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东周·赵取周之祭地原文_赵取周之祭地翻译
《赵取周之祭地》是一篇创作于战国时期的散文,出自西汉刘向编著的《战国策》。
原文
赵取周之祭地,周君患之,告于郑朝。郑朝曰:“君勿患也,臣请以三十金复取之。”周君予之。郑朝献之赵太卜,因告以祭地事。及王病,使卜之。太卜谴之曰:“周之祭地为祟。”赵乃还之。
翻译
赵国夺取了东周的祭地,周君为此而忧虑,便把自己的心情告诉了郑朝。郑朝说:“君王不必忧虑,请给我三十金把那祭地重新收回来。”周君给了郑朝三十金,郑朝把它献给了赵国的太卜,并谈了祭地的事。大王生了病,让太卜算卦,太卜责怪说:“这是东周祭地的鬼神在作怪。”于是赵国便归还了东周的祭地。
读后感
读了《赵取周之祭地》这个故事,我的第一疑问是祭田是什么?
从字面上理解估计和祭庙,祭品的功能相似。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祭祀祖先所用的物品。可就是这么神圣的东西,天子的祭田却还是被赵一个诸侯给抢掉了。无奈到要谋士利用装神弄鬼的太卜解决问题。看到周室衰颓如此,心中有点不忍。但这是历史的脚步,任任何人都不能阻挡。
当一个国家连自己的祭祀类东西都保不住的时候,那真是离灭亡不远了。赵氏晋大夫出身,现在竟然连天子的祭田也是想夺就夺,怪不得孔子也感慨礼崩乐坏。但这是矛盾矛盾发展的必然走向。圣人坚持克己复礼,但那也只是境界问题,而非实实在在的现实问题了。赵王病了,收受好处的太卜把病因归咎于夺了周的祭田。那时的人们还是相当畏惧鬼神的。赵王也是人,也怕死,所以听太卜言也是人之常情。想想为了一块祭田丢了自己的性命,那多不划算啊。所以还是把祭田还给了东周。郑朝用一时的巧计保住了周室那仅存的一点尊严。但是谁都知道,这仅有的一点尊严最后也会失去。所以奇技淫巧能够规避风险一时,但如果不从本源上去查缺补漏,迟早也会走向失败。
这虽是天命,但又有谁愿意去接上这最后一棒!赵王不敬天子惧鬼神,周君不修本源险用计,我们不塑自身疲于生活,其实都是一样的。
作者简介
刘向(约前77—前6)又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汉宣帝时,为谏大夫。汉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汉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慰。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中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治《春秋彀梁传》。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生平事迹见《汉书》卷三十六。
-
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注音版 赋fù得dé古gǔ原yuán草cǎo送sòng别bié 离lí离lí原yuán上shàng草cǎo , 一yī岁suì一yī枯kū荣róng 。 野yě火huǒ烧shāo不b
-
王允(137年-192年),字子师,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据《后汉书》)。东汉末年大臣。王允出身官宦世家。他十九岁就开始任公职,壮年时任豫州刺史。因为在和中常侍张让的斗争中失败,王允被迫去官隐居,在
-
汪琬:游马驾山记 汪琬马驾山,在光福镇西,与铜井并峙。山中人率树梅艺茶条桑为业,梅五之,茶三之,桑视茶而又减其一,号为光福,幽丽奇绝处也。予入山,与诸子循邓尉之阴前行,数十步辄有平原,曲涧回流,倒影澄
-
治国如栽树文言文阅读训练 治国如栽树 【原文】 (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
-
【甲】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
-
十九世纪四十——六十年代,俄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主张忠实地复制现实,描摹“自然”,是自然派创作方法的基本特色。自然派形成于一八四二至一八四五年间。最初它是反动文人布尔加林对一批师法果戈理的青年作家的
-
作者简介 元稹,字微之,河南洛阳人。生于唐大历十四年,死于大和五年(779年~831年)。他8岁丧父,15岁以明两经擢第。21岁初仕河中府,25岁登书判出类拔萃,授秘书省校书郎。28岁列才识兼茂明于体
-
乌蜂中考文言文阅读以及答案 杞离谓熊蛰父曰:“子亦知有乌蜂乎?黄蜂殚其力以为蜜,乌蜂不能为蜜而惟食蜜。故必尽逐其乌蜂,其不去者众哜①而杀之。今居于朝者,无小大无不胝②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带翻译及注释加赏析三 秋浦歌 ——李 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作者背景 见《静夜思》的作者背景。
-
丢失了的风景我已经走得太远了,脚步它太重,梦想太大闭幕的画布,搬不出我稚嫩的演绎,被岁月遗忘所有与昨日有关的游历,都成了与今天对峙的故事没有了道具让我再去扮演,在面具下存活 抖落了我习惯谦卑的弯曲。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