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行本进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隋主尝怒①一郎②,于廷前笞之。谏议大夫刘行本进曰:“此人素清,其过又小,愿少③宽之。”帝不顾。行本于是正当帝前曰:“陛下不以臣不肖,置臣左右,臣言若是,陛下安得不听?若非,当致之于理。岂得轻臣而不顾也?”因置笏④于地而退。帝敛容谢之,遂原所笞者。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
①怒:责备。 ②郎:官职。一郎:一位官员。③少:稍微。④笏:笏板,古代官员上朝时捧在面前,用于记录向皇帝上奏的有关内容。
【文言常识】
1.说“谢” 本文中“帝敛容谢之”句中的“谢”,在现代文中解释为“感谢”,但在文言文中一般作“道歉”解。“帝敛容谢之”当翻译为“皇帝收敛了怒容向他道歉”。又如“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话说“陛下” “陛下”指皇帝,这是多数人了解的。那么为什么“陛下”可指代皇帝呢?“陛”是宫殿中的台阶,“陛下”本指宫殿中台阶下的侍从。在古代,臣下要进见皇帝,先得通过“陛下”的侍从通报,久而久之,人们不敢直呼皇帝,而把“陛下”作为皇帝的代称。
【译文】
隋朝皇帝曾经责备一个官员,在大殿之上鞭打他。谏议大夫刘行本上奏说:“这个人一向清廉,这次他的过错又很小,希望您能稍微宽恕他。”皇帝不理睬他。刘行本在这个时候站在皇帝面前说:“陛下您不因为我没有才能,而把我放在在您的身边,我说得如果对,陛下你怎么能不听呢?我说得如果错,应该把我送到大理寺处置我。怎么能轻视我而不理睬我呢?”于是把笏板扔在地上然后退下。皇帝收敛了容颜向他道歉,于是原谅了那个被鞭打的官员。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笞 ②少 ③置 ④安得
2.翻译:
①此人素清,其过又小,愿少宽之。
②若非,当致之于理。岂得轻臣而不顾也?
3.“此人素清”中的“素”与下列句中( )句的“素”相同
A.素蟫灰丝 B.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C.可以调素琴 D.素不相识
【参考答案】
1.(1)鞭打 (2)稍微 (3)放 (4)怎么可能
3.D
-
整形手术对于多数人来说还是一门相对神秘的技术。提起整形,我们往往会想到韩国的整形技术,认为这是一门现代医学技术。而事实上,早在我国古代就已经有了整形技术,人工“酒窝”、唇裂修补术等整形技
-
语义说明:指人少的抵挡不过人多势众的。 使用类别:用在「军力薄弱」的表述上。 寡不敌众造句:01敌军寡不敌众,被我军打得节节败退。 02你势单力薄,寡不敌众,应该智取,不宜力敌。 03他遭到一群流氓围
-
【欷吁】嗟叹声 【叹吁】叹息 【嗟吁】伤感长叹 【骇吁】惊叹 【咍吁】叹词,表示因伤感而叹息 【吁吁】喘气声 【吁求】呼吁恳求 【长吁】长叹 【呴吁
-
《里中女》,系五言古诗。由晚唐现实主义诗人于濆创作。此诗是通过农家女和富家女的巨大差别,而鸣贫家女子之贫穷、疾苦。也反映作者对社会现实以及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罪行的情绪。 里中女 于濆
-
吴宫怀古 陆龟蒙 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 吴王事事堪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注释】 ①香迳:指春秋时吴国馆娃宫美人采香处。故址在今苏州西南香山旁。
-
蜀锦地衣丝步障。屈曲回廊,静夜闲寻访。玉砌雕阑新月上,朱扉半掩人相望。旋暖熏炉温斗帐。玉树琼枝,迤逦相偎傍。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
-
一、 语义说明:比喻拘泥守成,不知变通。贬义。 使用类别:用在「顽固守旧」的表述上。 守株待兔造句:01经验固然重要,但却不能守株待兔,不知变通。 02我们要积极创造机会,而不是只会守株待兔而已。 0
-
已落芙蓉并叶凋,半枯萧艾过墙高。日斜孤馆易魂销。坐觉清秋归荡荡,眼看白日去昭昭。人间争度渐长宵。
-
语义说明:用来形容生活节俭。 使用类别:用在「节省俭朴」的表述上。 节衣缩食造句:01经过几个月来的节衣缩食,他终于买下早就看中意的手提电脑。 02过惯了节衣缩食的日子,一下子要她奢侈浪费,她怎麼能习
-
榴花 唐·韩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