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文仲说僖公请免卫成公》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臧文仲说僖公请免卫成公
【原文】
温之会,晋人执卫成公归之于周[1],使医鸩之[2],不死,医亦不诛。臧文仲言于僖公曰[3]:“夫卫君殆无罪矣。刑五而已[4],无有隐者,隐乃讳也。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5],薄刑用鞭扑,以威民也。故大者陈之原野,小者致之市朝,五刑三次,是无隐也。今晋人鸩卫侯不死,亦不讨其使者,讳而恶杀之也。有诸侯之请,必免之。臣闻之:班相恤也,故能有亲。夫诸侯之患,诸侯恤之,所以训民也。君盍请卫君以示亲于诸侯,且以动晋?夫晋新得诸侯,使亦曰:鲁不弃其亲,其亦不可以恶。”公说,行玉二十瑴[6],乃免卫侯。自是晋聘于鲁,加于诸侯一等,爵同,厚其好货。卫侯闻其臧文仲之为也,使纳赂焉。辞曰:“外臣之言不越境,不敢及君。”
【注释】
[1]温之会:公元前632年,诸侯在温地盟会。卫成公:卫国国君。
[2]鸩(zhèn):传说中的一种毒鸟。此指以毒酒害人。
[3]僖公:鲁国国君,名申。
[4]刑五:指古代的甲兵、斧钺、刀锯、钻笮、鞭扑等五种刑罚。
[5]钻笮(zuàn zé):指黥刑,是在犯罪人的脸上刺字,然后涂上墨炭作为犯罪的标志。
[6]瑴(jué):双玉。
【译文】
诸侯在温地盟会时,晋国逮捕了卫成公,并把他押送到周,指使医生在半路用毒酒暗害他,但没有成功,医生也没有受到报复。臧文仲知道后对鲁僖公说:“卫君大概没有死罪了。有道是刑不过五种,没有用毒死的方法暗害成功的,施与者就得避嫌疑了。大刑是用甲兵讨伐,其次是用斧钺杀戮,中刑是用刀锯断肢,再其次是用钻笮之刑毁容,最轻的是鞭打,以此来威吓百姓。所以用甲兵、斧钺杀人的大刑都在野外执行,用刀锯处死的就在市井、午朝门外执行,五种刑法三个场所,这些都是没有什么可隐蔽的。现在晋人毒死卫侯不成功,也没有报复医生,是想避去暗害的嫌疑。倘若有诸侯出面替卫君求情,一定会得到赦免。我听说:地位相同的人互相体恤,所以能够相互亲近。诸侯有了灾患,其他诸侯去体恤他,这样才能教育百姓互相帮助。你何不替卫君求情以在诸侯间显示你的亲善,并且以此感动晋侯呢?晋侯刚刚成为各路诸侯的盟主,让他也认为:鲁国不背弃他所亲近的诸侯,我们也不可以待他不好。”僖公听后很高兴,拿出二十对白玉送给周王和晋侯,于是卫侯得到赦免。自此以后晋国遣使到鲁国聘问,规格都要比其他诸侯高一等,送的礼物也比与鲁国同等爵位的要好。卫侯听闻臧文仲对自己被释放的作用,就派人送礼物给他。臧文仲推辞说:“国以外的臣子之间要谨守语不越境的原则,恕我不敢和你有交往。”
-
语义说明:比喻消灭殆荆 使用类别:用在「完全消灭」的表述上。 寸草不留造句:01他一气之下,把院子里整得寸草不留。 02英勇的兵士们把敌军歼灭得寸草不留。 03只要是敌军经过的地方,那里便寸草不留。
-
高三语文重点文言文过秦论知识点总结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席: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名作状,像席子一样) 2、蒙:惠言语、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承接)
-
《贺新郎·别友》译文|注释|大意|赏析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 "> 《史仓使约登齐山自弄水亭过清溪桥至壶天洞洞》鉴赏
【原题】:史仓使约登齐山自弄水亭过清溪桥至壶天洞洞乃史新作或曰此即左史洞又至花盖洞翠微亭史仓索赋
-
《代意》二首,载杨亿编的《西昆酬唱集》。杨亿首倡,李宗谔、丁谓、刁衎、刘骘各和一首,刘筠和二首。题名代意,似代人立言,而这个人从诗里所描写的事情来看,当是指一离妇。">
-
作者: 任光文淑慧 陆蠡孩子手中捧着一个贝壳,一心要摘取满贝的星星,一半给他亲
-
送别江南春雨淫,北方谁是子知音。性如白玉烧犹冷,文似朱弦叩愈深。万里同舟宽老病,一杯分袂发悲吟。明年榜上看名姓,杨柳春风正似今。
-
六场歌剧《洪湖赤卫队》(1960),湖北省实验歌剧团集体创作,梅少山、张敬安、杨会召、欧阳谦叔执笔(是继《白毛女》之后又一部深受群众欢迎的优秀剧作。它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派贺龙等同志建立以
-
对资产阶级民主理想的描绘——凯勒凯勒,瑞士德语作家。《诗歌集》是一部政治抒情诗集。1883年出版的《诗集》收进自己所写的最优秀诗篇。他的诗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融为一体,形成自己强有力的风格。
-
守信,是用钱都买不到的人格魅力!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永远不要丢掉别人对你的信任,因为别人信任你,是你在别人心目中存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