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研石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
王仲超言[1]:“洞庭君山间有石洞[2],高可容舟,深暗不测,湖水出 入其中。尝秉烛泛舟而入,见两壁皆黑石,其色如漆,接之而软;出刀割之, 如切硬腐[3]。随意制为研[4],既出,见风则坚凝过于他石。试之墨,大佳。 估舟游楫,往来甚众,中有佳石,不知取用,亦赖好奇者之品题也[5]。”
翻译
王仲超说:“洞庭湖的君山有个石洞,高大得可以在里面行船,又深又黑不见底,湖水在里面流出流进。我曾经点了蜡烛乘船进去过,看见两边石头像漆那样黑,用手按按却是软的。抽刀去割,像切下一块硬豆腐,可以随心所欲做成块研台。等出了洞,一见风,就比别的石头还硬,用来磨墨,非常好。那些雇船游览的人很多,洞中有这么好的石头不知弄出去用,它的好处也得依赖我这样好奇的人给它宣传、评论呢!”
注释
[1]王仲超:未详。
[2]洞庭君山:君山又名湘山,在湖南省洞庭洞中,相传为女神湘君住处。 见《水经注·湘水》。
[3]硬腐:豆腐干。
[4]研:通“砚”。
[5]品题:称扬。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又名柳泉居士,聊斋先生,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早岁即有文名,深为施闰章、王士禛所重。屡应省试,皆落第,年七十一岁始成贡生。除中年一度作幕于宝应,居乡以塾师终老。家境贫困,接触底层人民生活。能诗文,善作俚曲。曾以数十年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并不断修改增补。其书运用唐传奇小说文体,通过谈狐说鬼方式,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多所批判。著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及关于农业、医药等通俗读物多种。还有文集13卷400多篇,诗集8卷900多篇,词1卷100多阕,以及俚曲14种、戏3部、杂著5种。
-
【3382】血缘与归属(〔加〕叶礼庭著,成起宏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4.8字,2017年8月第1版,48元)△七个部分:导论——最后的避难所;[1]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2]德国;[3]乌克兰;[4]
-
伫立长堤,淡荡晚风起。骤雨歇、极目萧疏,塞柳万株,掩映箭波千里。走舟车向此,人人奔名竞利。念荡子、终日驱驱,觉乡关转迢递。何意。绣阁轻抛,锦字难逢,等闲度岁。奈泛泛旅迹,厌厌病绪,迩来谙尽,宦游滋味。
-
张士隆,字仲修,安阳人。弘治八年举乡试,入太学。与同县崔铣及寇天叙、马卿、吕柟辈相砥砺,以学行闻。十八年成进士,授广信推官。正德六年,入为御史。巡盐河东,劾去贪污运使刘愉。建
-
明代后期的文学流派。以钟惺(1574-1624,字伯敬)、谭元春(1586-1637,字友复)为代表,因为他们都是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所以被称为竟陵派。二人曾合编《古诗归》、《唐诗归》,风行一时,所
-
说天鸡文言文翻译 【原文】 说天鸡 罗隐 狙(寓言中的姓氏)氏子不得父术,而得鸡之性焉。其畜养者冠距不举,毛羽不彰,兀然若无饮啄意,洎见敌,则他鸡之雄也;伺晨,则他鸡之
-
原文贼退示官吏(并序)元结癸卯岁⑴,西原贼入道州⑵,焚烧杀掠,几尽而去。明年,贼又攻永破邵⑶,不犯此州边鄙而退⑷。岂力能制敌与⑸?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昔岁逢太平,山林
-
梦见核桃是什么意思梦见核桃,是吉兆,暗示会有好事发生。梦见采摘核桃,预示可能会有灾祸降临。女人梦见核桃,会里闹矛盾。梦见吃核桃,会浑身不舒服。病人梦见吃核桃,会卧床不起。梦见吃核桃仁,预示病情将会好转
-
周执羔,字表卿,信州弋阳人。宣和六年举进士。授湖州司士曹事,饿除太学博士。 建炎初,乘舆南渡。调抚州宜黄县丞。时四境傲扰,溃卒相挺为变,令大恐,不知所为,执羔谕以祸福,皆敛手听命
-
高阳应造屋 【原文】 高阳应将为室家①,匠②对曰:“未可也,木尚生③,加涂其上④,必将挠⑤。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⑥。”高阳应曰:“缘子之言⑦,则室
-
诗人只身北去,对广陵的亲故怀着极为深沉的感情。但这种感情,表现得颇为含蓄。读者从诗中感觉到的,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出来,只是摄取了眼前景物,淡墨点染,构成一种凄迷的气氛,烘托出一种执着的情感。诗的前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