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石头城》古诗词鉴赏
作者: 于佩君庄朝用魏惠明董丽敏王绍艳
【原诗】:
山围故国周遭在(2),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3),夜深还过女墙来(4)。
【原诗作者】:刘禹锡
【导读入境】:
金陵,六朝均建都于此,且都国祚极短。在他们悲恨相续的史实中包含着极深的历史教训,因此成为后世关心政治的诗人常取的题材。《石头城》应算这类题材中较好的一篇。
群山依旧默默环绕着故都石头城,湘水拍打着城郭。然而故都风貌已荡然无存。不见豪华的舞榭歌台,不闻醉人的箫歌笙乐。潮水仿佛也觉出城郭的凄凉,碰到冰冷的石壁,长叹一声悄然而去。只有当年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明月,总在夜深人静之时,越过城墙,探访这座历史名城,或许她也在寻觅着历史的遗迹。
【赏析】:
这首诗借故国之景抒发人事变迁的感叹,表现了作者对历史兴衰的沉思。
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居高临下地描写石头城破败的景象,营造了一种苍凉悲怆的气氛。昔日繁华无比的都城而今只是一片冷落的空城,其沧桑之变,自然难以尽言。作者没有描述城中雕梁画柱的今昔之别,而把着眼点放在古城外围。先写无言的群山、寂寞的江潮,再写作为历史见证的旧时明月,使人深感故都的萧条与荒凉。至于城内的具体景物,作者给读者留下了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让潮水都感到寂寞的“空城”又能是什么样的呢?大概每个读者都不难想见了吧!全诗无一处言情,但诗人把繁华尽逝的石头城放在沉寂的群山之中、朦胧的月光之下描写,增添了凄凉之气,景物中便处处寄寓着作者的感伤之情。这样写诗境深远,发人深思。能够如此选景造境,是因为诗人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对尘世的兴废进行了冷静而深刻的思索。秦淮河是六朝繁华之地,统治阶级追欢逐笑之所,如今则寂寞清冷。作者正是以前朝之事提醒统治者能以前事为鉴的。
【思考题】:
诗中为何特别点出“旧时月”其深意何在?
-
从诗题中不难看出这是一首邀请朋友赴约的诗歌,诗人着力刻画他的书斋的清幽雅致,意在表达对杨补阙的盛情,期待他能如期来访,而这些主要是通过对书斋周围景物的准确、细腻的描绘来实现的。首联中“茅茨”为“茅
-
浣溪沙 吴文英 门隔花深梦旧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 ">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写诗人在旅途中过重阳,登高远望所见所感,抒发浓浓的思归的情怀。首句点明题旨: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远望。九月九日重阳节,自古以来就有登高的习俗。游子在外,都难免思乡思归,登高远望时,当然会
-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
●永遇乐 苏轼 孙巨源以八月十五日离海州,坐别于景疏楼上。既而与余会于润州,至楚州乃别。余以十一月十五日至海州,与太守会于景疏楼上,作此词以寄巨源。 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
-
九年级俗世奇人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起哄 哄动 B.屏障 屏气 C.行当 行头 D.阔绰 绰号 2. 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
-
《杂诗·人生无根蒂》译文|注释|大意|赏析人生无根蒂①,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②。落地③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 "> 袁宏道《满井游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袁宏道《满井游记》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记游小品,选自《袁中郎全集》,作者袁宏道。满井是明清两朝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文章用精简的文字记游绘景、抒情寓理。历历如画的景
-
首句用“魏瓠”比喻貌似强大的北宋王朝不堪一击,用“一线”比喻导致宋亡的起因本来是极其不足道的。刘因认为,国家兴亡的关键不在国外,而在于国内执政者,所有的灾难往往都是从很小的事情引起的。">
-
张昪 张昪(992~1077),字杲卿,祖籍韩城(今属陕西)。大中祥符八年(1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