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文学即人学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1 23:45:32阅读:228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文学即人学

作为一个集中体现文学的性质、特点的理论命题,是高尔基最早提出来的。它不是高尔基的原话,是人们根据高尔基有关的文学见解概括出来的。

1928年6月12日高尔基被选为苏联“地方志学”的成员,他在苏联地方志学中央局的庆祝会上致答词时,把自己主要从事的工作称为“人学”。他说: “我还是想,我的主要工作,我毕生的工作不是地方志学,而是人学。”人所尽知,高尔基是文学家,同时也是社会活动家,但他毕竟主要是个文学家,他的社会活动家的身份也是以文学家的活动表现出来的。人们有理由认为,高尔基所说的“主要工作”即指文学工作,而这种文学工作即是“人学”。这是高尔基第一次虽不直接、但明白无误地把文学称为“人学”。以后,在《谈手艺》和《论文学》等谈话和文章里,高尔基也表述了文学即是“人学”的思想。于是, “文学即人学”作为高尔基提出的文学命题和文学的经典性定义,为世公认,广为传布。

把文学称为“人学”虽为高尔基首倡,在他以前没有人使用过“人学”这个概念,但文学作为“人学”的性质、文学与“人”密不可分的关系,却是客观存在的,历代众多的文艺理论家不仅认识到了这一点,而且也有深度不同的论述。至今天, “文学即人学”则成了文艺理论的常识。

“文学即人学”是一个富有启示性的思想。高尔基提出这个理论命题时并没有明确规定它的内含,恰恰是随着文学创作实践的发展,人们不断赋予它新的含义。现在看,它大体包含这样一些思想:一、文学描写和表现的中心对象是人。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学认识和反映的中心。尽管文学是个广阔的领域,不只是要描写人,也要描写人以外的物,不只是要描写社会现象,也要描写自然景观。但是,文学写的物、写的自然界是人化了的物、人化了的自然界,它们体现了人对自己生存环境的态度,它们本身就具有了人的思想感情。因此,物和自然界进入文学领域,并不影响文学是认识人和反映人的这个基本性质。二、不仅文学的描写对象是人,文学的服务对象也是人。文学的任务和作用,就是要影响人、教育人、美化人,鼓舞和引导人们去认识生活,改造现实,提高自己,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总之,在文学领域,一切都是从人出发,一切都是为了人。三、文学既以人为对象,既以影响人、教育人为目的,在文学创作中就应该肯定人的本质力量,就应该体现人道主义,在今天就应该把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作为一条重要的思想原则。

与上述各点相联系的,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领域应该坚持人的主体性原则。具体说,作家作为人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力量,实现主体价值,而不应该从某种外加的概念出发去进行创作。作家在创作中要充分尊重人物作为人的主体性,决不把人物当做工具,当做傀儡,而应该把人物当成一个真正的人,当成一个和自己一样有思想感情、有独立个性的人来看待。要充分相信和尊重读者作为人的主体性,不应当忽视艺术欣赏者在审美过程中的审美个性和创造机制,因此作家不能居高临下地把自己看成一个教育者,而把读者降低为一个消极被动的受训者。

TAG标签: 古文赏析

  • 下一篇:返回列表
  • 猜你喜欢
    • 《我们的爱淡成了过日子》庞永力散文赏析

      1年少时曾失恋,五迷三道、茶饭不思,怎么也转不过那个弯儿来。曾因此向长辈吐露苦恼,他告诉我:在你这里是好东西,在别人那里不一定就是宝贝。这话很残酷,想来却有道理。同样一个物件,放在不同人那里,感觉与效

    •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坤《悯农二首·其一》翻译赏析

      【诗人简介】 李坤:772-846,字公垂,排行二十,无锡(今属江苏)人。元和元年(806)进士。穆宗时为左拾遗,徙江西观察使。武宗时拜相,出为淮南节度使。早岁以歌行自负,作《新题乐府》二十首,元稷

    • “满川风雨看潮生”全文出处作者及翻译赏析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出自《淮中晚泊犊头》是宋代苏舜钦的诗。公元1042年(宋仁宗庆历二年),作者到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一带旅行,在旅途中写下这首诗。 诗词原文

    • 人民公开课: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686】人民公开课: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名家领读经典”课题组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9万字,2017年8月第2版,68元)△李零、金一南、胡鞍钢、潘维、韩毓海、李稻葵、温铁军

    • 泰戈尔《地球》原文

      地 球 ◆ 泰戈尔 夕阳西坠,黄昏的祭坛下,地球,接受我双手合十最后的顶礼! 女中俊杰,你历来受到英雄的尊崇。 你温柔而刚烈,秉性中揉合着男性、女性的迥异气质;以不堪忍受的冲突摇撼人们的生活。

    • 《容斋随笔·容斋五笔》译文与赏析

      容斋五笔天庆诸节 【原文】 大中祥符之世,谀佞之臣,造[1]为司命天尊下降及天书等事,于是降圣、天庆、天祺、天贶诸节并兴。始时京师宫观每节斋醮[2]七日,旋减为三日、一日,后不复讲。百官朝谒之礼亦

    • 周易全集《革第四十九》原文赏析与注解

      革第四十九 【题解】 革卦为异卦相叠(离下兑上)。上卦为离,离为火;下卦为兑,兑为泽。水下浇而火上腾,水火相克,在水火的斗争中,万物变化,有生有灭。然而,生者覆灭,灭者复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

    • 语文文言文动词词类活用解析

      语文文言文动词词类活用解析   (1) 动词的使动用法  1、项伯杀人,臣活之 (课文《鸿门宴》出自《史记项羽本记》)  2、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课文《季氏将伐颛臾》

    • 《明史王绂、夏昶传》文言文阅读

      《明史王绂、夏昶传》文言文阅读   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武中,坐累戍朔州。永乐初,用荐,以善书供事文渊阁。久之,除中书舍人。  绂未仕

    • 《送孔巢父赴河南军》赏析

      “江城相送阻烟波,况复新秋一雁过。”江城,点明送别之地,是江南某处的临江城市。这两句写相送,上句的关键在一“阻”字。它似指相送之人(皇甫冉等)视线为烟波所阻,无法看到孔巢父所乘的渐渐远去的船只,又似指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