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0:31:19阅读:633

【诗句】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出处】唐·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翻译】戴着大红色头巾的宫廷报效卫士报过了五更,掌管皇上穿戴的官员才给皇上穿上龙袍。

【全诗】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唐·王维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注释】

①绛帻(ze):用红布包头似鸡冠状。鸡人:古代宫中在天将亮时,有红布包头的宿卫於朱雀门外传鸡鸣,以警百官,故名。报晓筹:报告天将亮的更筹,更筹是夜间计时报更的竹签。②尚衣:掌管皇帝衣服的官员。翠云裘:饰有翠绿云纹的皮衣。③此句意谓九重宫门层层打开。九天:此处指皇帝所居,犹九重。阊阖:神话中的天门,此处指宫门。④万国:指所有附属国。衣冠:世族士绅,文武百官。冕旒(liu):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的礼冠;旒是冠前后悬垂的玉串,天子之冕十二旒。南北朝以后臣下不用冕,故此处冕旒即作皇帝的代称。⑤仙掌:宫中用以蔽日障风的扇形仪仗。⑥香烟:宫廷中熏香烟雾缭绕。傍:依附。衮龙:皇帝穿的绣有卷龙的袍。浮:指龙袍上锦绣的卷龙光泽在闪动。⑦二句意谓早朝结束,作为中书舍人的贾至又要回到中书省里,裁用五色纸起草诏书了。佩声:指身上佩带的饰物发出的声音,代指贾至。凤池:即凤凰池,唐代对中书省的美称。

【赏析】

       这首诗作于乾元元年 (738) 春末,时作者任中书舍人。贾至当时写过一首《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当时王维、岑参、杜甫等都有应和之作。王维此诗与岑参所写同题,都是描写朝拜庄严华贵的唱和诗。全诗按照时间的顺序,通过细节描写与场景的渲染,分早朝前,早朝中,早朝后三个层次,描绘了大明宫早朝时庄严华贵的氛围与皇帝的威仪。

      一二句写早朝前的情景。作者选取了 “报晓”与“进裘” 两个细节开始为将要写到的早朝渲染气氛。在古代宫中,天将亮时,有头戴红巾的卫士,于朱雀门外高声喊叫,以警示百官,取公鸡打鸣意,故名鸡人。尚衣局是专门掌管皇上衣服的部门; 翠云裘,饰有绿色云纹的皮衣,这里专指天子衣饰。诗人用了一个“方”字准确地表达出早朝前那种有条不紊的秩序感与时间感。王维有意用了 “绛色”来与 “翠云”形成颜色的鲜明对比,突出了皇家华丽的环境。

      中间四句正面描写早朝的情景。在前两句中,诗人用“九天阊阖”喻皇宫,为早朝设置了一个神圣的背景,以万国使臣朝拜来进一步衬托天子的尊严。诗人在此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恢宏壮丽的场景。“九天”两句所描写的朝见的磅礴气势,古来无出其右者。后两句着意细节,写蔽日的障扇在晨曦照耀下向前移动;香炉的轻烟萦绕,皇上的龙袍中所绣之龙好似浮游于烟雾之中。在这里,诗人用“才”字来强调了时间的准确,同时,在细节描绘中注意突出了光与影的效果,“香烟欲傍衮龙浮”一句,一个“欲”字把香烟写得好似活了一般。

     最后两句“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写朝拜后贾舍人就用五色纸起草诏书; 可听到服饰铿锵声时他便已回到中书省。贾至原诗末两句: “共沐恩波凤池里,朝朝染翰侍君王”,写到中书舍人起草诏书的职责,王维和诗结尾也照应了贾至原诗,也归结到中书舍人的职责上。但看起来却是比贾至原诗生动许多。他用 “五色诏”写色,“佩声”写声,并未直接写到贾至,但在这声色的描写中却是生动地展现了贾至的活动。

       这首和诗不和其韵,只和其意。用语堂皇,造句伟丽,格调和谐,别具艺术特色。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迢迢牵牛星》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迢迢牵牛星无名氏【原文】迢迢牵牛星[1],皎皎河汉女[2]。纤纤擢素手[3],札札弄机杼[4]。终日不成章[5],泣涕零如雨[6]。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7]?盈盈一水间[8],脉脉[9]不得语。【

  • 《李梦阳·六戒》原文注释与译文

    《李梦阳·六戒》原文注释与译文 匡衡曰①:聪明疏通者戒于太察②,寡闻少见者戒于壅蔽③,勇猛刚强者戒于太暴,仁爱温良

  •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分析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分析   考试说明中的要求: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乎、然、

  • 送白利从金吾董将军西征全文翻译(李白)

    送白利从金吾董将军西征全文:西羌延国讨,白起佐军威。剑决浮云气,弓弯明月辉。马行边草绿,旌卷曙霜飞。抗手凛相顾,寒风生铁衣。送白利从金吾董将军西征全文翻译:吐蕃将要受到我大唐帝国的征讨,您这白起将军的

  • 余冠英谈诗·说雅

    说雅“雅”字向被用作品评诗文的重要标准,如今亦尚未废弃不用,虽然有人以为这个字的意义已经“堕落到令人憎鄙的地步”了。假如现代人有鄙 ">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注音视频版)鉴赏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生必须背诵70首优秀古代诗词。这些古诗词都是历代传诵的名篇佳作,是中国五千年诗歌史上的精华之作。 小学必背古诗

  • 张恨水

    张恨水二十年前的事,在安庆乡下遇见几本张恨水的章回小说,课余一章一章读得仔细。张先生文字大好,意境淡远,读得人心里愁绪逸荡。那时候喜欢刘旦宅、戴敦邦的连环画,窄窄的书里悠悠闲闲,真像张恨水笔下一些少奶

  • 虿祝文言文及译文

    虿祝文言文及译文   【原文】  虿祝  司马光  迂夫夜立于庭,拊树而虿蛰其手,捧手呤呼,痛彻于心。家人呼祝师祝之。祝师曰:“子姑勿以虿为惨烈,以为凡而藐之曰‘是恶(何)能

  • 有关湖广填川的历史故事

    似乎是公元1642年,大明崇祯十五年,冬月傍晚。暖昧的太阳余晖把月亮染得像绣楼小姐那一半嫣红一半洁白的花绷子,别样的明净与祥和。大巴山南麓的金山寺内,百岁高僧汝悟大师已闭关修练多日,算算也该这几日

  • 《先秦散文·庄子·天道(节选)》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庄子·天道(节选)》原文鉴赏 桓公读书于堂上①,轮扁斫轮于堂下②,释椎凿而上③,问桓公曰:“敢问,公之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