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洞箫》鉴赏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18 00:17:09阅读:271

作者: 王喜辰

黄春安

月色溶溶的深夜,马尼拉王彬唐人街,象裹着一层淡黄色轻纱。

倏地,不知从哪个阳台或窗口飘溢出扣人心弦的洞箫声,把进入梦乡的人们唤起来——

象巍巍的高山,高山底下涓涓的流泉那么深邃幽渺;

象浪涛荡起的凉爽海风,轻轻亲吻一朵朵盛开的椰花那么柔和温暖;

象久渴的旱鹅,逢到一湖汪汪的春水那么喜悦激动……

呵,是谁惹起思乡怀国的情怀?

在这夜阑人静时分,用一支十目九节的洞箫,倾注炽热又悲凉的情感,一声声、一声声,吹出对故园深切的惦念寄思;吹出对故乡的倾心缅怀?吹出游子的辛酸和艰难……

象海雨天风,不放过旅人的悲思,那扣人心弦的曲调,是传唱不衰的故乡南曲,那哀怨的《孤栖闷》;悲壮的《出汉关》;离情的《重台别》……

在这异乡的月夜,是谁用固执的热情,吹奏久违的乡音,害得一城异乡客,久久难以逃入梦乡?

这是一曲思乡怀国的歌。全曲围绕对故国眷念的主题,通过月夜、听箫、抒怀、话史、异乡客五组意象,酣畅淋漓地倾诉了海外游子思乡怀国的情感。

第一组写月夜。这不是普通的月夜,而是马尼拉王彬唐人街的异乡月夜。月色溶溶,夜深人静,月光下,唐人街象裹着一层淡黄色轻纱。这是一幅绝妙的静物画。画面里蕴藏着三种含意:沉静、异国他乡、华人聚居区,这就为生发思乡怀国情感提供了特定的客观环境。

第二组写听箫。作品由静物的描绘转而写动景的活现。“倏地,不知从哪个阳台或窗口飘溢出扣人心弦的洞箫声,把进入梦乡的人们唤起来”。接着,由洞箫乐曲浮想联翩:高山,流泉;海风,椰花;旱鹅,春水;……。这些自然景物有声有色,有动有情,并且相互间带有必然的因果、亲情关系。自然界万物间尚且不能离弃,社会中的人际间就更应如此,这进一步激发了海外游子对故乡亲人的怀念。

第三组是抒怀。浓烈的思乡环境,荡激着游子的情怀,满腔的思念如同潮涌浪卷。作者借对吹箫人的赞誉,直抒胸臆,陈说自己对故园深切的惦念寄思,对故乡的倾心缅怀。同时,回首往事,历数游子的辛酸和艰难。作者的倾诉如同水到渠成,显得自然而真切,炽热又悲凉。

第四组是话史。作品从沉浸于思念故乡的氛围中,引导人们再度聆听洞箫乐曲蕴含的具体内容。哀怨的《孤栖闷》抒发月宫嫦娥的寂苦心境,悲壮的《出汉关》倾诉北国昭君对故园的无限思念,离情的《重台别》唱出美好夫妻间生离死别的衷情。这些乐曲展示出一幅幅人间图画,使人追史抚今,痛断肝肠,从而进一步加重了游子的怀乡情感。

第五组写异乡客。作品把思乡怀国的主题,由作者自我扩展到全城的华夏子孙。洞箫吹出的乡音,“害得一城异乡客,久久难以逃入梦乡。”在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马尼拉王彬唐人街的华夏子孙翘首明月、聆听洞箫的情景。此时此刻,乡音、乡情牵动着全城的异乡客,洞箫一曲是何等地动听、动情啊!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郭汲守信》阅读答案及原文注释翻译

    郭汲守信 郭伋始至行部(1),到西河美稷(2),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

  • 泣不成声造句七则

    【泣不成声解释】形容悲痛到极点,已经哭不出声来。 【泣不成声造句】 ①军长走过来,轻拍了一下泣不成声的小战士的肩,安慰了几句。 ②参加事迹报告会的人们,都被烈士的英勇事迹深深感动,很多

  • “长孙顺德,文德顺圣皇后之族叔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长孙顺德,文德顺圣皇后之族叔也。顺德仕隋为右勋卫,征辽当行,亡命太原,素为高祖亲厚。时群盗并起,郡县各募兵为备。太宗将起兵,令与刘弘基募士于外,声备贼,至数万人,乃结队按屯。大将

  • 文言文基础知识:官职变动的文言词语

    文言文基础知识:官职变动的文言词语   一、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

  • 梦见墓地

    梦见自己在教堂外面的公墓里散步,会有一个无忧无虑的幸福晚年。

  • 猿子的原文及翻译

    猿子 武平产猿,猿毛若金丝,闪闪可观。猿子尤奇,性可驯,然不离母。母黠,人不可逮。猎人以毒附矢,伺母间射之,母度不能生,洒乳于树,饮子。洒已,气绝。猎人取母皮向子鞭之,子即悲鸣而下

  • 文言文王僧虔试题附答案

    文言文王僧虔试题附答案   王僧虔,琅邪临沂人也。年数岁,伯父弘集会诸子孙,弘子僧达下地跳戏,僧虔独正坐采蜡烛珠为凤凰。弘曰:此儿终当为长者。  僧虔善隶书。孝武欲擅书名,

  • 关于描写母亲的古诗词集锦赏析

    自古忠孝两难全,唐诗宋词里也不例外。“父母在,不远游”之古训,今人更难企及。其实,在母亲心里,儿女“远走高飞”、“志在远方”就是她的心愿。所

  • 绝句的意思

    绝句,又称截句。“绝句”名称的由来,明清人多已不清楚。因此有称绝句为“截句”的,认为它是截律诗的一半而成。今人作绝句,有时还冠以“截句”之名。"> 《隆中对》中考试题阅读及答案

    【甲】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扶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