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纳兰性德《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全词翻译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8-30 01:39:33阅读:706
山花子
纳兰性德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①刚倩②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③。

注释
①泥莲:指荷塘中的莲花。
②倩:请、恳请。此处谓莲花被藕丝缠绕。
③零:动词,流下。

参考译文
风中的柳絮残飞到水面化作浮萍,河泥中的莲花虽然刚劲果断,但是它的茎却依然会丝丝萦绕不断。别离时拈一花瓣赠与对方,记念以前的事情,人们常说人多情了他的感情就不会很深,现在真的悔恨曾经的多情,回到伤心离别的旧地。泪水禁不住悄悄流下来。

创作背景
纳兰性德成婚3年后,妻子卢氏因难产而亡,年仅21岁。生离的无奈已令词人哀愁,不期而至的死别就更令其肠断了,从此以后,“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多”,无论是亡妻的生辰、忌日,还是词人身在家园塞上,始终没有停止他的哀吟婉唱。此词亦为悼亡。



赏析
《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是清代学者纳兰性德的词。这首词以景起笔,风絮飘残,莲花盛开的季节,作者由此景回忆起了同在此季逝世的爱妻。拈一瓣花香,追忆亡妻生前的美好情景。
《山花子》这首词从“记前生”句可以看出,是写怀念亡妻的。这是残荷引发的怀人之作。
上片前两句是荷塘败落的实写,以“飘残”而感知了季节之悲,同时也是人生之秋的写照。而泥莲被藕丝萦绕,既是实景,又是不绝的情思。后两句“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追忆当初,因景诱情,前生珍重,后世亦珍情。情重更见心苦。
下片承上抒情,前两句化用杜牧诗句《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句意,“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作者后悔妻子在世的时候,没有对她深情相待,自觉对她薄情。因作者与妻卢氏结婚时,他心中还惦念着姓谢的表妹。自己因为对表妹谢氏的多情,而对卢氏薄情。如今想来人在的时候没有好好珍惜,而今人不在了,只有偷偷流泪的份了。“悔”字为反语,不悔之意。这是对于“情”的一种特殊感受,是更深沉得情的告白。后两句是真情的率性表露,“断肠”和“泪”恰是因多情而伤痛彻骨,凄苦惆怅。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 什么爷爷最长寿? 答案:老天爷

    脑筋急转题目:什么爷爷最长寿? 脑筋急转解析:天,中华文化信仰体系的一个核心,狭义仅指与地相对的天;广泛意义上的天,即道、太一、大自然、天然宇宙,“天”是古人对自然宇宙的抽象概念

  • 黑人吃黑的东西叫什么? 答案:黑吃黑

    脑筋急转弯题目:黑人吃黑的东西叫什么? 脑筋急转弯解析:黑人吃黑色的东西,简称黑吃黑。 脑筋急转弯答案:黑吃黑

  • 徐霞客传·(清)钱谦益

    徐霞客者,名弘祖,江阴梧塍里人也。高祖经,与唐寅同举,除名。寅尝以倪云林画卷偿博进[1]三千,手迹犹在其家。霞客生里社,奇情郁然,玄[2]对山水,力耕奉母。践更繇役[3],蹙蹙如笼鸟之触隅,每思飏去。

  • 凭阑人·江夜·张可久

    凭阑人·江夜 张可久 江水澄澄江月明。江上何人弹玉筝。 隔江和泪听。满江长叹声。 张可久:1280-1348?,字小山,庆元(今浙江鄞县)人。曾任典史等小吏,还做过昆山县的幕僚。

  • 贾岛《推敲》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敲《诗话总龟》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

  • 七绝·观潮

    七绝·观潮 作者:毛泽东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 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 什么东西三张嘴、六条腿、八条尾? 答案:怪物

    脑筋急转弯题目:什么东西三张嘴、六条腿、八条尾? 脑筋急转弯解析:题目中描述的形象比较怪异,正常情况下没有这样的物体,只能算作是不常见的怪物。 脑筋急转弯答案:怪

  • 《一知半解》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一知半解 宋人有学者,三年反而名其母。其母曰:“子学三年,反而名我者,何也?”其子曰:“吾所贤者,无过尧、舜,尧、舜名。吾所大者,无大天地,天地名。今母贤不过尧、舜,

  • “陈子壮,字集生,南海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陈子壮,字集生,南海人。万历四十七年以进士第三人授翰林编修。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阉竖。魏忠贤怒,假他事削子壮及其父给事中熙昌籍。 崇祯初,起子壮故官,累迁礼部右侍郎。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