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流年莫虚掷,华发不相容。意思翻译、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2:12:09阅读:288

流年莫虚掷,华发不相容。

出自唐代方干的《送从兄郜 / 韦郜 / 途中别孙璐》

道路本无限,又应何处逢。流年莫虚掷,华发不相容。

野渡波摇月,空城雨翳钟。此心随去马,迢递过千峰。

参考翻译

注释

翡:遮蔽,覆盖

迢递:遥远的样子

参考赏析

赏析

诗歌首联,感慨人生道路多而漫长,天下之大,不知何时才能与堂兄再次相见。表达了与从兄分别后不知何处能相逢的伤感。

第二联希望珍惜时间,千万不要虚度,不然头发花白也难再相见,表达了岁月不等人,与从兄不知何时能相逢的伤感。这两句长于比拟,前句以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而又无处不在的时间,比作可任人随意抛掷的物体,后句以无主观感情可言的华发拟人。两个比拟手法的运用,既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感,又使之显得生动活泼。“莫虚掷”三字给人以警示,“不相容“一句更增强了人的紧迫感,两句都起到了极好的劝诫作用。

第三联是名句,注意炼词炼句,“摇”即摇动、晃动,月亮的倒影在水中随波荡漾,以动衬静,描绘出诗人送别从兄时环境的凄清冷寂。“雨”是诗眼,空城细雨绵绵,掩挡了钟声。

第四联写自己心随从兄而去,想象自己随从兄跨越万水千山,表达了强烈的不舍之情。

作者介绍

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文言文《国语·鲁语·曹刿问战》阅读理解

    文言文《国语·鲁语·曹刿问战》阅读理解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 刘颇偿瓮直文言文翻译|注释|启示

    文言文渑池(1)道中,有车载瓦瓮,塞于隘路(2)。属(3)天寒,冰雪峻(4)滑,进退不得。日向暮(5),官私客旅群队,铃铎(6)数千,罗拥在后(7),无可奈何。有客刘颇者,扬鞭而至,问曰:“车中瓮直几

  • 水浒传歇后语 武大郎玩夜猫子 - 啥人玩啥鸟

    副标题 1贼去了关门——迟了(第5回周通) 2瓮中捉鳖——手到拿来(第18回刘高) 3阎罗王面前——没放回的鬼(第21回阎婆惜) 4花木瓜——空好看(第24回潘金莲) 5马蹄刀木勺

  •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注释翻译

    蔡磷,字勉旃,吴县人。重诺责②,敦风义③。有友某以千金寄④之,不立券⑤。亡何⑥,其人亡。蔡召⑦其子至,归之。愕然⑧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

  • 江南逢李龟年全诗、意思及赏析_唐代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由唐代杜甫所创作。以下是江南逢李龟年全诗、意思及赏析,欢迎阅读。江南逢李龟年全诗原文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qí wáng zhái lǐ xú

  • 郑当时的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郑当时的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郑君死孝文时。

  • 梦见吹风

    梦见吹风,得此梦,五行主木,乃是乙木之象征,姻缘之事多有不顺,剪不断理还乱,烦恼在心,情感之事切莫强求,或有一厢情愿之想法,失恋之人当断则断,不断反受其乱。

  • 任艳苓《灶屋三题》

    想起锅灶在乡村,家家都有灶屋,那是烧锅做饭的地方,城里人称之为厨房。不过,还是灶屋听起来显得实在、质朴,说话间心里就暖暖的,不像厨房,一听就让人觉得冷冰冰的,少了些人情味。锅灶是灶屋的主角,这从名字上

  • 梦到了卖小吃有什么预示吗

    梦见卖小吃,得此梦,乃事业可得好运之意,求财多有他人相助,贵人运多者,财运旺盛之迹象。如做此梦,为人圆融,少与他人间有正面冲突,财运有所提升之征兆,多为吉兆。夏天梦之吉利,冬天梦之不吉利。

  •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出自唐代李白的《三五七言 / 秋风词》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