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填海原文、翻译及赏析_《山海经》文言文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音同“笑”)。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音同“音”)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山海经》
标签:《精卫填海》译文
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树林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其实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精卫填海》注释
1、曰:叫作
2、发鸠之山:古代传说中的山名
3、拓木:拓树,桑树的一种
4、状:形状
5、乌:乌鸦
6、文首:头上有花纹。文,同“纹”,花纹
7、其鸣自詨:它的叫声是在呼唤自己的名字
8、是:这
9、炎帝之少女:炎帝的小女儿
10、故:所以
11、湮:填塞
古今异义词
赤足:古义:文中指红色的脚。今义:现代汉语中指光脚。
少女:古义:最小的女儿。今义:指少女。
《精卫填海》神话蕴涵
精卫填海神话中表现出了人类最本质最永恒的东西:对生存的恐慌,以及在这之上表现出来的人类的永恒的独有的精神气质。这些原型主题表现的都是先民缘于最基本的生存而产生的文化意识。这里的生存仅仅是一种对于生命的珍惜。缘于这种保存生命的初始本能,后世这种危机意识逐渐推延到更深更广的程度。
《精卫填海》故事
太阳神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名叫女娃,是他最钟爱的女儿.有一天,女娃驾着小船,到东海去游玩,不幸海上起了风浪,像山一样的海浪把小船打翻,女娃就淹死在海里,永远不回来了。炎帝固然挂念他的女儿。但都不能用他的光和热来使她死而复生,只好独自悲伤罢了。
女娃不甘心她的死,她的魂灵变化做了一只小鸟,名叫“精卫”。精卫长着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大小有点像乌鸦,住在北方的发鸠山。她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她年轻的生命,因此她常常飞到西山去衔一粒小石子,或是一段小树枝;展翅高飞,一直飞到东海。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回翔着,把石子或树枝投下去,要想把大海填平。
大海奔腾着,咆哮着,露出雪亮亮的牙齿。凶恶地嘲笑着:“小鸟儿,算了罢,你这工作就算干上一百万年,也休想把大海填平呢。”
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宇宙的终尽,世界的末日,我也要把你填平!”
“你为什么衔恨我这样深呢?”
“因为你呀——夺取了我年轻的生命,将来还会有许多年轻无辜的生命要被你无情地夺去。”
“傻鸟儿.那么你就干吧——干吧!”大海哈哈地大笑了。
精卫在高空悲啸着:“我要干的!我要干的!我要永无休止地干下去的!这叫人悲恨的大海啊,总有一天我会把你填成平地!”
她飞翔着,啸叫着,离开大海,又飞回西山去;把西山上的石子和树枝衔来投进大海。她就这样往复飞翔,从不休息,直到今天地还在做着这种工作。
《精卫填海》寓意
在远古时代,人类不知被大海夺走了多少宝贵的生命,然而在作为人类化身的精卫身上,却寄托了人类敢于征服大海的雄心壮志 。“精卫填海”的故事启示人们,只有树立战胜困难的坚定决心,具有必胜的愿望,才能在行动上坚持不懈,顽强奋斗,勇于挑战。
-
形势地。岳阳事见图记。因山峭拔耸孤城,画楼涌起。楚吴巨泽坼东南,惊涛浮动空际。半天楼栏翠倚。记人凤舸难紧。空馀细草没章华,但存故垒。二妃祠宇隔黄陵,精魂遥接云水。蟹鱼橘柚渐上市。是当年屈宋乡里。别有
-
偶烛施明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偶烛施明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偶烛施明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成语发音: 「huò qū qiú shē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蠖:昆虫名,行时屈伸其体。比喻人不遇时,则屈身求隐,待来日再展宏图。 成语出处: 《
-
文言文学皆不精原文及翻译 原文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
-
出自唐代慕容垂的《冢上答太宗》 我昔胜君昔,君今胜我今。荣华各异代,何用苦追寻。
-
【诗句】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出处】唐·王维《渭川田家》。【译注】农夫扛着锄头站在田边, 一起谈论农事都有点依依不舍。【赏析】 农夫担着锄头站在一起,大家见面,总是谈天说地,一副依依不舍的样子。“
-
成语发音: 「líng dīng gū kǔ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孤单困苦,没有依靠。 成语出处: 晋·李密《陈情表》:“零丁孤
-
北宫婴儿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北宫婴儿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北宫婴儿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是可忍,孰不可忍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是可忍,孰不可忍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