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丞相好草书文言文翻译和道理
《张丞相好草书》是一篇关于北宋人张商英的文言文故事。以下是文言文之家(www.wywzj.cn)整理的《张丞相好草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张丞相好草书》文言文道理,欢迎阅读。
文言文
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日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其侄录之。当陂险处,侄惘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丞相熟视久之,亦自不识。诟其侄曰:"胡不早来问?致吾忘之。"
翻译
张丞相喜欢书写草书(草体字),但不是很擅长。爱好草书的一批人都讥笑(嘲讽)他,他却不以为然。一次,(他)偶然想到佳句,赶忙索要笔墨奋笔疾书,龙飞凤舞写了一纸。他让侄儿把诗句抄录下来。侄儿抄到笔画怪异的地方,感到迷惑不解,便停下笔来,拿着纸问张丞相:“这是什么字呢?”张丞相仔细辨认了很久,也没认出来自己写的是什么字,于是就责骂侄儿说:“你为什么不早一点儿问我,以至于我也忘了写的是什么了。”
注释
(1)张丞相:宋人张商英,字天觉,进士出身,因参与变法,贬官到衡州
(2)好:(hào)喜爱,喜欢
(3)工:好,精(善于)
(4)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
(5)得句:得到佳句
(6)录:抄录
(7)波险处:指笔画曲折乖僻的地方
(8)执:拿起
(9)熟视:仔细地看
(10)何:什么
(11)致:以至于
(12)罔然:迷惑的样子
(13)诟:责骂,埋怨
(14)胡:怎么,为什么
道理
做任何事都不能只注重现象而不看本质,囫囵吞枣必定不能有所收获。知错改错,不能把自己的错强加在别人身上。讽刺了那些喜欢推脱过错,无理取闹的人。
-
《大学》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名篇之一,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成书于春秋时期。关于《大学》的作者,《礼记》并无说明,朱熹认为首章“经”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rdqu
-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咏闲居是重要主题之一,也称为闲适诗。对诗人们来说,所谓闲,不仅仅是没事做或不做事,而是相对出仕忙于公务而言,所以闲居诗往往成了隐居诗的代名词。司马光退居后,不能忘怀于朝廷政治,所
-
《汉魏六朝散文·马援·诫兄子严敦书》原文鉴赏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还书诫曰:吾欲汝曹闻
-
赫赫之光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赫赫之光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赫赫之光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知府少得意,汶上掩柴扉。寒食仍留火,春风未授衣。皆言黄绶屈,早向青云飞。借问他乡事,今年归不归。
-
《颜氏家训·勉学篇》原文及翻译 颜氏家训 原文: 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遍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士大夫之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
-
初中语文文言文中问句固定表述 一、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型 1.何之有表示反问,其中的之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是其宾语。提前宾语的作用在于强调宾语。何之
-
【4433】多样性红利(〔美〕斯科特·佩奇著,贾拥民译,浙江教育出版社,43.4万字,2018年10月第1版,99.9元)5部分:[1]多样性认知工具;[2]多样性工具的价值;[3]多样性总是好的吗;
-
碧渊湖上小崆峒。人在水精宫。提壶莫惜莺边醉,蝶困花、来往匆匆。一饷颠风狂雨,满山怨紫愁红。仙翁来憩白云中。春色已成空。五更正结花心梦,且迟教、童子鸣钟。明日凉音渡口,绿杨影里推篷。
-
死当印造凯绥·珂勒惠支(Kaethe Koll witz)所作版画的选集时,曾请史沫德黎(A·Smed ley)女士做一篇序。自以为这请得非常合适,因为她们俩原极熟识的。不久做来了,又逼着茅盾先生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