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塞上曲全文翻译及字词句解释
李白塞上曲全文:
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
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
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
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
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
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
李白塞上曲全文翻译:
由于大汉无灭匈奴之计策,至使匈奴进犯至渭桥。
离长安不远的五原,就驻扎着胡人骄悍的兵马。
将士们受命西征,大军横行于阴山之侧。
攻下了盛产胭脂的燕支山,使胡人惊叹:失我燕支山,使我妇立无颜色!
汉兵转战万里,大获全胜。回渡黄河,凯旋收兵。从此休兵,胡汉人民都乐其太平。
茫茫瀚海,沙浪寂寂,萧条万里,和平安静。
李白塞上曲字词句解释:
大汉句:谓中原汉族政权对付匈奴实在没有办法。大汉:汉朝,实指唐朝。中策:中等之策。《汉书·匈奴传》:“严允谏曰:‘臣闻匈奴为害,所从来久焉。未闻上世有必征之者也。后世三家周、贵、汉征之,然皆未有得上策者也。周得中策,汉得下策,秦无策焉。当周宣王时,猃狁内侵,至于泾阳,命将征之,尽境而还。其视戎狄之侵,譬犹蚊虻之螫,驱之而已。故天下标明,是称中策。汉武帝选符练兵,约赍轻粮,深入远戍,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二十余年,中国罢耗,匈奴亦创艾,而天下称武,是为下策。秦始皇不忍小耻而轻民力,筑长城之固,延袤万里,转输之行,起于负海。疆界既完,中国内竭,以丧社稷,足为无策。’”
匈奴句:意谓匈奴侵略军已逼近长安。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七月,突厥颉利可汗自率十万余骑进寇武功,京师戒严。癸末,颉利至于渭水便桥之北,太宗率大臣高士廉、房玄龄等六骑,驰至渭水,与颉利隔河而语,责其负约,后众军皆至,军威大盛,太宗独与颉利临水对话。颉利请和,引兵而退。见《旧唐书·突厌传》。此即写此事。渭桥,汉唐时长安附近渭水上的桥。
五原:唐郡名,在今陕西定边县一带。史称颉利曾建牙于五原之北,常骚扰唐边境。
西极:汉唐时之长安以西的疆域。
阴山:在今内蒙古境内,东西走向,横亘二千余里。
燕支二句:燕支,亦作焉支。在今甘肃永昌县西、山丹县东南。山名,因产燕支草得名。燕支草可作染料,匈奴妇女用以化妆。山在今甘肃省山丹县境。《史记·匈奴传》:汉使骠骑将军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千余里,击匈奴。正义曰:《括地志》云:焉支山一名删丹山,在甘州删丹县东南五十里。《西河故事》云:匈奴失祁连、焉支二山,乃歌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萧条:平静之意。班固《封燕支山铭》:“萧条万里,野无遗寇。”
瀚海句:全句意谓匈奴被平息。以翰海风平浪静喻边地太平。瀚海,亦作翰海,指大漠。《史记·匈奴传》:汉骠骑将军之出代千余里,与左贤王接战,汉兵得胡首虏(获敌人首级)万余级,左贤王将皆遁走。骠骑封狼居胥山,禅姑衍,临翰海而还。
-
出自唐代佚名的《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黄帝宫音》 黄中正位,含章居贞。既长六律,兼和五声。毕陈万舞,乃荐斯牲。神其下降,永祚休平。
-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出处】唐·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一【翻译】梦中也为远别而泣不成声,等不得墨磨浓,就急着把书信写成了。【意思1】因为远别而积思成梦,但梦中悲啼毕竟难以传 呼,所以
-
百年谐老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百年谐老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百年谐老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3666】中国经济2040(第2版):全球变局与中国道路(梁国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7万字,2017年1月第1版,49元)△共8章:①中国发展:大历史观;②全球化与中国经济:30年之变;③
-
英国僧俗封建领主迫使英王签署的满足其要求的一个文件。十三世纪的英国,由于商品关系的发展,货币地租的流行,促进了农民的分化。小部分富裕农民赎得自由,大部分农民在沉重货币地租的压迫下而更加贫困。经济的发展
-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
出自先秦佚名的《考槃》 考槃在涧,硕人之宽。独寐寤言,永矢弗谖。 考槃在阿,硕人之薖。独寐寤歌,永矢弗过。 考槃在陆,硕人之轴。独寐寤宿,永矢弗告。
-
版筑饭牛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版筑饭牛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版筑饭牛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又与焦弱侯文言文注音版《 又yòu与yǔ焦jiāo弱ruò侯hóu 》 郑zhèng子zǐ玄xuán者zhě , 丘qiū长cháng孺rú父fù子zǐ之zhī文wén会huì友yǒu也yě 。 文w
-
虎窟龙潭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虎窟龙潭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虎窟龙潭的出处、成语典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