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全集《祁奚请老》原文赏析与注解
祁奚请老
(襄公三年)
【题解】
祁奚本为中军尉,因年纪老迈欲退隐归田。于是悼公就向他咨询,谁可接替他的职务,他就推荐了自己的宿仇解狐。本文为我们形象地刻画了一个胸怀坦荡、公正无私的君子形象。祁奚在举荐人才的时候,不避亲人或仇人,只以德行和才能作为推荐的标准。这样的人古往今来实在是太少了。正因为稀少,大多数人都做不到,祁奚才会成了榜样,才更值得我们称赞。
【原文】
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1],其仇也,将立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也可[2]。”于是羊舌职死矣,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曰:“赤也可[3]。”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
【注释】
[1]称:称道,推荐。
[2]午:祁午,祁奚之子。
[3]赤:羊舍赤,羊舍职之子,字伯华。
【译文】
祁奚请求告老退休,晋悼公问谁来接替他。祁奚称道解狐。解狐,是祁奚的仇人,晋悼公打算任命解狐,他却死了。晋悼公又问祁奚,祁奚回答说:“祁午也可以胜任。”这时羊舌职死了,晋悼公说:“谁可以接代他?”祁奚回答说:“羊舌赤也可以胜任。”因此,晋悼公就派遣祁午做中军尉,羊舌赤为副职。
【原文】
君子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矣。称其仇,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4]。举其偏[5],不为党[6]。《商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7]。’其祁奚之谓矣!解狐得举,祁午得位,伯华得官,建一官而三物成[8],能举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类。《诗》云:‘惟其有之,是以似之[9]。’祁奚有焉。”
【注释】
[4]比:勾结偏私。
[5]偏:副职。
[6]党:结党。
[7]荡荡:平正无私。
[8]一官:一个部门的官员,指中军尉。三物:三件事,指得举、得位、得官。
[9]惟其有之,是以似之:意为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举荐与自己相似的人。
【译文】
君子认为:“祁奚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推举有德行的人。举荐他的仇人而不是谄媚,推荐他的儿子而不是自私,推举他的副手而不是结党。《商书》说:‘不偏私不结党,君王之道浩浩荡荡。’这说的就是祁奚啊。解狐得到推荐,祁午得到安排,羊舌赤能有官位,建立一个官位而成全三件事,这是由于能够推举贤能的人的缘故啊。唯其有德行,才能推举类似他的好人。《诗》说,‘正因为具有美德,推举他的人才能和他相似’,祁奚就是这样的人。”
【评析】
晋悼公即位后,任命祁奚为中军尉,羊舌职做他的副将。公元前570年,祁奚因年龄老迈,于是申请退休。祁奚推荐自己的继任者,第一个提到的就是他的宿敌解狐。他的这种做法是把公与私严格区分开来,没有因私而废公。祁奚的这个举措,显示出其具有坦荡的胸怀以及高尚的爱国情操。
有了推荐解狐这个契机,后来他推荐自己的儿子继任中军尉,推荐副手之子接替父亲的职务,人们就没有怀疑他结党营私,反而赞扬他“举贤”。人际关系中的远近亲疏,通常都会成为推荐人才的干扰因素,或因疏远敌对而不愿推荐,或因顾及亲近而不敢推荐,结果都是以私害公,影响人尽其才。
作品通过君子之口对祁奚大加赞扬,认为他善于推荐人才。结尾又以同类相从的理念来阐释祁奚的善举,认为他本人是善人,因此能举善。
-
王昭君出汉宫 汉元帝宫人①既多,乃令画工图之,欲有呼者,辄披图召之。其中常者,皆行货赂。王明君姿容甚丽,志不苟求,工遂毁为其状。后匈奴来和②,求美女于汉帝,帝以明君充行。既召
-
山源夜雨渡仙家,朝发东园桃李花。桃花红兮李花白,照灼城隅复南陌。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弃置千金轻不顾,踟蹰五马谢相逢。徒言南国容华晚,遂叹西家飘落远。的皪长奉明光殿,氛氲半入披香苑。苑中珍木
-
屈原《湘夫人》文言文简析 本篇与《湘君》是姊妹篇。《湘君》写湘水女神对男神湘君的迎候,此篇写湘水男神对女神湘夫人的追求,二者都表现了深挚的爱情,又都因爱情受挫而产
-
这是一首浅白中涵深情、平直中寓奇崛的诗。首四句点明送友人的时间和地点。深秋的楚地景色,不禁令诗人浮想联翩,渺渺兮骤发思旧之愁怀。诗人曾在唐贞元十九年(803)遭贬南方,为阳山县令,后又曾徙掾江陵,
-
为什么帅没有用? 答案:到最后还不是会被卒吃掉!
-
帘幕东风寒料峭。雪里香梅,先报春来早。红蜡枝头双燕校金刀剪彩呈纤巧。旋暖金炉薰蕙藻。酒入横波,困不禁烦恼。绣被五更春睡好。罗帏不觉纱窗晓。
-
吴中梅花,玄墓、光复二山为最胜[1];入春则游人杂沓,舆马相望。洞庭梅花不减二山,而僻远在太湖之中,游屐罕至[2],故余年来多舍玄墓、光复,而至洞庭。 庚子正月八日,自昆山发棹,明日渡湖,舍于山之阳路
-
8.《战国策》 《战国策》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编。记事上起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下迄秦二世元年(前209),辑 "> 《项脊轩志》的文言文翻译
《项脊轩志》的文言文翻译 《项脊轩志》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项脊轩志》的文言文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项脊轩志》原文 项
-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此诗意在赞誉英雄,鄙薄庸碌,赞扬了刘备的功业,慨叹蜀汉事业后继非人,总结蜀汉亡国的历史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