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死》散文全文
死
当印造凯绥·珂勒惠支(Kaethe Koll witz)所作版画的选集时,曾请史沫德黎(A·Smed ley)女士做一篇序。自以为这请得非常合适,因为她们俩原极熟识的。不久做来了,又逼着茅盾先生译出,现已登在选集上。其中有这样的文字:
“许多年来,凯绥·珂勒惠支——她从没有一次利用过赠授给她的头衔——作了大量的画稿,速写,铅笔作的和钢笔作的速写,木刻,铜刻。把这些来研究,就表示着有二大主题支配着,她早年的主题是反抗,而晚年的是母爱,母性的保障,救济,以及死。而笼照于她所有的作品之上的,是受难的,悲剧的,以及保护被压迫者深切热情的意识。”
“有一次我问她:‘从前你用反抗的主题,但是现在你好像很有点抛不开死这观念。这是为什么呢?’用了深有所苦的语调,她回答道:‘也许因为我是一天一天老了!’……”
我那时看到这里,就想了一想。算起来:她用“死”来做画材的时候,是1910年顷;这时她不过四十三四岁。我今年的这“想了一想”,当然和年纪有关,但回忆十余年前,对于死却还没有感到这么深切。大约我们的生死久已被人们随意处置,认为无足重轻,所以自己也看得随随便便,不像欧洲人那样的认真了。有些外国人说,中国人最怕死。这其实是不确的,——但自然,每不免模模胡胡的死掉则有之。
大家所相信的死后的状态,更助成了对于死的随便。谁都知道,我们中国人是相信有鬼(近时或谓之“灵魂”)的,既有鬼,则死掉之后,虽然已不是人,却还不失为鬼,总还不算是一无所有。不过设想中的做鬼的久暂,却因其人的生前的贫富而不同。穷人们是大抵以为死后就去轮回的,根源出于佛教。佛教所说的轮回,当然手续繁重,并不这么简单,但穷人往往无学,所以不明白。这就是使死罪犯人绑赴法场时,大叫“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面无惧色的原因。况且相传鬼的衣服,是和临终时一样的,穷人无好衣裳,做了鬼也决不怎么体面,实在远不如立刻投胎,化为赤条条的婴儿的上算。我们曾见谁家生了小孩,胎里就穿着叫化子或是游泳家的衣服的么?从来没有。这就好,从新来过。也许有人要问,既然相信轮回,那就说不定来生会堕入更穷苦的景况,或者简直是畜生道,更加可怕了。但我看他们是并不这样想的,他们确信自己并未造出该入畜生道的罪孽,他们从来没有能堕畜生道的地位,权势和金钱。
然而有着地位,权势和金钱的人,却又并不觉得该堕畜生道;他们倒一面化为居士,准备成佛,一面自然也主张读经复古,兼做圣贤。他们像活着时候的超出人理一样,自以为死后也超出了轮回的。至于小有金钱的人,则虽然也不觉得该受轮回,但此外也别无雄才大略,只豫备安心做鬼。所以年纪一到五十上下,就给自己寻葬地,合寿材,又烧纸锭,先在冥中存储,生下子孙,每年可吃羹饭。这实在比做人还享福。假使我现在已经是鬼,在阳间又有好子孙,那么,又何必零星卖稿,或向北新书局去算账呢,只要很闲适的躺在楠木或阴沉木的棺材里,逢年逢节,就自有一桌盛馔和一堆国币摆在眼前了,岂不快哉!
就大体而言,除极富贵者和冥律无关外,大抵穷人利于立即投胎,小康者利于长久做鬼。小康者的甘心做鬼,是因为鬼的生活(这两字大有语病,但我想不出适当的名词来),就是他还未过厌的人的生活的连续。阴间当然也有主宰者,而且极其严厉,公平,但对于他独独颇肯通融,也会收点礼物,恰如人间的好官一样。
有一批人是随随便便,就是临终也恐怕不大想到的,我向来正是这随便党里的一个。三十年前学医的时候,曾经研究过灵魂的有无,结果是不知道;又研究过死亡是否苦痛,结果是不一律,后来也不再深究,忘记了。近十年中,有时也为了朋友的死,写点文章,不过好像并不想到自己。这两年来病特别多,一病也比较的长久,这才往往记起了年龄,自然,一面也为了有些作者们笔下的好意的或是恶意的不断的提示。
从去年起,每当病后休养,躺在藤躺椅上,每不免想到体力恢复后应该动手的事情:做什么文章,翻译或印行什么书籍。想定之后,就结束道:就是这样罢——但要赶快做。这“要赶快做”的想头,是为先前所没有的,就因为在不知不觉中,记得了自己的年龄。却从来没有直接的想到“死”。
直到今年的大病,这才分明的引起关于死的豫想来。原先是仍如每次的生病一样,一任着日本的S医师的诊治的。他虽不是肺病专家,然而年纪大,经验多,从习医的时期说,是我的前辈,又极熟识,肯说话。自然,医师对于病人,纵使怎样熟识,说话是还是有限度的,但是他至少已经给了我两三回警告,不过我仍然不以为意,也没有转告别人。大约实在是日子太久,病象太险了的缘故罢,几个朋友暗自协商定局,请了美国的D医师来诊察了。他是在上海的惟一的欧洲的肺病专家,经过打诊,听诊之后,虽然誉我为最能抵抗疾病的典型的中国人,然而也宣告了我的就要灭亡;并且说,倘是欧洲人,则在五年前已经死掉。这判决使善感的朋友们下泪。我也没有请他开方,因为我想,他的医学从欧洲学来,一定没有学过给死了五年的病人开方的法子。然而D医师的诊断却实在是极准确的,后来我照了一张用X光透视的胸像,所见的景象,竟大抵和他的诊断相同。
我并不怎么介意于他的宣告,但也受了些影响,日夜躺着,无力谈话,无力看书。连报纸也拿不动,又未曾炼到“心如古井”,就只好想,而从此竟有时要想到“死”了。不过所想的也并非“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或者怎样久住在楠木棺材里之类,而是临终之前的琐事。在这时候,我才确信,我是到底相信人死无鬼的。我只想到过写遗嘱,以为我倘曾贵为宫保,富有千万,儿子和女婿及其他一定早已逼我写好遗嘱了,现在却谁也不提起。但是,我也留下一张罢。当时好像很想定了一些,都是写给亲属的,其中有的是:
一、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二、赶快收敛,埋掉,拉倒。
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四、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此外自然还有,现在忘记了。只还记得在发热时,又曾想到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但这仪式并未举行,遗嘱也没有写,不过默默的躺着,有时还发生更切迫的思想:原来这样就算是在死下去,倒也并不苦痛;但是,临终的一刹那,也许并不这样的罢;然而,一世只有一次,无论怎样,总是受得了的……后来,却有了转机,好起来了。到现在,我想,这些大约并不是真的要死之前的情形,真的要死,是连这些想头也未必有的,但究竟如何,我也不知道。
9月5日
【导读】
未知死,焉知生
季路向孔子请教什么是“死”的问题,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孔子强调生的意义,固然无可厚非,但避谈死亡,却也留下了许多遗憾。
鲁迅这一生一直萦绕在死亡的氛围中,见证了许多亲人、好友以及学生的亡故。“家族中还有更多的人或因病早逝,或受虐早亡,或抽大烟、赌博败家后毙命街边、雪地,或精神失常自杀,他还有多位表兄妹年龄不大便病逝,大舅全家四口竟在数年间先后去世,至一门绝。”七岁时,不满周岁的妹妹夭折;十三岁,和他感情甚笃的小姑产后发热去世;十六岁,父亲病故;十七岁,六岁的弟弟因肺炎死亡。二十一岁,南京矿路学堂同班同学丁耀卿死于肺痨;二十六岁,曾一起留学日本的同乡秋瑾被害就义;三十一岁,好友范爱农落水而亡……四十五岁,学生刘和珍、杨德群被段祺瑞执政府镇压;五十岁,学生兼好友柔石被国民政府杀害;五十一岁,好友青年才俊韦素园死于肺痨;五十二岁,友人杨信佛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五十四岁,挚友瞿秋白被国民政府杀害。
鲁迅自己也常被疾病困扰,他在日记中,数百次提及自己“腹痛”“胃痛”“肋痛”“齿痛”“腹泻”“发热”等症状。鲁迅在给母亲的信中说,他的肺病“已经生了二三十年”,“不会断根”,“全愈是不可能的”。肺痨在那个年代差不多就是绝症,鲁迅学过医,自然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死亡的阴影从来就没有从鲁迅的身边消散,见证过、感受过,肯定也思考过。《死》是一篇关于死亡认知的文字,也是一份遗嘱。一个月后,鲁迅便永远地合上了双眼,离开了这珍贵的人间。鲁迅对死亡有哪些认知?他的死亡观发生过变化吗?你是怎样看待鲁迅的“遗嘱”的?哪一条最能触动你?如何理解他的“一个都不宽恕”?
“自问数十年来,于自己保存之外,也时时想到中国,想到将来,愿为大家出一点微力,却是可以自白的。”正因为时常感受到死亡的迫近,懂得死亡的意味,鲁迅才如此勤勉!倘若时光可以倒流,他或许会对孔子说:“未知死,焉知生?”
-
语义说明:再三命令告诫。 使用类别:用在「告诫教诲」的表述上。 三令五申造句:01学校三令五申,不准学生抽菸。 02学校三令五申禁止学生到那口池塘游泳,但就是有人不听。 03事发之前,我已三令五申,告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北宋诗人晏殊的《蝶恋花》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
-
“高柳长涂送客吟”,诗一开篇,作者便用“高柳”两字点出时节为盛夏,用“长涂”和“客”点明诗人正千里游宦。浓浓郁郁的高大柳树,一排排沿着长长的路途绵延不尽,它们随风摇曳,发出丝丝柔和的低吟,仿佛正含情脉
-
五胡是指匈奴、羯、氐、羌、鲜卑等五个少数民族,后来被当作公元300年~440年这段时期的代称。现在这些民族已经都不存在了,据说只有匈奴还有点人跑到了欧洲建立了匈牙利。今天,我们只能在历史的陈迹里,去寻
-
张可久《少年游 游鉴湖 以上四十二首词,见天一阁本》全诗赏析
美人歌舞竞湖中。秋镜簇春红。载酒船来,洗花雨过,清似水晶宫。御罗单扇题新字,争看蕺山翁。石上棋残,松边曲破,策马入樵风。
-
【举世无双解释】全世界没有第二个。形容独一无二。举世:全世界。 【举世无双造句】 ①我国的桂林山水,黄果树瀑布,是举世无双的自然风景区。 ②我国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可称得上是举世无双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①。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②。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③。即从巴峡穿巫 "> 朱柏庐《书如皋二烈士事》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书如皋二烈士事 朱柏庐 如皋顾子仲光言:同邑有二烈士,其一缪君鼎台,死于乙酉者也;其一许君元博,又逾年而死者也。 鼎台居乡曲,以勇闻,世亦莫之用。清兵南下,鼎台纠召乡勇御之,身先
-
《清史稿李世熊传》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世熊,字元仲,宁化人。少负奇才,植大节,更危险,无所惧。于书无所不窥,然独好韩非、屈原、韩愈之书。年十六,补弟子员,旋中天启①元年
-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