果,遂讼于官。惠②遣争者出,顾州纲纪

  • 王猛为京兆尹文言文专练

    王猛为京兆尹文言文专练   王猛为京兆尹  秦王坚自河东还,以骁骑将军邓羌为御史中丞。八月,以咸阳内史王猛为侍中、中书令①,领京兆尹②。特进、光禄大夫强德,太后之弟也。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