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古文观止·信陵君救赵论》译文与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13 15:42:18阅读:414

信陵君救赵论

信陵君救赵论

明·唐顺之

【题解】

唐顺之,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字应德,世称荆川先生,是明代后期着名的散文作家,为文效法唐宋,在当时有一定声誉。信陵君,名无忌,战国四公子之一。一直以来,人们对信陵君称颂有加,但本篇一反常论,立足于社稷,批驳以私义救人的错误。

【原文】

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夫强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临赵,赵必亡。赵,魏之障也。赵亡,则魏且为之后。赵、魏,又楚、燕、齐诸国之障也,赵、魏亡,则楚、燕、齐诸国为之后。天下之势,未有岌岌于此者也[45]。故救赵者,亦以救魏;救一国者,亦以救六国也。窃魏之符以纾魏之患[46],借一国之师以分六国之灾,夫奚不可者?然则信陵果无罪乎?曰:又不然也。余所诛者,信陵君之心也。

【注释】

[45]岌岌:危险的样子。

[46]纾(shū):解除。

【译文】

评论史事的人把盗窃兵符一事看做是信陵君的罪过,我认为这不足以成为怪罪信陵君的理由。那强大的秦国已经暴虐到极点了,如今出动全国的兵力来进攻赵国,赵国必亡无疑。赵国是魏国的屏障,赵国灭亡了,魏国也会跟着灭亡。赵国与魏国,又是楚、燕、齐各国的屏障,赵、魏灭亡了,那么楚、燕、齐各国也将随之灭亡。天下的形势,没有比这更危险的了。因此,救了赵国也就是救了魏国;救了一个国家,也就是救了六个国家啊。盗窃魏国的兵符来解救魏国的危难,借用一国的军队来解除六国的灾难,这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那么,信陵君就当真无罪了吗?我说:这并非如此。我所谴责的是信陵君的动机啊。

【原文】

信陵一公子耳,魏固有王也。赵不请救于王,而谆谆焉请救于信陵[47],是赵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平原君以婚姻激信陵,而信陵亦自以婚姻之故,欲急救赵,是信陵知有婚姻,不知有王也。其窃符也,非为魏也,非为六国也,为赵焉耳。非为赵也,为一平原君耳。

【注释】

[47]谆谆(zhūn):恳切不知疲倦的样子。

【译文】

信陵君不过是魏国的一个公子罢了,魏国本来就有君王。赵国却不向魏王求救,而是恳切地向信陵君求救,这说明赵国心目中只有信陵君,不知道还有个魏王。赵国的平原君也竟然用姻亲的关系来激将信陵君,而信陵君自己也因为姻亲关系,想急于救赵,这说明信陵君只知道有姻亲,也不知道还有个魏王。信陵君盗窃兵符的行为,不是为了魏国,不是为了六国,而是为了赵国。其实也不是为了赵国,只是为了一个平原君罢了。

【原文】

使祸不在赵,而在他国,则虽撤魏之障,撤六国之障,信陵亦必不救。使赵无平原,而平原亦非信陵之姻戚,虽赵亡,信陵亦必不救。则是赵王与社稷之轻重,不能当一平原公子,而魏之兵甲所恃以固其社稷者,只以供信陵君一姻戚之用。幸而战胜,可也,不幸战不胜,为虏于秦,是倾魏国数百年社稷以殉姻戚,吾不知信陵何以谢魏王也。

【译文】

假如灾难不发生在赵国,而发生在其他国家,那么,即使关系到失去魏国的屏障,失去六国的屏障,信陵君也必然不会去拯救。假如赵国没有平原君,或者平原君不是信陵君的姻亲,即使赵国要灭亡,信陵君也必然不会去拯救。这就是说,赵王及其国家的重要性,还不如一个平原君,而且魏国赖以保卫国家安全的军队,如今只不过是供信陵君救援亲戚罢了。幸而战胜了,总算还可以交待;如果不幸而战不胜,做了秦国的俘虏,那就是毁灭魏国几百年来建立的基业去为姻亲殉葬,我不知道信陵君怎样去向魏王交代。

【原文】

夫窃符之计,盖出于侯生,而如姬成之也。侯生教公子以窃符,如姬为公子窃符于王之卧内,是二人亦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余以为信陵之自为计,曷若以唇齿之势激谏于王[48],不听,则以其欲死秦师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必悟矣。侯生为信陵计,曷若见魏王而说之救赵,不听,则以其欲死信陵君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

【注释】

[48]曷若:哪里比得上,还不如。唇齿: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译文】

盗窃兵符的计策,原来出自于侯生,却是由如姬办成的。侯生教魏公子去盗窃兵符,如姬替魏公子从魏王卧室内偷得兵符,因此这两人心目中也只知道有信陵君,而不知道还有个魏王啊。我认为信陵君要是替自己打算,不如用赵、魏两国唇齿相依的利害关系,以激发劝谏魏王,如果魏王不听,就拿出跟秦军拼死的勇气,死在魏王面前,魏王一定会感悟过来。侯生要是为信陵君打算,不如去朝见魏王,劝说魏王援救赵国,如果魏王不听,就拿出为信陵君而死的决心,死在魏王面前,魏王也一定会感悟过来。

【原文】

如姬有意于报信陵,曷若乘王之隙而日夜劝之救,不听,则以其欲为公子死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此,则信陵君不负魏,亦不负赵;二人不负王,亦不负信陵君。何为计不出此?信陵知有婚姻之赵,不知有王。内则幸姬,外则邻国,贱则夷门野人[49],又皆知有公子,不知有王。则是魏仅有一孤王耳。

【注释】

[49]夷门:魏国都城大梁的东门。

【译文】

如姬有意报答信陵君,不如寻找机会,日夜劝说魏王援救赵国,如果魏王不听,就拿出想为公子而死的心愿,死在魏王面前,魏王也一定会感悟。这样,信陵君就不辜负魏国,也不辜负赵国;侯生和如姬二人不辜负魏王,也不辜负信陵君。为什么不用这样的计策呢?信陵君只知道有姻亲关系的赵国,而不知道有魏王。宫内的宠妾,外面的邻国,地位卑贱的看城门的老头,又都心目中只有信陵君,却不知道还有个魏王。那么,魏王也仅仅是一个孤立的君王罢了。

【原文】

呜呼!自世之衰,人皆习于背公死党之行而忘守节奉公之道,有重相而无威君,有私仇而无义愤,如秦人知有穰侯,不知有秦王,虞卿知有布衣之交,不知有赵王,盖君若赘旒久矣[50]。由此言之,信陵之罪,固不专系乎符之窃不窃也。其为魏也,为六国也,纵窃符犹可。其为赵也,为一亲戚也,纵求符于王,而公然得之,亦罪也。

【注释】

[50]赘旒(liú):旗帜上连缀附属的飘带。比喻君王被大臣挟制,实权旁落。

【译文】

唉!自从世道衰败以来,人们都习惯于违背公益,而甘心为私党效力,却忘掉了坚守节操、奉行公事的道理,只有手握大权的宰相却没有威严的君王,只有一己私仇而没有义愤的局面,就像秦国人只知道有穰侯魏冉,而不知道有秦王,虞卿只知道贫贱之交,而不知道有赵王。大概那时的君王好像旗子上的飘带一样被人把持着已经很久了。从这一点来说,信陵君的罪过,确实不仅仅在于兵符的盗窃与否。如果他是为了魏国,为了六国,纵然是盗了兵符,也还是可以的。如果他是为了赵国,为了一个亲戚,纵然向魏王请求兵符,并且公开地得到了它,信陵君也是有罪过的。

【原文】

虽然,魏王亦不得为无罪也。兵符藏于卧内,信陵亦安得窃之?信陵不忌魏王,而径请之如姬,其素窥魏王之疏也;如姬不忌魏王,而敢于窃符,其素恃魏王之宠也。木朽而蛀生之矣。古者人君持权于上,而内外莫敢不肃。则信陵安得树私交于赵?赵安得私请救于信陵?如姬安得衔信陵之恩?信陵安得卖恩于如姬?履霜之渐[51],岂一朝一夕也哉!由此言之,不特众人不知有王[52],王亦自为赘旒也。

【注释】

[51]履霜之渐:踩到了霜就知道严冬快要到了。比喻事情的发生都有一个过程。履,踩。

[52]不特:不只是,不但,不仅。

【译文】

虽然是这样,论起魏王,也不能说是没有罪过。兵符好好地藏在卧室之内,信陵君又怎么能偷得到呢?信陵君不害怕魏王,直接去请托如姬,说明他平日就窥察到魏王的疏忽了。如姬不害怕魏王,而敢于盗窃兵符,说明她素来仗恃魏王的宠爱。木头枯朽了蛀虫才会产生。古代的君王在上手握大权,而宫廷内外无不表示尊敬。那么信陵君怎能与赵国有私交呢?赵国又怎能私下向信陵君请求救援呢?如姬怎能一直承受信陵君的恩惠图报呢?信陵君又怎能利用自己对如姬有恩而求助于她呢?冰冻三尺,岂是一朝一夕之寒所能结成的呢?由此说来,不仅是众人心目中没有魏王,就连魏王也甘心把自己作为装饰啊。

【原文】

故信陵君可以为人臣植党之戒,魏王可以为人君失权之戒。《春秋》书葬原仲、翚帅师。嗟夫!圣人之为虑深矣!

【译文】

因此,信陵君可以作为警戒臣子结党营私的反面榜样,魏王可以作为警戒君王丧失权柄的反面榜样。《春秋》上记载着季友私葬原仲、翚帅伐郑的事。唉!圣人考虑问题是多么深远啊!

【评析】

这篇文章以大家所熟知的“信陵君窃符救赵”的事件为题材,开篇首先肯定了信陵君救赵这一行动本身并没有过错,然后再逐步深入地对他进行批判。是一种“欲擒先纵”、“欲抑先扬”的写作方法。

作者在文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余所诛者,信陵君之心也”。作者认为,信陵君之所以救赵,并非为保魏国或六国,而为其姐与赵之婚姻关系。并由此引出,其实信陵君不仅不会救魏国,甚至他心中根本没有魏王。接下来,作者又将矛头指向魏王,说明信陵君窃符救赵之计所以能成功,魏王本身也有一定疏漏。

文章末尾对全篇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指出为人臣的信陵君之罪在于结党营私,目无君主;为人君的魏王之罪在于君权不明,君威不振,才使得臣子有犯罪的余地。此是为针砭当时阉党结党隐私、误国害民而发的,所以此文具有现实意义。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原文、注释与赏析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

  • 文言文阅读的四要与四讲

    文言文阅读的四要与四讲   中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怕文言文列在“三怕”之首。但丢弃了文言阅读,就是丢弃了古代文化。丢弃了古代文,就等于丢弃

  • 简堂集序文言文翻译及试题答案

    简堂集序文言文翻译及试题答案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简堂集序  归庄①  先太仆府君②,故居安亭,为昆山、嘉定之界,而去嘉定为近。当

  • 狱中上母书文言文

    狱中上母书文言文   〔明〕夏完淳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  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

  • 《过去与现在:对杜甫诗歌的个人解读》质疑

    倪豪士(William H Nienhauser, Jr )教授是当代西方汉学界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也是北美汉学家中唐代小说与史传文学研究的领军人物 "> 姚鼐《左仲郛浮渡诗序》阅读答案及赏析

    左仲郛浮渡诗序 姚鼐 江水既合彭蠡③,过九江而下,折而少北,益漫衍④浩汗,而其西自寿眷⑤、合肥以傅淮阴,地皆平原旷野,与江淮极望,无有瑰伟幽邃之奇观。独吾郡潜、霍、司空、

  • 文言文《虎求百兽》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虎求百兽》原文及翻译   《虎求百兽》是一则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说的是狐狸凭自己的智谋逃出了虎口。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虎求百兽》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

  • 梦见衣服给了别人

    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这句话出自刘皇叔,曾经引起过无数独立女性的炮轰,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是否在梦中,这个真实又深层的潜意识当中,给了别人的衣服,也代表着双手奉上自己的女人呢

  • “元行钦,幽州人。庄宗与梁军战,军败而溃”阅读答案及翻译

    元行钦,幽州人。庄宗与梁军战,军败而溃,梁兵数百追及,攒槊围之。行钦驰一骑,夺剑断其二矛,斩首一级,梁兵解去。庄宗持行钦泣曰:“富贵与卿共之!”由是宠绝诸将。 赵在礼反

  • 《列子说符》原文及翻译

    说符第八 【原文】 子列子学于壶丘子林。壶丘子林曰:“子知持后,则可言持身矣。”列子曰:“愿闻持后。”曰:“顾若影,则知之。”列子顾而观影:形枉则影曲①,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