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翻译 郑板桥开仓济民的品质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8 20:40:54阅读:983

【文言文】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翻译】

郑燮(xiè),号板桥,是清朝乾隆元年的进士,画竹和兰是他的长处。他曾经在范县担任县令,爱百姓就像爱自己的子女,不受贿赂,案件处理的很快,没有积压。空闲的时间经常和文人们喝酒颂诗,甚至有时都忘了他是当官的人。郑燮后来被调任到潍县作官,恰逢荒年,(到了)人吃人(的地步)。郑燮打开官仓发放粮食来赈济灾民,有人阻止他,郑燮说:“这都什么时候了,如果向上申报,百姓怎能活命?皇上怪罪下来,所有罪名,我一人承担。”于是立即把粮食发放给百姓,上万人得以活命。任命期到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为他送行。

【注释】

为:作为,当。

长:擅长。

室:家。

贿赂:别人有求于某人而送的东西。

无留牍(dú):没有遗留下的公文;牍: 公文。

之:的。

余:空闲。

辄:就。

至:甚至。

其:他,指代郑板桥。

长吏:地方最高的官员。

迁:工作调动,迁到。

值:遇,遇到。

食:吃。

或:有的人。

岂:怎能。

谴:谴责、责备。

任:承担责任。

活:救活。

去:离开。

《郑板桥开仓济民》体现了郑板桥什么品质?

《郑板桥开仓济民》中郑板桥不受贿赂、爱与文人喝酒吟诗、从不拖欠公文、遇饥荒时果断开仓救民,反映出郑板桥是一个有才、关心百姓、爱民如子、平易近人、受民爱戴、敢于负责、清正廉明、才识渊博、谦虚、处理公务果断的良官。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汉广》原文与鉴赏

    作者: 胡昭著 【本书体例】 【原文】:南有乔木,不可休息(1)。汉有游女(2)

  • 洪荒祖巫烛九阴的神话传说故事

    今文化史家认为,烛龙为北方龙图腾族的神话,其本来面目应是男根,由男性生殖器蜕变而来。其产生晚于女阴崇拜时代。据《山海经大荒经》中记载“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

  • 余幼幼作品

    余幼幼作品失踪不管是否察觉到黄河的失踪结束时身体朝下河水触到胯骨就往后退退到沙子里退到她一个人的时候黄河是这样消失的既没有绕到枣树 "> 新批评派作品分析

    本世纪20-50年代雄据英美批评界的一支诗歌批评流派。新批评派的代表作家是托·史·艾略特*。 1941年美国批评家约·兰塞姆发表了论文集《新批评》。文集赞扬艾略特的批评见解和批评方法。“新批评派”即由

  • 文言文聪明少年题目与详解

    文言文聪明少年题目与详解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令卿二子来。” 于是敕①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

  • 方觐《子规啼》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方觐子规啼平羌江口江水清,峨眉山头山月明。江楼望月人未寝,肠断子规啼一声。作者简介 方觐(1680?—1730年),字近雯,皖南歙县(今安徽黄山歙县)人。康熙四十八年(1710年)进士,召授翰林院检讨

  • 欲擒故纵造句七则

    语义说明:为了要使对方就范,故意先放鬆一步。 使用类别:用在「施计引诱」的表述上。 欲擒故纵造句:01对方这招是欲擒故纵,你可别上当了。 02这是对方欲擒故纵的手法,你可要小心应付。 03会说故事的人

  • 文言文实词用法

    文言文实词用法   1、人不知而不愠(怨恨)《论语十则》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迷惑)(疑惑)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导)  4、择其善者而从之(长处;优点)  

  • 论如何提升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

    论如何提升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   文言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活动中“春风不度玉门关”的一片荒凉之地,即使在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尽管语文教师尝试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

  • 交河乡民

    作者: 方敏 【本书体例】 王梅序言:交河有为盗诬引者,乡民朴愿,无以自明,以贿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