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相去辞》原文与鉴赏
作者: 党天正 【本书体例】
【原文】:
跞躁摧长恧兮擢戟驭殳(1),所离不降兮以泄我王气苏(2)。三军一飞降兮所向皆殂(3),一士判死兮而当百夫(4)。道祐有德兮吴卒自屠(5),雪我王宿耻兮威振八都。军伍难更兮势如貔貙(6),行行各努力兮于乎于乎。
【鉴赏】:
这是一首分离送别的战歌。据《吴越春秋》所载,越王举兵伐吴,国人各送其子弟于郊境之上,作离别相去之辞。诗中生动地描绘了越国军士奋勇杀敌,威振敌胆的英雄气概,热情地歌颂了他们壮烈勇敢的牺牲精神,表达了对报仇雪耻、光复国家的正义之战的必胜信念和良好祝愿。
诗以描写行进中的军队开篇,荷戟持殳的兵士,带着亡国受辱的愧恨和渲泄君王久欲复兴的意愿,急速前进,杀向吴国。作者从送者的角度,描绘了大军出征的场面,传示出人物特有的思想情绪。“长恧”,“以泄我王气苏”,不仅是征者的所思所想,而且也是越人的普遍心声,在离别时刻,他们念及的不是家事私情,唯以国耻君恨为怀,士气之高涨可想而知,人民对君王的拥戴,对讨吴复国战争积极支持的态度于此尽见。起笔富有声势,不同凡响。接着二句,是写越国大军压境,所向披靡,锐不可挡,战士们义无反顾,以一当百,拼死杀敌。离别之后,征人该起程进发了。这里,作者以想象之笔,连用“飞降”、“所向皆殂”、“一死判死”、“而当百夫”这样一些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字眼,极力渲染出越军的神速勇猛,士卒的舍生忘死,形象鲜明,动感强烈,画面生动,声色并茂,给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面对如此精锐强悍之师,吴国必将陷于失败的境地,下面二句即予披示,道义祐助有德之人,吴国终于自毁自灭,洗清我们君王的奇耻大辱,越军的声威震慑吴国都市。越国师出有名,深得人民拥护,可谓天祐人助,已稳操胜券。而吴国多行不义,天怒人怨,自己把自己推上了复亡之途。作者把国家的兴亡系于人心的向背,说明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这里明言越之“有德”,暗写吴之无德,越王威势与吴之衰亡形成鲜明对比,两者相得益彰,互映成趣。诗中一再申明越国兴师伐吴,意在“雪我王宿耻”,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复仇意识,给人以庄严神圣之感。这二句仍是拟想之辞。结处再述越国军伍,一鼓作气,势如猛兽,征人奋勇前行,努力作战。上句用比喻手法,极言越军的勇猛无敌,下句为送者的劝勉之辞,一句之中,重复的字词竟然三见,这种重叠字法的运用,造成了一种奋发不已、流动不断的态势,增强了作品的感情色彩和抒情效果,使诗篇显得情味隽永,意绪飞扬,所谓语尽而意未尽。诗作虽已收结,但画面仍在不断地扩展、延伸。
全诗以送别场面领起,又以勉励征人作收,中间大半篇幅,则全用虚拟之笔,设想来日,虚情实写,笔触多变,构想巧妙。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反复渲染,尽情抒写,虚实交错,行文腾挪跳跃,情调高昂激越,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诗中全用长句,短则九言,长则十一言,这在古代诗歌中尚不多见。这种长而有变、参差灵活的句式,便于作者自由地挥洒骋情。而句中“兮”字的运用,既活跃了诗歌的句式,延长了语言的音节,又增加了诗歌的抒情成份。这些,都体现了早期诗歌的某些特点。
-
《答李翊书》文言文翻译 《答李翊书》是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韩愈给李翊的复信,是一篇书信体论说文。他阐述了自己创作的经验,即先培养道德修养,然后经过艰苦的粹炼,最后
-
无情说法不思议 洞山良价 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 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声方得知。 《指月录》卷十六页二七六 "> 朱柏庐简介|生平
朱柏庐简介朱柏庐朱柏庐(1627~1698年)。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名用纯,字致一。昆山玉山人。明诸生。居乡教授学生,潜心治学,以程、朱理学为本,提倡知行并进,躬行实践。他深感当时的教育方法,使学生难
-
作者: 冯怀玉 【本书体例】 "> 注释赏析《访袁拾遗不遇[唐]孟浩然》诗词意思解释
访袁拾遗不遇 [唐]孟浩然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才子:指作者之友袁拾遗。拾遗,官名。江岭:江西大庾岭。流人:被贬官流放的人。 "> 乌鸦与蜀鸡文言文翻译
乌鸦与蜀鸡文言文翻译 导语:乌鸦与蜀鸡的故事告诉我们,狡猾隐蔽的敌人不仅像凶残露骨的敌人一样可恨,而且更难防范。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乌鸦与蜀鸡的文言文翻译的
-
文言句式命题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 教学目标: 1、了解考纲要求,明确高考文言句式的命题形式; 2、结合具体的例子掌握高考文言的四类句式; 3、结合练习提高学生
-
高彦休《崔尚书雪冤狱》“尚书博陵公碣任河南尹”阅读答案及翻译
崔尚书雪冤狱高彦休尚书博陵公碣任河南尹,摘奸翦暴,为天下吏师。先是,有结客王可久者,膏腴之室,岁鬻茗于江湖间,常获丰利而归。是年笈贿适楚,始返楫,值庞勋构逆,阱于寇域,逾期不归。有妻美少,且无伯仲息嗣
-
洛桥晚望 孟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注释】 ①天津桥:即洛桥,在今河南省洛阳西郊洛水之上。 ②萧疏:形容树木
-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