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韩二·齐令周最使郑文言文翻译
战国策·韩二·齐令周最使郑
《齐令周最使郑》是创作于战国时期的文言文,出自西汉·刘向编著的《战国策》。以下是文言文之家整理的《齐令周最使郑》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文言文
齐令周最使郑,立韩扰而废公叔。周最患之,曰:“公叔之与周君交也,令我使郑,立韩扰而废公叔。语曰:‘怒于室者色于市。’今公叔怨齐,无奈何也,必周君而深怨我矣。”史舍曰:“公行矣,请令公叔必重公。”
周最行至郑,公叔大怒。史舍入见曰:“周最故不欲来使,臣窃强之。周最不欲来,以为公也;臣之强之也,亦以为公也。”公叔曰:“请闻其说。”对曰:“齐大夫诸子有犬,犬猛不可叱,叱之必噬人。客有请叱之者,疾视而徐叱之,犬不动;复叱之,犬遂无噬人之心。今周最固得事足下,而以不得已之故来使,彼将礼陈其辞而缓其言,郑王必以齐王为不急,必不许也。今周最不来,他人必来。来使者无交于公,而欲德于韩扰,其使之必疾,言之必急,则郑王必许之矣。”公叔曰:“善。”遂重周最。王果不许韩扰。
翻译
齐国派周最出使韩国,胁迫韩国任命韩扰为相国,罢免公叔。周最为此很苦恼,他说:“公叔和周君的关系很好,派我出使韩国,使韩国废掉公叔而立韩扰为相。俗话说:‘人在家里生气,一定会把怒容在大庭广众之下表露出来。"如果公叔怨恨齐国,那是没有办法的事,可是他一定会和周君绝交从而痛恨于我呀。”史舍劝道:“您就去吧,我会让公叔尊重您的。”
周最来到了韩国,公叔非常愤慨。史舍见公叔说:“周最本来不想出使韩国,是我私下里强迫他来的。周最不想来,是为了您好;我强迫他来,也是为了您好。”公叔说:“请您说说您的理由。”史舍回答道:“齐国一个大夫养了一条很凶猛的狗,不能呵斥,呵斥它就要咬人。有一位客人想试试,先小心地盯住它,轻轻地呵斥,狗没有动;又大声呵斥它,狗竟没有了咬人的意思。周最以前有幸能够侍奉您,这次不得已才出使韩国。他将按照礼节慢慢地陈述齐国的要求,韩王一定以为齐王并不急于这样做,一定不会答应这个要求。如果周最不来,别人一定也会来出使的。来的人和您没什么交情,又想要讨好韩扰,出使肯定会很快,说话的口气一定很急切,那么韩王一定会答应他。”公叔说:“好。”于是就很敬重周最。韩王果然没有让韩扰取代公叔为相。
作品出处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末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战国策》善于述事明理,大量运用寓言、譬喻,语言生动,富于文采。虽然书中所记史实和说辞不可尽信,但其仍是研究战国社会的重要史料。
-
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年),北方的前秦苻坚率领百万大军南下,气焰嚣张,妄图消灭东晋,统一南北。东晋只有八万军队,不到苻坚的十分之一。而淝水一战,晋师大败苻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保住了晋国的安
-
江上之山赋潺湲溶兮〔潺湲,水流动貌。(hòng)溶,水深广貌。〕,楚水而吴江。刻划崭崪兮,云山而碧峰。挂青萝兮万仞,竖丹石兮百重。嵯峨兮岩崿,如斫兮如削。峣嶷兮尖出,岩岍兮空凿。波潮兮吐纳,嵁峰兮积沓
-
高適 名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导读】 高適(约706—765),唐代著名诗人,字达夫。渤海蓨(tiáo)(今河北景 "> 管管(台湾)《裳》诗词原文及赏析
裳管管(台湾)那些落下的花瓣是一个女子撕碎的嫁衣裳树下躺着的果子是伊不小心生下的孩子不必这样撕着过一生么?累坏了相思(选自《当代台 "> 腾骧磊落三万匹,皆与此图筋骨同。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杜甫国初已来画鞍马,神妙独数江都王。将军得名三十载,人间又见真乘黄。曾貌先帝照夜白,龙池十日飞霹雳。内府殷红玛瑙盘,婕妤传诏才人索。盘赐将军拜舞归,轻纨细绮相追飞。贵戚权门
-
唐朝近三百年间诞生的大诗人如群星璀璨,若论盛唐诗人,排前三位的自然是“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和“诗佛”王维。如果单从人生履历而论,王维比起不得志而纵酒狂放的李白和颠
-
韩愈晚春注音版 晚wǎn春chūn 韩hán愈yù 草cǎo树shù知zhī春chūn不bù久jiǔ归guī , 百bǎi般bān红hóng紫zǐ斗dòu芳fāng菲fēi 。 杨yáng花huā榆y
-
一士人善画注音版文言文《 一yī士shì人rén善shàn画huà 》 一yī士shì人rén善shàn画huà , 作zuò鼠shǔ一yī轴zhóu , 献xiàn之zhī邑yì令lìng 。 令l
-
南朝乐府·西曲襄阳乐江陵三千三,西塞陌中央。但问相随否,何计道里长。题解 南北朝出现的乐府民歌是继周代民歌(《诗经》中的“国风”)和汉代乐府民歌之后,比较集中出现的又一批群众口头创作。《乐府诗集》称“
-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2)。晋陶渊明独爱菊(3)。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5),濯清涟而不妖(6),中通外直,不蔓不枝(7),香远益清(8),亭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